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轻取皖城(1/1)
“吴侯,公瑾,你们没事吧,来人呐,让军医快来给将军们处理伤势!”太史慈看到孙周二人的伤势赶忙呼唤军医,敌军逐渐被打退,军医很快就来到各个伤员身边治疗。
“敌军可撤退了?”孙策睁眼虚弱地问道。
“都撤走了,现在营中,已无战事。”太史慈环视军营后蹲下来向孙策汇报。
“太史慈!谁让你来这的,我走之前怎么说的,我让你坐镇边军、勤练兵马,防范北方曹操。你身为我江东中军副护军,怎能如此不顾大局!”周瑜嘴唇干裂苍白,一边喘着气一边说道。
太史慈一脸尴尬地看着孙策,刚想解释就听吴侯说道:“是我,是我早早派人去豫章郡传命子义再率五千兵马来支援我们,此次平定叛乱不可拖大,就像今日的情况,若是没有增援,我们全得死在这!更何况,曹操刚刚拿回徐州,兵马疲顿,又有袁绍在北边虎视眈眈,我料定他不敢在此时发大军南下。”
“是啊,当日我收到吴侯派人送来的书信时,中军之中无一人相信,只有我坚信,坚信江东小霸王没有这么容易死,所以我便力排众议率军来了庐江。”太史慈感慨万千地说道。孙策也感动得苦笑着拍了拍这位军中战神。
周瑜点点头,没有再言语,药物洒在伤口上的疼痛感让他一阵头晕目眩。周瑜收敛心神,接着马上又面露喜色地说道:“这下看来,这可是我们夺回皖城的好机会。”
“子义,你亲自率军去追击,莫要让夏国的军队顺利无阻地回到皖城。”周瑜接着说,“只要能拖住他们的八千人马,我就不相信皖城之中还能有什么守卫力量。”
太史子义点头答应,又看向孙策说道,“那吴侯,我就先率军去追了,您和公谨的安全可要自己小心了……”
“这你不用担心,我们就待在军营中养伤了,敌人转头杀回来的可能性不高,你按公谨说的去放手做便行了。”孙策调整内息,慢慢地说着。
太史慈也不拖泥带水,答了声好后就背起自己的弓箭和双戟点兵出发。
临行前周瑜又交代:“记住,带的人不用多,我们的目的不是歼灭敌军,而是拖住他们回城的脚步,不用和他们死拼。”
等太史慈带人走后,孙策发问道,“公谨,照你的说法,此番还需要一队急行军去攻下皖城,这个重任,你认为我们应当派谁去做?”
周瑜向孙策双手作揖道:“这正是属下要向吴侯请示的,现如今我们军中,有哪位将军有此本事和魄力,可以领军去偷袭敌军大本营,直捣大夏皇宫。”
孙策认真思索了一番,一位年轻人的身影在他脑中闪过,“就派那小子去吧,来人呐!把丁奉给我找过来!”
周瑜没有多言,这回他和孙策也是想到一块去了,他本来就想向孙策推荐这位小将,他做事雷厉风行,武功修为也甚是不俗,是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
不多一会儿,满身污血的丁奉从人群中小跑了过来,看来刚刚的那场恶战中他也并不轻松。
“丁奉啊,我很庆幸!你还活着,现在,本侯有一个重任需要交到你的肩上。”
丁奉没有任何犹豫:“吴侯请吩咐,小子丁奉必当为江东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孙策摆摆手:“可不是让你当敢死队去送死的,而是要你率一支奇兵去偷袭敌军防备空虚的大本营皖城,敌军的主力部队正在被我们的兄弟拖住,你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皖城,并且,在拿下后坚守城池,撑到我们大军入城,听明白了吗?”
丁奉消化着孙策的这一系列指令,随后就抱拳道:“请吴侯下令点兵,丁奉定不负吴侯重托,拿下皖城,坚守城池!”
孙策欣慰地一笑,“好!丁奉,我命你点精兵一千五,走林中小路直取皖城!”
“是!”
丁奉即刻领着孙策的军令在军营之中从剩下的人马中点了一千五百没有受伤或者只受了轻伤的士兵上马出击。
……
庐江郡,夏国首都,皖城。
这次的夏国可谓是倾巢而出,镇国大将军李鸢带走了八千人马,此时城中,只有被伪帝李术从国中各城中抓来的数百壮丁像木头般杵着,无精打采的。
突然,远处尘土飞扬,潮湿的土地震动起来,踢踏的马蹄声阵阵。
在城头打着瞌睡的夏国太子李奉也被手下一名士兵的声音惊醒,“大将军他们……他们好像回来了。”
本躺着的太子爷马上站起了身,望着远处急驰而来的大军,心中大喜过望,刚准备吩咐下面准备庆功宴,就恍惚间看到了人群中的旗帜上的“孙”字,他正回想着军中是哪位将军姓孙,就听到了漫天的杀喊声从那群已经到城下的军队口中传出。
“不好,是敌袭,是敌袭!”李奉大叫了起来,“所有人,准备迎战!不……快去保护陛下!”城头之上的民兵们慌成了一团,根本不知该如何做出防御措施,有跑向皇宫的,有跑回自己家的,有想弯弓射箭的,有想向城墙泼油的,甚至有人见是江东大军杀到了,直接到城门后打开了门拴。
结果可想而知,攻城的过程比丁奉预料的更为顺利,城头上的敌军没有给江东军队实施任何的阻拦,城门甚至不需要攻城木,冲在最前方的那几十个壮汉用力一顶就用身体推开了城门,里面立刻有人喊道:“恭迎讨伐伪帝大军入城!”
