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练功与敌袭(1/1)
庐江南线。
两万宫亭水师已尽至。
他们和黄盖所率的江东前军水师一起如同一条巨龙般整齐地排在大江之水上,远处望去如同一座水上巨城,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江另一岸上略显寒酸的刚刚建成的水寨,此次庐江那边,也分兵两路,一路留守庐江郡城,一路则尽数编入水军来与江东前、右两军一战,当然真正值得被这只江东最强水师高看一眼的只有荆州那边派来的五千水军,李术早就在庐江一手遮天,私自扩军,原本各郡五千的标配守军被他扩至六千有余,此次公然与江东决裂又引来了无数势力的投靠,兵力立马膨胀到了一万之数,其中五千被编入水军,在短短时间内便能将五千陆军改编为水军,从中也能看出李术的确实有着巨大的财富,如果给他一定的时间,他很有可能变出数万精兵。而且荆州刘表早早便暗中在庐江郡安插了三千兵马,这么看来,庐江总兵力也接近两万,江东想要啃下它实在不会是一件容易事了。
加上荆州军庐江南线也足有万人水军兵马,当然这也只是庐江那边自己放出来的消息,傻子都不相信他们的水师有什么战斗力,真要把大部分钱粮武器砸在长江上,他们的重点北线呢,孙权就不信夏国敢将生死存亡全寄托于长江之上,在水上他们能守下来的几率几乎就是百分之零,所以对方最好的选择,无疑就是如同那位王先生所言那样主力放在陆线,只要他们能死死守住庐江郡城,他们有着打持久战的资本,而江东这边又要随时防备着荆州可能增派的援军,那样的话江东想要平息此次叛乱就真要动大筋骨了,而且倒不是说李术瞧不起江东的水师故意不准备好装备,实在是水上作战的战船、箭、弓、弩都不是一下子能造好的,军中除了原本便是水上后勤部队的兵士就大多都不熟水性,实在是难以组建一支规模稍大的水军啊,这也正是这次南线总指挥孙仲谋的必胜底气所在。
转眼过去了三天,三日之中,庐江北线并未发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在军营之中,无论是孙策还是丁奉的伤势都有了极大的好转。
天下武学,可分入品和不入品两类,不入品的武夫天下比比皆是,不过是会些拳脚功夫的草莽之辈。而入了品的高手就不一样了,入品高手修习真气,战力远超常人。
两千年前禹皇一统天下,划分九州,立下天下大鼎,也将天下武夫的境界进行了划分。入品武夫从高至低可分为“天、地、玄、黄”四阶,每一个境界又可细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四个阶段,玄黄两阶在天下千万武夫中就已经占去了九成九,地阶已可雄霸天下,而天阶,数千年来,有几人能入此阶呢,步入天阶,便是可与天地沟通,巅峰之时,更是可以力转天意,可这等逆天命折寿命的事天阶也没几个人敢这么干,至于当今号称千古以来武道最为衰弱的时代,天阶?传言黄巾之乱中那位天公将军张角的师傅南华老祖是个天阶高人,可从未有人知道南华老祖是谁,谁也没见过他出手,除了这个传言,当今天下再无天阶。
演武场内,作为普通士卒的丁奉在完成了他的巡视任务后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来此练习枪法,他九岁开始习武,十四岁时就正式在武道上登堂入室成为黄阶初期的武者,随后,十六岁入了中期,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年,仍旧未能踏入后期之境,但三天前的那场被围杀的生死之战,却让他感觉到了突破的契机,于是这段日子即使伤势还没痊愈他也坚持每日内外功都苦练一番,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只见他手持长枪,迈开矫健的步伐,威风凛凛地施展枪法,他身姿挺拔,身手敏捷,每一次出枪都带着刚毅坚定的气息。
“啪啪啪”几声清脆的掌声响起,丁奉停下手上动作,转头看去,发现竟是吴侯,赶忙上前行礼。
孙策示意其免礼,说道:“好枪法啊,可愿与我切磋一二?”
