第867章 魏州郡马庄(1/1)
河北道,
西南一带。
赵元始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梁国主力从广宗城出发后,
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毕竟,队伍太过庞大,
前军已经抵达丰山,后军才刚出广宗城。
近三十万人马,一路沿着官道前进,
他们将要先后抵达威县、丘县、曹庄,
看见曹庄集镇之后,再走五十里,便能看见马庄了。
马庄将会是梁军最后一道阻碍,
过了马庄,进入魏州地界,就是一马平川。
届时,梁国军阵摆开,周云三万骑兵就算全部来,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要是一切顺利,五天后,
也就是二十四日左右,
梁军将最终抵达汲县渡口,完成广宗大撤退。
河北战败,并不意味着梁国就此没落。
一旦这三十万主力兵马保留,
将会给梁国留下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以及一批通晓兵事,正处于当打之年的将官。
以这些人为班底,配合中原的国力,
梁军不需几年,便又能恢复与赵军一战的实力。
梁赵之争,并未结束!
好儿郎,一生志在四方,开土扩疆。
行军路,一路坎坷,尘土飞扬。
梁国虽然河北战败,但军心傲气依旧在。
他们相信自己的将官,相信大都督杨重楼还可以再次打赢赵国皇帝。
冀州官道,大军行进。
杨重楼立于帅车,双手撑着栏杆,衣袍随风而动。
北伐大都督如深渊一般的眼眸,一直在关注战场的一举一动。
他身后是萧家两剑客,两位九品武者保护他的安全。
剑客后方,河北舆图在左,魏州舆图在右。
风沙迷眼,带起尘土,
令帅车大旗,剧烈摆动。
过了丰山之后,梁军已经发现,远远有赵骑吊着了。
但杨重楼眼里,这不是问题。
区区一两千骑兵,在梁军庞然大物前,就似蝼蚁,连碰都不敢。
日升日落,月出月归。
篝火营帐,山水昭昭。
兵头的吼叫声、牛马的嘶鸣声、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嘎叽嘎叽’的车轴之音。
成了梁国主力广宗大撤退的行军记忆。
十一月十九日,天阴大风,梁军自广宗出发。
十一月二十日,有斥候来报,关外骑兵来的很快,已经追到巨鹿了。
但杨重楼不怕这个,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威城附近,
因为后方赵军是肯定赶不上的,就算来了,单一骑兵也斗不过他。
十一月二十一日,
今日万里无云,因为杨重楼看见,早上晨光刺眼的厉害。
三天了,赵军骑兵还是没有出现。
梁军之中,已经有人在庆贺胜利了。
因为一个时辰之后,他们就能看见曹庄。
梁军过曹庄,西南五十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庄。
一旦过了马庄,前方将再无险地。
赵军骑兵众多,眼下足足三天了,赵军还未出现,不少梁卒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大都督总是运气特别好?
但这种情况,在不少梁将眼里,却认为很正常。
魏州郡与信都郡,南辕北辙,
赵军不过三万骑兵,如果真想拦截,必须要提前做准备,做布置,才能对梁军造成有效阻挡。
这一东一西,一来一回,
如果赵军真在信都郡一带,做好防御,发现是虚晃一枪后,
等他们反身追来,恐怕是两三天后了。
两三天后,梁军早已经逃出生天,抵达汲县,完成广宗大撤退。
“大都督,不愧是兵家天谋,在这种逆局下,依旧能找了最好的策略。如此声东击西,赵军去了信都郡,我等早已逃之夭夭了。”
“是啊,是啊。大都督真大才也!咱家今后啊,这个兵事,绝不敢多沾一句。”
杨重楼帅车上,萧启鸿跟安公公都喜笑颜开的来了。
如今突围出去,已经是板上钉钉,
他们都是政斗行家,能屈能伸,抓紧机会,来跟大都督冰释前嫌。
白发多过黑发的杨重楼,就算再有火,也不会当面跟副将、监军翻脸。
只是在天谋的内心深处,这两个人已经死了。
“哈哈哈,咱家是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二五八万。嘿嘿……”
安公公笑起来的时候,带着一股独特的忠厚,让人产生亲切感。
杨重楼幽深的眼眸,不禁多看了此人两眼。
难怪他能跟萧汉的奶妈郭氏对食,想必郭氏被此道哄骗,还以为遇见了真心人吧。
“公公言重了,杨谋岂是斤斤计较之……”
忽然,正欲好言安抚监军的杨重楼懵了,
他目光空洞,不敢置信的缓缓转头,
就在方才,他的余光瞟见,马庄山脊上,似乎有一个人。
杨重楼眼睛没有离开山坡,死死盯着此人,对萧启鸿询问,
“上……上将军,你眼神好,帮本相看看,那里是不是有个农夫?”
萧启鸿第一时间,并没有回答。
他面露哀痛,四顾寻找,想看看有没有别人。
显然他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明明已经突围到马庄了,为什么这个人出现了!
几息之后,北伐上将军几欲崩溃,无可奈何的咆哮道,
“大都督,那不是农夫,那是周云。”
“是赵帝周云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