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帝王哀鸣(1/1)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身处乾政殿中的楚帝项济,木讷的望着皇宫里的一切。

反了!

全部都反了。

赵刘氏这个贱人,

她一个投敌的寡妇,竟然敢反大楚天子?

左御卫被项楚宗室渗透的厉害,如今项槐等人高举圣昌皇帝的旨意,

要求废掉项济,立大皇子项仁为帝。

宗室如今兵马过万,正在全力攻打皇城内宫。

而在那更遥远的皇宫之外,消息更令人绝望。

一切秩序都没了。

黄九造反,尚且情有可原,

毕竟底层大头兵,最是愚笨,容易犯傻,不懂皇帝的苦心。

可大楚的宗族权贵,竟然敢反他这个圣武皇帝,

难道他们不明白,圣武项济可是有五十万大军的千古一帝。

更可恶的是,南野那个畜生,

那个该死的文城郡罪囚,庞泉县的死刑犯!

他竟然反了提拔他为将军的恩人,楚帝项济。

但尽管情况很糟糕,项济还是很有信心。

洛阳失控了,可失控只是暂时的。

只要皇城乾政殿能够坚守,那就会有转机,

金吾卫一来,甚至蜀中武卫后期赶到,洛阳之乱就能平定。

届时,圣武皇帝要大开杀戒,将这些乱臣贼子,一一杀尽。

“启禀陛下,崔丞相带着兵马进来了,乞求陛下让他们入乾政殿。”

乾政大殿,二十四根雕龙大柱下,

一员身材雄健的禁军兵卒,单膝跪地,朗声禀告了崔中书的事。

九阶龙台之上,圣武皇帝笑了,自嘲一笑,

他没有犹豫太久,淡然挥手,口含天宪道,

“放吊篮,让崔相跟江禄进来见朕吧。”

这个时候,还愿意过来的,且还是北疆的老兄弟,

项济其实还是信任的。

只是今夜非常时期,皇帝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

这五千御卫禁军,每一个项济都查了祖上三代,每一个都受了皇家莫大恩惠。

他们是圣武皇帝最后的力量,也是最忠心耿耿的力量。

残月当空。

宫灯摇曳。

项济的龙面,埋在橘黄色的火光阴影中。

这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曾经他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其军其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没想到,有一天,他这个大楚权势最大的皇帝,

竟然会被逼到了困守皇城的命运。

前方,御窑金砖上的脚步声清脆,两位的重臣影子被烛火拖的很长。

九阶龙台下,崔中书、江禄,他们来了。

“崔中书(江禄)拜见皇帝,吾皇万岁。”

“呵呵,万岁?”龙台之上,楚帝笑了,笑的无奈,

他挥挥手,示意两人免礼,长叹一声,声音沙哑道,

“你二人不在外守城,来乾政殿,所为何事啊?”

如此危险关头,崔中书跟江禄互视一眼,皆没有拐弯抹角,

只见大殿中,江禄单膝跪地,躬身行礼,斩钉截铁道,

“陛下,洛阳之事已无可挽回。皇帝当移驾南下,天下之兵,依旧在陛下掌控中。”

“无论武卫、金吾卫、虎卫、巡卫、羽林卫,他们都对陛下忠心耿耿。”

“只要离开洛阳,皇帝依旧是天下至尊。”

“哈哈……啊哈哈哈!!”龙台之上,项济站了起来,他笑了,笑的癫狂。

下一刻,楚帝龙目狰狞,怒不可遏道,

“江禄,你知道你在说什么?朕是皇帝,九五至尊。难道要被一群贱民,逼的南巡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要撤离。虎卫大将军丁肆业在邯郸就有十五万大军,为何不去北面,要去南方?”

“陛下!!”怒吼的人是崔中书,

他眼眸锐利,抬着受伤的手臂,躬身行礼道,

“北方有赵国,万一赵王周云大军南下,陛下岂不是要被他所擒。”

“洛阳之事,乃道义之失,国信之乱。是所有人要反陛下,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洛阳有多少人?八百万。

这些人如今被裹挟,即使只有十分之一参与动乱,不出十天,皇宫必破。

因为即使皇城守的住,但人心是会变的。

这两三天,御卫禁军也许忠心耿耿,

可过几天呢?捉拿皇帝之功,谁又不心动,谁又不想要?

其实,如果皇宫外城没事,以十二门的防御,皇宫之中的仓库存粮,那是绝对可以坚守的。

可如今,皇宫之中,左御卫跟赵皇后勾结,

连外宫防御都已经失去,圣武皇帝已经没有了继续下去的本钱。

为今之计,逃离才是上上之选。

“贱人,贱人啊!赵刘氏这个贱人!”

