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东南突围(1/1)
“滴答。”
“滴答。”
铜钟的水漏,一滴一滴,
时间在飞速流逝。
有些颠簸的帅车上,车轮‘嘎叽嘎叽’。
杨重楼意识苏醒,渐渐听清了外面杂乱的脚步声,跟兵头们的呐喊声。
铜盆里是干净的清水,水流哗啦哗啦,
一道倩影拧干毛巾,转身走来。
萧曼汐美眸中全是担忧,正要为杨重楼敷额头时,
看见一双麻木的黑眸,不禁‘咦’了一声,
“公子,你醒了。太好了,奴家还以为见不到你了。”
杨重楼长发又白了很多,
床榻上,他幽深的眼眸闪动,思绪渐渐回来后,才叹息一声道,
“曼汐,什么时辰了?本相晕……本相睡了多久?”
闻言,萧曼汐也是忙糊涂了,
娇美的女剑客,看了一眼水钟,才回答道,
“四个时辰,现在已经过了亥时(夜晚10点左右)。”
“咳咳……”杨重楼咳嗽两声,强撑爬起,深呼吸道,
“曼汐,去,叫上将军和安公公,带着所有大将来军议。”
“记住,是所有!必须要快,要不然,梁军连突围都办不到。”
杨重楼的帅车,比起赵帝周云的行宫,
当然小太多了,只有前后两个房间。
毕竟,周云那座行殿,乃是铁力可汗的馈赠。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工业的复合材料,金帐行宫当年用的全是上好的沉阴木。
就是大航海时代,用来造船,阴干数年的那种木头。
如果是现在赵国来造一座,那耗费的银钱,八瞎子必然要跟周云拼命。
杨重楼醒了。
梁国高层将领们,都松了一口气。
北伐大都督不在的这几个时辰,
梁国大军心思各异,大伙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大军在广宗城停下来,整顿军队,摆好阵型再走。”杨重楼坐在床铺上,由两个贴身女剑客扶着说话。
广宗。
停下来?!
大都督此言一出,很多将领都是不知所措,议论纷纷。
眼下正是突围的时候,又怎么能停下来呢?
但人群中,唯有郭孝恪脸上露出了欣喜。
在杨重楼未醒之前,右神军郭孝恪,就一直认为大军要停下来,
否则,一旦走乱了,没了章法。
骑兵冲起来,步兵打乱了,根本就抵挡不了赵骑。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本相也不用过多思考。”
杨重楼笑了笑,笑的很轻松,
虽然他说的淡然,但大伙都注意到了,大都督的气色很差。
右相的意思言简意赅,
从广宗去中原,最近的一条路,
当然就是走清河郡,过魏州郡徒门渡,进入河南。
可眼下五龙山被赵军占据,赵帝有一万多精锐骑兵,还有沧州阻击线的兵马,应该很快会跟上。
虽说赵军只有四五万,梁军看上去还有二十八九万人。
但此一时,彼一时。
赵军气势正旺,后续兵马源源不断,还有大营依托,
梁军敢去五龙山,肯定不是对手。
如此情况下,突围的路线只有两条,
走东南,过信都郡,从平原郡过河,进入齐地。
走西南,从魏州郡擦边过去,到汲县渡口,怎么来怎么回,抵达阳城郡。
可这两条路都有困难。
东南不好走,因为那里水网密布,泽地众多,大军行进必然缓慢。
同样的,西南就更不好走了。
这边虽然大路朝天,土地平旷,行军速度快。
但梁军快,赵军也快啊。
骑兵一路尾随,要多难有多难。
更何况赵国军神既然来了五龙山,
那这条路,必然是有后手的。
“本相的意思,是出其不意,往东南走。”
杨重楼冷视众将,他的声音很平淡,却也很坚定,
“咱们先要假意向西,随后猛然在广宗前方十五里处拐弯,从东南撤退。”
“慢着。郭某有话要说。”
在萧雄信、王君汉、卓庸、候俊……等等,梁军大将的注目之下,
右神军统领郭孝恪,目光炯炯,身躯凛凛,大步向前,拱手道,
“大都督,往东南走,臣认为大大的不妥!”
质疑大都督?!
杨重楼在梁军眼里,即使此刻被周云占了上风,
但大伙依旧认为,他是唯一能对抗赵帝的人。
之所以打成这样,全特么是萧启鸿、安公公干的好事。
既然大都督说了是东南,
那即使卓庸、侯俊这些人皆认为有些不安,但也都认同了杨重楼。
此时,郭孝恪的做法,
那就是在质疑一个兵家神谋的实力。
“哦!郭将军说说理由。”杨重楼目光幽寒,耐心寻味。
闻言,右神军智将郭孝恪叹息一声,硬着头皮道,
“往东南走,看似出其不意,实则自废武功。”
“我军依旧有二十八九万兵马,其中能征善战者不少。马匹、辎重,粮草、武备。这些东西去了那些泥泽之地,如何能走的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都督!!”说到这里,郭孝恪面色激动,忠心耿耿的进言,
“我军只是战略转移,不是溃败。只要捏成拳头,赵军想吃我们,依旧不容易。”
“西南走才是堂堂正正之道,请大都督三思啊!”
听着郭孝恪的话,杨重楼忽然目光冷厉,扫视众臣,
尤其是侯俊,杨重楼仔细看了很久。
“郭孝恪,你在看不起本相,也更看不起周云。”
“大都督,三思啊……”郭孝恪激动道。
“退下,莫要干扰军议。”
北伐大都督威望,还是很高的。
既然如此说了,帅车里,郭孝恪只能眉头紧皱的退下。
梁国高层也认为,天谋如此做,必然是有深意的。
军议后续的事情比较简单,
无非就是大军如何防御之事。
这一次杨重楼要摆下一个巨大的八卦阵行军。
各部之间,撒出一定距离,互相配合。
否则,梁军很有可能走不到汲县渡口。
---------------------
月明星稀。
大车烛火。
军议结束后,杨重楼把萧启鸿和安公公留了下来。
疲劳的北伐大都督,要萧曼汐给他擦汗,方才军议消耗太大了。
同时,杨重楼接下来的话,让萧启鸿、安公公都是大吃一惊。
帅车床榻前,萧启鸿听见了杨重楼极其微弱的声音,
“赵帝周云在胜利前夕,清除了我们的爪牙。女官杏儿暴露,高娘子被抓,连国师柳丘道都不知所踪。”
“哎……,绣衣使者能在赵国埋眼睛,暗影卫当然也在我们这里埋了。”
杨重楼已经反应过来,赵帝周云对梁军太了解了。
所有战场节奏,也把控的恰到好处,很可能也在高层埋了细作。
说到这些,在萧启鸿、安公公两人,惊叹的眼神中,
北伐大都督眼神一狞,目露杀机道,
“萧将军,赵国这个人必然埋了很久,地位应该还很高。”
“突围方向,必须严防死守,不能被细作传递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