“兄弟们,随我杀入夏国伪帝的皇宫,捉住反贼李术!”丁奉举枪呐喊,身披白袍,身下白马,好不潇洒,颇有一股将帅之风。
阵阵乱刀乱箭中,夏国的太子李奉倒在了去往皇城的路上,民兵们本无战意,逃的逃,投的投,城头已经被丁奉的军队全面接管,各个城门也马上被江东军封锁了起来。
“陛下……陛下,快随老臣们撤出皇城!江东的军队杀进城中了!”大夏丞相陆元慌忙地跑入皇帝的宫殿内,四大家族族中的各个大人物和他们私养的武道高手跟在殿外,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皇帝。
此时的李术已经整个人瘫倒在了他的龙椅之上,“逃?朕还能逃向何处?皖城失守,我们夏国,亡了!”他的语气极为虚弱,不复过去的骄狂之态。
“陛下,今天下未定,皖城已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我庐江境内足有十县之地,大将军手握八千精兵在外,修行大宗青山宗坐镇青山县城,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现在退往青山县,则成败与否尚未可知,请陛下三思!”陆元几乎是边说着边拉着皇帝起身。
听他说了这么一大串,李术暗淡无光的瞳孔也是重新闪现了精芒,“爱卿说的有理啊!朕还有青山宗,朕还有庐江十县!快!我们快撤出去,只要和鸢儿的兵马汇合就安全了。”
说着他一只鞋还没穿好便一瘸一拐地往殿外冲去,“快走,快走!到了青山城后,尔等都是护驾有功的重臣,统统加官晋爵!对……对了,奉儿,奉儿人呢,快命他撤退!”
“禀陛下,太子殿下他……他,他殉国了!”一位身穿甲胄的四大家子弟应道,马上被陆元一个狠戾的眼神看的不敢再出声,如此关键时刻,再将这种事报上来,万一这位皇帝陛下又不想走了怎么办!
“啊啊啊……天意助孙不助李啊!孙策!孙权!你们等着!破城之仇,杀子之仇,我李术只要一息尚存,就誓与孙氏为敌!誓要雪今日之耻!”现如今的伪帝李术也唯有在此逞些口舌之快,方能稍微抒发自己心中强烈的不甘和悲愤。
……
不过一柱香的时间,白袍白甲的丁奉已经领兵踏足了夏国皇宫,里面已经残破不堪,奇珍异宝碎了一地,剩下的人全是些被李术强行拉进皇宫的太监宫女,正匍伏在江东军队的刀剑马背之下,不停地颤栗着。
“丁将军,皇宫兄弟们已经搜遍了,并未发现反贼李术的踪迹。”有士兵上前汇报。
“怎么可能,不应该啊,难道说李术已经逃出皇宫了?所有人立刻分兵支援各个城门,万万不可再让那些反贼逃离皖城。”
“那这些太监宫女……”
丁奉叹了口气,“这些事本轮不到我做主,理应等到吴侯到了再做定夺,但现在情况特殊,我们也实在没多的人守看着他们。这样,我就自作主张一回,这些人本就是我江东百姓,都是遭了伪帝的迫害才落入如此田地,就都让他们各回各家吧,吴侯怪罪下来,我一人担了便是。”
士兵们相望几眼,收回了架着的兵器,那些奴才们马上起身拜谢丁奉四散逃了开去。
而此时,又有一名士兵急驰而来,“丁……丁将军,不好了,那李术从西门和南门间的那个狗洞间逃走了!”
丁奉脸色大变,怒道:“我不是说了那个地方也派人守住,你们怎么守的!”
“丁将军,我们实在是拦不住,我们兵马本就不多,又要在各城门分散开来,城头也得有人看着,你还带了大军来了皇宫,狗洞那块的防卫力量不过数十兵马,那李术身边高手众多,我们拼尽了全部兄弟也没能拦下他们。”汇报的士兵解释道。
丁奉一拳砸在殿内的金砖之上,爆了一句粗口,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做,“放跑了伪帝李术,我得怎么和吴侯交代啊。”
“将军,我们是马上派人去追还是……”属下的询问也将丁奉从苦思中拉回了现实,他即刻当机立断,“不用追了,我们的任务是拿下皖城并且守住这里,如果现在分兵去追击李术,只怕皖城要被那群反贼再抢回去,发令下去,所有人回去守城,等待吴侯到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