龙台之上,皇帝怒不可遏,将宫灯琉璃盏砸的粉碎。

项济气的身子上下起伏,呼吸粗重道,

“都是赵氏惹得祸,她有长皇子还不满足,竟然要反朕?”

面对九阶玉台之上,圣武皇帝项济的勃然大怒,

雕龙大柱旁,崔中书跟江禄,只是眉头紧皱,互视了一眼。

有些话,他们并不好说,所以就没有说出来。

皇帝这些年,对赵皇后种种事迹,那几乎都放在明面上了。

骄纵放养,任其滋生狂妄!

这是恩宠吗?这分明就是屠杀。

大奇关赵氏又不傻,谁不知道皇帝准备拿她们开刀呢?

之所以过去表现的如此猖狂,只不过是皇帝骗她们,她们骗皇帝而已,互相欺骗。

退一万步说,就算正常继位,他们能斗的过萧湘依手里的老四?

南阳节度使,雄兵数万,虎视中原。

到时候将余建山、丁肆业这些大将,全部封为节度使,

南阳自然就能顺利登上皇位。

可以说,赵皇后跟项楚宗室勾结的行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

“贱民,这些贱民。朕哪一件事不是为了他们?”

“为什么这些贱民要反朕,为什么!”

残月。

火把。

乾政殿,九阶龙台之上,圣武皇帝项济已经陷入疯狂。

他方寸大乱,一改昔日的从容淡然,

不停的将罪责,归咎于洛阳中的流民、流氓户。

可愤怒的圣武皇帝没有发现,江禄眉头紧皱,眼里全是鄙夷。

贱民?!

楚帝难道忘记了,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不是北疆那群贱民拥戴,圣武皇帝难道是顺位继承?

崔丞相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可皇帝就是不听。

权贵不能乱杀!

更不能违背道义,随意残杀。

权贵之所以能成为权贵,大部分都有其优于庶民的才华跟学识。

他们中是有害群之马,但忠贞之士也不少。

大楚的官僚体系,也是他们维护的。

皇帝只看其害,不看其本。

致使大楚空心化严重,政令不通,下层楚民、流民苦不堪言。

“荒谬!!”龙椅之上,项济龙颜大怒,一掌拍在龙台上,

圣武皇帝龙眼炯炯,盯着江禄,怒斥道,

“赵国权贵遵循十七斩二十三法,比楚国苛刻百倍。”

“他们的朝堂不是一样运行的很好?”

“权贵一人之所得,可抵千人万人。长此以往,达者恒富,穷者恒穷……”

楚帝此刻的言论,正是出自北疆周云、李宣的‘财富论’。

而这个论点,是周云根据‘重楼三问’,所衍生出来的理论。

一个权贵之家,即使它本身没有掠夺财富的想法。

但他巨额财富增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就是穷人千倍万倍。

时间一久,资本的规律,会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楚国将不得安宁。

所以崔中书一开始就知道,

圣武皇帝,诛杀权贵,围绕的不是罪名,而是重启。

由至高无上的皇权,由坐拥天下的皇帝,

展开这次血腥的改革,这就是楚七皇子的做法。

可这件大事,崔中书一直在说,要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前两年,圣武皇帝项济干的还行。

可圣武六年开始,皇帝变的好大喜功,眼高于顶了。

“陛下,赵国跟楚国不一样!”

乾政大殿,右丞相崔中书跟楚帝项济怒目而视,针锋相对。

此刻已经到了洛阳亡国前夕,

崔中书自是没了顾忌,朗声大喝道,

“赵国起于废墟,大兴教化长达十年。公平公义深入人心。”

“朱雀将军李保被逼的,倒卖人参,耕地弄田。可也不曾吃过公款。”

“周云、李娘子等人的用度,更是连一个楚国五品官员都比不上。”

说到这里,崔中书眼眸锐利,死死盯着楚帝项济道,

“赵国以道义为先,依法治国。人人信国,故国家强盛。”

“洛阳下到庶民流氓,上到公卿权贵,谁会相信楚国?楚国道义已亡,如何干那兴盛道义之事。”

“够了!!”龙椅之上,楚帝项济勃然大怒。

他气得呼吸粗重,身子上下起伏,龙眼冷视崔中书道,

“朕败了,你说什么都对!”

“可朕要是胜了,那朕就什么都对。”

“朕不会走,朕要留在这里。朕要守住洛阳,平定叛乱。”

大楚皇宫,乾政大殿。

一时间,圣武皇帝项济跟江禄、崔中书的争吵,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项济做过很多犯轴的事,可最终都成功了,

所以江禄跟崔中书叹息两声,也就不再多言了。

可就在他们想着如何守城时,

一道兵卒的呐喊声,压垮了最后的希望。

“启禀陛下,御前中郎将接受了南阳反贼的册封,联合南野,已经入宫了。”

“东西两面叛军数万,内……内宫坚持不了多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