丁奉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眼睛里迸发出一缕精芒,回答道:“能和孙将军交手,卑职实在是求之不得,妄请孙将军能够指点一二。”
见他没有怯意,孙策微微一笑,也从旁拿过一杆长枪,身姿挺拔如松,枪尖指向丁奉,一场枪战正式打响。
丁奉率先出手横扫试探,孙策则暂避其锋芒向后退去,丁奉见此双眼放光,全力以赴接上下一招,他的每一次挥枪,都似乎想要将空气斩成两半,但孙策的身影宛若一道闪电,迅捷地闪避着他的每一击,不时轻轻一点,便让丁奉地长枪偏离了轨道,更震得他虎口一阵发麻。
终于,孙策不再接招,开始主动进攻,“枪乃百兵之王,习枪者,心要静,身要稳。”孙策语声低沉,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圆润无阻的力量。
在孙策的攻势之下,丁奉逐渐招架不住,他的枪法比较之下也显得极为稚嫩,气息越打越急促而凌乱,孙策见此,也决定结束这场交手,直接纵身一跃使出了他还是项羽时最为拿手得一招“一字摔枪式”朝丁奉砸了过去,丁奉横枪阻挡,只听得“哐当”一声响后他手中那杆大汉制式长枪便断成了两节,而他也被枪上传来的巨力震飞了一段距离,倒在了地上,双手颤抖,心有余悸。
孙策苦笑一声,自己已经留了大手,刚刚那一下还不到自己全力一击的两成威力,可千万别让丁奉的伤势再度恶化啊......
孙策立马上前扶起丁奉,问他可有大碍。
丁奉喘着粗气,只觉得胸腔之中一阵翻涌,便干脆坐下调整起内息,许久,他才睁眼起身,向孙策作揖道:“孙将军不愧是我江东第一高手,这次交手,我收获颇丰。”
“哦?那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啊?”孙策笑道。
“这......额......”丁奉霎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只觉得孙将军您手中的枪像是有着生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招一式中,蕴含着无穷威严,却又不失灵动之美,您枪法展开之时,我好像便陷入了一个您的领域之中,被无穷的杀气所包围,不得动弹。”
孙策微微一笑,“你说的没错,无论是什么兵器,练它们的人大可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气境,第二境界为势境,第三境界则为领域境,而我在枪法上则已经在领域境中达到了化,这也是你为什么觉得和我对招时会被领域包围。”
丁奉也早听说过孙策威名,却不知原来他竟强大到了此等地步,他只觉得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打了开来,忙问道:“那我呢,孙将军您看我的枪法达到了何种境界?”
孙策看了他一眼,轻笑道:“你的话......也就是刚刚摸到气境的门槛吧,这还是因为你在武道上已经登堂入室,内功已有所成,要不然,你现在可能连气境都算不上吧。”
丁奉顿时泄了气,低下头长长叹了口气,曾今的他,天生气力过人,整个县城都没人打得过他,他苦练武艺,才终于一步步进入军中,在周将军帐下做了一员小将,周将军在他眼里已经是好厉害的了,可见了吴侯,才知道何谓真正的强大,可纵是如此强的吴侯,也会被他人打得重伤失踪,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本以是金子总会发光,却忘了,在这个汉末乱世,遍地都是金子,而他丁奉,只不过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颗罢了。
“不必气馁。”孙策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年长于你,练枪的岁月不知比你多少几年(毕竟两世都是枪法大师),更何况我的修为已经恢复回了玄阶后期,你不是我的对手很正常。”
丁奉看了看孙策那张年轻的面庞,其实,吴侯并未长自己多少岁,可自己的成就却是远比不上他的......
孙策再次出言,“我观你枪法,太过繁杂,也许你会觉得技多不压身,可事实上你的枪法越杂,也就越乱,更容易让敌人找出破绽,你的思绪其实很敏捷,速度也够快,我建议,你以后可以专攻快枪,扬你所长,必然能够令枪法有大的精进。”
丁奉闻此顿时恍然大悟,想了一想,又跪了下来,“丁奉自幼家贫,也未曾拜得什么名师,所用枪法,都是从各处偷学,从沙场历练出来的,恕丁奉斗胆,请孙将军教我枪法吧,丁奉无以为报,愿在您膝下做一名义子,从今以后侍奉于您身旁。”
孙策心中暗笑,这丁奉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不仅想从自己这里骗枪法,还想做自己这个吴侯的义子,如此一来,他不就鲤鱼跃龙门了?
