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不斩来使(1/1)

贺兰山。

灵武郡。

刘承玄的消息太滞后了,赵军已经不在南王城了,

而是由名将王右宁统领,踏上了西征关中之路。

黄沙漫漫,行军之路,多有坎坷。

男儿觅封侯,踏马关山破兰州。

灵武郡北境,赵国大军沿着黄河,一路连绵,仿佛来自北方的尽头。

朱红、湛青、灰白的旗帜,无穷无尽,

赵兵甲胄鲜明,马匹雄壮,辎重车‘嘎叽嘎叽’,

不少兵卒因为炎热,眼眯成缝,感叹生不逢时的跟着大部队前进。

偶有传令骑兵,马蹄奔腾,带起烟尘,将军情传递给龙骧军帅部。

灵武郡三封县,

赵军大营。

“报,前方来了灵武使者,说跟白狼军铁骑营有旧,特来拜会。”

龙骧军的后营很强,甚至是四军中最强的。

自从四年前玉璧城之战后,刘忠武特别重视后营,

光人手就增加了两千,还在赵国各郡招募了很多好手。

三封县大营,长四里,宽三里,占地广大。

内设马厩、校场、库房,以及数量庞大的在建兵营,这里将成为大军攻打灵武的后方。

帅营主位,龙骧将军李兴,

听了传令的兵的话后,浓眉大眼的面容闪过异色,

他瞧了瞧堂下雄壮的铁骑营统领郭朗,后者也是拱手行礼,表示不知。

“兴许只是吴元昊有话要说,随便找了个由头吧。”行军主簿刘忠武,负手而立,声音冷厉道,

“去传令,让吴元昊的使者进来。”

赵军兵卒急切的出去,不多时,帅营里,来一个吊儿郎当,看着就不像正经人的灵武兵头。

此人一来,就找到了郭朗身后的吴岩,开心打招呼,笑道,

“吴岩族弟,多年未见,没想到你竟然当了铁骑营的主簿,想死哥哥了。”

吴玉堂热情似火,可吴岩却是面色难看,不想认这远房亲戚。

他家境贫寒,流落北疆,好不容易在讲武堂结业,

跟王六一起,被分来铁骑营担任主簿,

他和王六可不一样,人家大哥是骁卫王武,属于武川重点培养的人才。

他一个小农户,可不想灵武的事,影响赵军对他的信任。

三封县,

赵军帅营里,

吴玉堂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大名鼎鼎的赵国第一猛将青龙,

只见主位上,青龙身高九尺有余,

面容刚毅,不怒自威,不愧楚国皇帝亲封的天下第一勇士。

帅营中央,吴玉堂在跟李兴、刘忠武、赵忠义等将领行了大礼后,

这才不慌不忙,语出惊人道,“龙骧将军,小的这次来,乃是要救尔等一命。”

“哼哼……”吴玉堂的话,把李兴都气笑了,

他一身气血之力沸腾,眼神冰冷道,

“吴小将,龙骧军麾下精兵十几万,攻城器械足够,后勤粮草充足,何须你救?”

“哈哈哈……”帅营里,吴玉堂笑了,笑的癫狂,

他虽孤身一人,却似乎不惧,反而继续大放厥词,鄙夷各赵将,

“灵武城,三个月前开始,所有族人粮草归公,统一管理。”

“灵武节度使遴选精兵六千,号称定贺军,日夜操劳。”

“同时颁布军功赏银。还高筑壁垒,广积粮草,可谓成了难以攻陷之地。”

龙骧军帅营,吴玉堂的话,让不少将领面色渐变。

他们都是沙场老将,此人虽然疯疯癫癫,

但他所说的那些事,确实针对性很强。

如果灵武节度使早有准备,那么赵军攻破灵武的难度将会很高。

更甚至说,从战略角度考虑,

如果进攻灵武损失惨重,那么关中还有楚国的屯卫霍守易,跟项正的西军。

真要是在灵武就打成了残局,后续赵军也就只能拿下贺兰山地区了。

“奇怪,圣昌二十五年,咱们当西军时。吴元昊我们打过,没你说的这么厉害?”

赵国将领个个骄兵悍将,岂会被三言两语吓到,太师椅上,赵忠义提出了质疑,

闻言,吴玉堂二痞子样,大笑来到赵忠义面前,讥讽道,

“因为,吴元昊启用了一个人,此人善兵事,尤善打弱局。”

“谁?”这句话是刘忠武问的,

因为能做到这些事的人,确实是个人才。

龙骧军帅营,吊儿郎当的兵卒,继续大步而行,大放厥词道,

“那个人叫,吴玉堂!”

吴玉堂?

见过找死的,没见过来敌军阵营找死的。

吴玉堂此言一出,龙骧军不少将领,包括草原之尔祸阿歹、阿也,一些骑兵千户,都是面露怒色,

只要龙骧将军一个眼神,他们就把此人的脑袋,挂到旗杆上去。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等来的不是杀人,而是刘忠武的肯定。

“啪-啪-啪-啪……”

龙骧主位左侧,头发黑白相间的行军主簿刘忠武一边嗤笑,一边忍不住鼓掌。

下一刻,他行步到吴玉堂身前,仔细打量后,朗声道,

“吴将军,你来赵营,不会就是耀武扬威的吧?”

