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平阳王高汤(1/1)

“哈哈,大王,这里,这里呢。”

“嗯……大王偏心,到臣妾这里来。”

“大王,大王,抓住臣妾,臣妾有奖励哦。”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平京山城。

高句丽王都。

一位身负黑红冕服,绢布蒙着双眼的矮壮年轻人,

在富丽堂皇的漆木宫殿里,莺莺燕燕中,四下狂笑着抓美人。

这些女子,都是高句丽国各地的美女,花容月貌,朱唇粉面,婀娜多姿,应有尽有。

尤其是高句丽王最宠爱的雅姬,

此女肤如凝脂,眼如春媚,加上那丰腴骄艳的身姿,

看的随行太监们,都面露苦涩,暗自愤恨。

宫殿角落里,雅姬虽是渔女出身,却生的七窍玲珑心。

她始终声如媚丝,若即若离,惹得矮壮的高句丽王高汤,一路追寻,好不欢喜。

终于,绝美的雅姬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假装摔倒,一声娇吟,被高句丽王抓个满怀。

美人如水,娇艳欲滴,高句丽王只感觉浑身滚烫,一股燥热充斥下腹。

可就在他拉开眼前绢布,正欲就地鞭挞美人时,

推木门外长廊,响起了‘砰砰’的脚步声,一位高句丽太监急急忙忙进来了。

“报,报!启禀大王,有紧急军情。”

闻听此言,被雅姬抱着下半身的高句丽王高汤,眼里闪过愤怒,

敢这个时候闯进来的,肯定是大将军渊盖文的书信。

但下一刻,高汤还是压住怒火,无奈的道,

“退了吧。雅姬,在宫池等孤,本王给你准备了辽东赵地的美食。”

幽静华贵的宫殿里,莺莺燕燕的高句丽女子,娇柔的低头退后。

随着矮壮的高句丽王坐上主位,一名老太监接过门口的火漆书信,转交给了平阳王高汤。

“臣渊盖文,启大高句丽平阳王。楚国使者已到,项楚不久,将北伐赵国。”

“南国皇帝许卢龙、燕县、柳城三郡,请高句丽南北夹击赵兵……”

檀木主位上,矮壮的高句丽王后面都不想看了,

他嘴角冷笑,随手丢掉了书信。

“哼哼……”年轻的高句丽王,冷哼几句,起身来到了舆图附近。

此刻,他负手而立,双目如炬,哪有方才半分昏君形象。

观望舆图良久后,高句丽王叹息一声,对着身后老太监,喃喃的道,

“于大伴,亚父还是不服气啊。他都没意识到,咱们根本不是赵军的对手。”

“如果野战打不了,战场永远是赵人说了算。”

“项济、周云都是天上人物,让他们打就行了。咱们守着祖宗之地,等待天时才是上策。”

于大伴乃是先皇奶娘的儿子,算是高句丽王高汤的长辈。

他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已有宗师六重,乃是天下少有的高手。

此刻,面对年轻皇帝的丧气话,他不禁眉头紧皱的提醒,

“方今六国,天下群雄,无不是奋发图强。”

“陛下生于皇家,才智高绝,岂能自甘堕落。当继祖宗之业,创万古之事啊……”

“哈哈哈……”老太监话没说完,高句丽王就笑了,笑的讥讽。

下一刻,他转头对着于大伴,目光如炬,指着赵地,怒吼道,

“如果高句丽的将军,也愿意为了士兵去耕田!那高句丽的兵马,一样能破赵军。”

“可高句丽贵族林立,别说这些,吃点苦头都不行。如何是赵军的对手?”

皇帝太难了,高句丽王这个皇帝接手的是一个军事贵族林立,到处是山头的王国。

渊盖文这座大山下,还有无数小山。

高句丽国弱民寡,虽然有民族自豪撑着,

可贵族之害,比不过大楚,但也绝不算轻了。

从前,高汤读书的时候,总觉得那个皇帝糊涂,这个皇帝愚蠢。

直到上位方知,很多事情,不是皇帝能决定的。

“那大王何不学圣武皇帝,改革天下,中兴我族?”

“哼哼!!”宫殿里,高句丽王拉起了绢布,嗅了嗅雅姬的香味,摇头冷哼道,

“人家十五骑破突厥,玄武门反皇帝!”

“孤什么货色,跟人家比?有几个兵,平阳王还想不想当了?”

高句丽历史悠久,其国内形势乃是一代一代累积下来的贵族势力。

渊、乙、杨、高四姓,乃是当年扶余部落一路征战所演化。

高汤要是动他们,岂不是在动摇高句丽王的国本。

更何况,这些将军一直恪守己道,即使渊盖文现在一支独大,也从不敢忤逆他这个平阳王。

若是臣下无过,君王无故杀之!

那除非高汤有周云、项济那样的实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矮壮的高句丽王,不禁望着舆图,叹息两声。

某一刻,他仔细思索后,命令宦官道,

“叫大臣商议,征发六万徭役,将辽东五座山城全部修缮。”

“孤有感觉,不管楚赵谁赢,最终都得打咱们,筑墙积粮对我们更重要。”

正当高句丽平阳王,还在跟于大伴说粮食的细节时,

身旁于太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禁喃喃自语的开口道,

“大王,咱家最近偶然听崽子们说。朱雀将军李保,在大凌河开辟了军屯,亩产好像有二石五。”

“你说什么?!”

闻听此言,高句丽王当即抓住了于大伴,激动的询问,

“亩产二石五,是真是假?”

“这……这,”这下轮到于大伴为难了,因为这件事还没定论。

高句丽暗探在发现异常后,想要进去查验。

可那里全是军屯区,内中都是赵军家属,

生人一进去,保管没几个时辰,就被扭送到军营了。

所以这个事,目前还压在前线辽京,等待进一步确认。

“不管怎么样,想尽办法,无论什么代价,将赵国此物搞到。”

矮壮的平阳王高汤呼吸粗重,他在漆木地板上连滚带爬,

从后方的书柜里翻找出了高句丽的舆田册。

迅速翻开,仔细观看后,高汤才将此物拿到于大伴面前,一字一顿的道,

“高句丽的亩产,上田一石,下田八十斤不到!”

说完这些,矮壮的平阳王高汤眼里,闪过异色,

那是一种兴奋,又像是一种希望,

他面容扭曲,带着愤恨,激动的道,

“于大伴,杨氏坐拥安市山城,渊氏坐拥乌骨山城。可平京占据了最好的平原地带。”

“如今高句丽六十五万户,三百二十万人丁。如果亩产翻三倍,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宗师总管太监于海看见,平日里,安于享乐、放纵女色的高句丽王,笑的像个疯子,

他爬到了舆图前,癫狂的躬着身子,上下挥手道,

“哈哈哈!!这意味着,辽河苦寒之地,也能孕育千万人口的强大政权。”

“高句丽人没有必要南下,就凭这蛮荒之地,也能成为比肩中原的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