孙策也不戳破他的心思,说道:“我本就欣赏于你,枪法,我可以教你,认我为义父,也可以,但你若是想借此作为你在军中晋升的凭仗,那就不必动这歪心思了,那不可能,纵使我收你为我义子,你依旧只是我孙字旗下的一员小兵。”
丁奉脸色顿时难看起来,把头埋地大声喊道:“丁奉绝无此意,只想习得一身本事,好为吴侯分忧!”
“谅你也不敢。”孙策扶起他道,“看清楚了,接下来,我就传你一套快枪枪法。”
孙策拿起长枪,脑中回忆起前世所学项家枪中的快枪枪法,这是他年少时日夜苦修的枪法,然而到上沙场后他却很少用起快枪,比起快枪,他更追求万夫莫当之勇,于是乎自创枪法“万人敌”,可谓当世第一枪法,无人能敌。
“枪法如风。”孙策轻声道,手中长枪同灵蛇一般,随着他的呼吸起伏,“快枪,要的就是眼快手快,心无杂念。”他的每一个转身、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枪随着人,人随着枪,似乎有一种玄妙的和谐。
枪法招数并不多,再加上孙策本就耍的极快,仅仅一分钟便演练完了整套枪法。
孙策把枪递给丁奉,“来,你来试试,不对的地方,我再提点你。”
“嗯。”丁奉依样画葫芦练起了招式。
孙策在旁微微点头,丁奉的武道天赋果然极佳,不过是看了一遍就大概记住了这套枪法,又说道,“这快枪枪法,追求的便是这一刹那的决断与速度,不得有半分犹豫。”
丁奉听的此言,手中动作变得更快,孙策则在旁细心观察,不时出声纠正,耐心地指导着丁奉。
突然,丁奉停下了手中动作,孙策皱眉道,“怎么,这就累了吗?”
丁奉浑身气血翻涌,涨红了脸说道,“我......我要突破了!”于是乎再度盘腿坐下,运功准备。
孙策看着自己这位新收的义子,脸上流露出欣慰之色,在这个年纪就能踏入黄阶后期,未来定能迈入玄阶,成为江东军中梁柱之一,也不枉费自己的一番栽培啊。
丁奉一坐就过去了两个时辰,这两个时辰里,孙策没有让任何人过来打扰,自己也在旁坐下修习起《霸王真气》,感觉到身旁丁奉的动静,他才缓缓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浊气,“看样子,我也很快就要突破到玄阶巅峰了。”感受着身体各处经络流淌着的磅礴内力,他不禁暗自想到。
他看向已经站起身的 丁奉,“你小子,不错啊,如此年轻的黄阶后期,我当年你这个年纪时也就不过如此了。”
丁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吴侯过奖了,过奖了......”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兵营的灯火已经全部点亮。周瑜治军严密,每日的哨探,巡逻都轮班换值,防止可能的敌军偷袭。
然而,在这个安静而警惕的夜晚,突然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击鼓声,这是敌军来袭的警报,军营之中所有人的心情瞬间紧张起来。
“敌军来犯,敌军来犯!”立刻有哨兵到处喊话。
孙策两个爆射到了周瑜的营帐之外,正好周瑜也在此时走出。
“大哥,想不到这群叛军竟然敢主动来袭击我军大营,若是他们死守城池我还一时拿他们没办法,现在一来,就等着被我军全歼吧。”周瑜自信地说道。
“切莫不可大意,听这马蹄声敌军来势不小,很有可能是城中的八千人全部出动了,我们得小心了。”孙策只觉得有一股不详的预感在心中升起。
“大哥放心,我已做了准备,即使他们有八千兵马,也保证令他们有来无回!”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营门前,只见数百弓箭手早已蓄势待发,远隔百米已经开始不断拔弓射箭,飞箭如雨下,夏国军队本以为自己出其不意,反而没有做防御准备,刚冲杀上来就倒下了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