帅营里的事,让铁骑营主簿王六不禁一愣,

这种说客冒着生命危险,舌战群雄的画面,他只在书上见过。

这个疯癫的将军,虽然看不上去不靠谱,

但实际上,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

行军主簿刘忠武,都将吴玉堂的称呼,改成了吴将军,

可见此人,已经得到了龙骧军的认可。

王六没想到,土地贫瘠的灵武郡,还能有吴玉堂这种不怕死的人才。

龙骧帅营大堂中,

吴家使者恭恭敬敬的对刘忠武行了一礼,

他低头斜眼,开口道,

“吴某有一计,可让龙骧军打开关中之路,并且军力大增。不知主簿可有兴趣?”

吴玉堂看见,青龙李兴跟主簿刘忠武都是面色凝重。

老叔叔吴元昊的话很对,尊严都是打出来的。

如果没有数万灵武人,众志成城,有拼死的决心,

赵国龙骧铁军,怎么可能听他把话说完。

帅营里,气氛一阵诡异。

大伙也不傻,此刻乃是博弈的关键阶段了,

这会,他们没人敢打扰行军主簿。

良久后,刘忠武在得到赵忠义、赵武生等人的眼神肯定后,

不急不躁的道,“说来听听,要是说的不好,就杀了祭旗。”

虽然灵武现在很麻烦,但刘忠武要告诉吴玉堂,赵军才是拿刀的那个。

“我主吴元昊,本就是楚国将门,实乃不能忍受楚国皇帝之恶政,这才离开中原。”

“今赵国东灭高句丽,北灭突厥。乃有天下皇帝之功,我主自然想要归附。”

“就是这个……”说到这里,吴玉堂又变成了吊儿郎当的模样,他嬉笑道,

“就是要点赏赐,牛两万头,羊四万只,战马一万匹。”

吴玉堂此言一出,帅帐里赵国将领不禁怒不可遏,

他们破口大骂,帅营里一阵喧嚣。

投降就投降!别特么整活。

整花样也就算了,狗日的还抢劫。

主位上,一只雄壮的手伸起,嘈杂的声音嘎然而止,

主簿刘忠武眼神冰冷,行步到吴玉堂耳边,喉咙里挤出声音道,

“牛一万头,羊三万只,战马五千。吴元昊让城受降。”

---------------

“牛五千头,羊二万只,战马三千匹……”

“哎呀……老族舅啊,这已经是最大的条件了。咱还弄了一样东西,有这个您绝对放心。”

灵武郡夯土城池,

这里已经大变样,灵武军备战几个月,

此刻,城郭到处都是城楼,城防已经上升了几个档次。

吴玉堂只穿了一件戎衣,他向节度使吴元昊哭诉他的艰难,

赵军剥了他的衣甲,还欲要用刀剑侮辱他。

可他是什么人?那是铁骨铮铮的灵武汉子。

他就算丢自己的脸,也不能丢了吴家主的脸啊。

他当即表示,要杀要剐,随赵军处置,但灵武人绝对会战至一兵一卒。

“西宁郡不是还没攻陷吗?这个老夫心里总有点空落落的。”

人就是这样,总有点贪心。

吴元昊原本以为,只要赵军能让他保留兵马,他就什么都愿意干。

毕竟赵国不是楚国,君臣上下都很讲信用,

他们连突厥俘虏都不杀,哪里会动同族灵武郡人的性命。

可这会有圣旨来了,吴元昊就患得患失了,

他总感觉价码是不是开低了。

圣旨啊!这可是圣旨。

这代表周云是认可他们吴家势力的,否则用得着青龙随军带了一份圣旨?

看上方的落款日期,原来赵军早就准备好,让灵武人移边西宁郡。

这西宁郡在青海之下,湟水过境,也是个好地方。

就是……就是五千头牛、三万只羊倒是不错,

这战马少了点,赵国战马多得很,怎么也得有五千匹吧。

“这样如何?外甥我吴玉堂再去一次,说什么也得把战马弄到五千匹。”

“不……不好吧。”城楼上,吴玉堂说再去,本来吴元昊是有点开心的。

但仔细一想,他就有点慌了。

好不容易能上岸,还有这些财富,可是一笔大数字,

万一因为两千匹马的小事谈崩了,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算了,算了。那样你太危险。”西北枭雄吴元昊,度量还是有的,

他关心外甥的安危,就不加码了。

但随后一句话,吓得吴玉堂手脚发软,

“老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这份圣旨,必须来灵武城头宣读后,咱们才献城。”

“且必须是青龙或者刘忠武,其他人,老夫不认。”

夕阳下,

黄沙漫天,尘土飞扬。

吴玉堂单骑瘦马,身形落寞,眼里闪过鄙夷。

这老东西,还要别人入城宣读圣旨,

不得不说,有点下作,过于质疑龙骧军的信用了。

因为正常来说,赵帝给的圣旨肯定是底线条件,

龙骧军能不用,当然是好的。

毕竟没有哪个皇帝,希望边关有一个世袭罔替的豪强宗族。

龙骧军都没藏着掖着,吴元昊竟然还不相信别人,怕李兴等人反悔?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那是没打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商量。

真开战了,谁特么还管来使?直接砍了祭旗。

贺兰山下,灵武官道上,吴玉堂回望灵武城,他在担忧另一件事了,

斩了来使,两军开战!

‘好,吴元昊,你给我等着。这次老子吴玉堂不死,就要你吐血。’

马蹄扬起尘沙,灵武义士吴玉堂,踏上了前往赵军的生死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