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太子(1/1)

薛玲丽带着护卫们在暗道中拼命奔逃,身后黑衣人的脚步声如影随形。她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思索着那几首诗背后的深意,以及诗中所提到的“贵人”——太子。

为何太子会写下这些诗?他与这场阴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薛玲丽深知,要想解开这重重谜团,阻止这场危及王朝的大祸,必须设法与太子取得联系。

好不容易摆脱了黑衣人一段距离,薛玲丽示意护卫们稍作休息。她再次拿出那本破旧的书卷,反复研读着上面的诗句,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直播间里,观众们同样焦急万分,弹幕不断滚动:

“主播,这太子到底是敌是友啊?”

“说不定这诗里藏着和太子联络的方法,再仔细看看!”

就在这时,护卫在暗道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刻痕。薛玲丽凑近一看,刻痕似乎组成了一幅简略的地图,指向暗道的另一个方向。难道这是太子留下的指引?薛玲丽决定冒险一试,带领护卫们沿着刻痕所指的方向前进。

随着深入,前方出现了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一些复杂的图案和文字,仔细辨认后,薛玲丽发现这些文字与书卷上的诗句似乎有着某种呼应。她按照诗句中隐晦的提示,尝试着转动石门上的图案。

“轰隆”一声,石门缓缓打开,门后是一个狭小的密室。密室中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封信函。薛玲丽打开信函,上面赫然写着太子的亲笔信。

信中提到,朝中那位权臣野心勃勃,妄图谋朝篡位,他察觉到了危险,却无法公然阻止,只能以诗为引,留下线索。他深知薛玲丽聪慧过人,定能解开谜题。信中还告知薛玲丽,月圆之夜,权臣将在西郊废窑举行一场秘密仪式,意图勾结江湖势力,里应外合,制造混乱,进而逼宫。而太子会在都城暗中部署,等待合适时机出手。但他需要薛玲丽在此地拖住敌人,为他争取时间。

看完信函,薛玲丽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她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在这西郊废窑坚守到太子行动的那一刻。然而,外面的黑衣人虎视眈眈,他们随时可能再次追来。

薛玲丽将信函内容告知护卫们,众人虽知局势险峻,但眼中皆燃起坚定之色。她深知,眼下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在有限的时间内拖住黑衣人。

“王妃,要不我们在这暗道设下埋伏,等黑衣人追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李虎提议道,眼中透着狠劲。

薛玲丽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此计可行,但我们也要留些人手在石门附近,防止敌人发现密室,从背后突袭。”于是,她迅速安排护卫们分成两组,一组在暗道狭窄处布置机关陷阱,利用石头、树枝等杂物设置障碍;另一组则守在石门周围,保持警惕。

布置妥当后,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缓流逝。不多时,远处再次传来黑衣人的脚步声,听声音人数似乎更多了。薛玲丽握紧手中长剑,心中默默祈祷计划能够成功。

黑衣人进入暗道,毫无防备地踏入了护卫们设下的陷阱。顿时,石头滚落,树枝横飞,走在前面的几个黑衣人被砸倒在地,发出阵阵惨叫。后面的黑衣人见状,连忙停下脚步,却被狭窄的暗道堵住了退路,一时间阵脚大乱。

“杀!”李虎大喝一声,带领护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黑衣人。双方在狭窄的暗道中展开殊死搏斗,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暗道中回荡。

薛玲丽则守在石门旁,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她深知,自己不能轻易冒险,必须确保密室不被敌人发现,这是他们与太子联络的关键,也是破局的希望所在。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紧张地关注着这场战斗,弹幕不断为薛玲丽等人加油打气:

“主播加油,一定要撑住啊!”

“小心黑衣人有其他诡计,别放松警惕!”

虽然护卫们勇猛无比,但黑衣人人数众多,且逐渐适应了陷阱,开始有组织地反击。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护卫们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薛玲丽发现黑衣人中有一个看似首领的人物,正指挥着众人进攻。她心中一动,若是能擒住此人,或许能打乱黑衣人的部署,为他们争取更多时间。

薛玲丽看准时机,趁着黑衣人首领不注意,身形如电般冲向他。黑衣人首领察觉到危险,刚要转身抵挡,却被薛玲丽一剑刺中手臂。他吃痛之下,手中长刀掉落。薛玲丽顺势一脚将他踹倒,用剑抵住他的咽喉:“都住手,否则我杀了他!”

黑衣人见首领被擒,顿时不敢轻举妄动。然而,薛玲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对峙,黑衣人不会轻易放弃。

薛玲丽用剑抵住黑衣人首领的咽喉,与其他黑衣人形成僵持局面。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对峙下,实则暗流涌动。

直播间里,观众们也都屏住呼吸,弹幕飞快滚动:

“主播小心,黑衣人肯定在想办法救首领,别被他们骗了!”

“看看能不能从首领嘴里问出点有用的信息,拖延时间。”

薛玲丽深吸一口气,低声逼问黑衣人首领:“你们还有什么阴谋,快说!说了我饶你一命。”黑衣人首领却冷哼一声,眼中满是怨毒:“哼,你们死到临头还想知道,没那么容易!”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密室方向传来一阵异动。守在石门旁的护卫大声喊道:“王妃,不好,有黑衣人从另一条通道摸过来了!”薛玲丽心中一惊,她没想到敌人竟然还有其他通道可以进入。

此时,被挟持的黑衣人首领趁薛玲丽分神之际,突然发力挣脱束缚,一把抓住薛玲丽的手臂,试图抢夺她手中的剑。李虎见状,立刻冲过来,一剑刺向黑衣人首领,黑衣人首领不得不放开薛玲丽躲避。

局势瞬间变得更加危急,前后都有黑衣人逼近。薛玲丽心中明白,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但她不甘心就此放弃,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我们背靠背,守住密室入口!”

护卫们迅速靠拢,与黑衣人展开了最后的拼杀。薛玲丽一边战斗,一边思索着破局之法。突然,她灵机一动,对着直播间说道:“家人们,快帮我想想办法,我们现在四面楚歌,该怎么办?”

观众们纷纷出谋划策,弹幕如雪花般飞舞:

“主播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利用,制造混乱突围。”

“想办法把消息传给吴王,让吴王想想办法。”

薛玲丽看着弹幕,突然想到之前在密室中看到的一些奇怪器具,或许可以利用它们制造烟雾,趁乱突围。她一边抵挡黑衣人的攻击,一边对李虎喊道:“李壮士,你带人去密室,把那些奇怪的瓶子拿出来,打破制造烟雾!”

李虎点头,带着几个护卫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冲进密室。不一会儿,他们拿着几个瓶子出来,狠狠砸在地上。瞬间,一股刺鼻的烟雾弥漫开来,黑衣人被烟雾呛得咳嗽不止,阵脚大乱。

薛玲丽趁机喊道:“大家跟紧我,冲出去!”众人在烟雾的掩护下,朝着出口方向冲去。然而,黑衣人很快反应过来,在出口处进行阻拦。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在烟雾中展开。

在烟雾的掩护下,薛玲丽与护卫们朝着出口奋力突围。黑衣人在出口处拼死阻拦,刀光剑影在烟雾中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薛玲丽身形灵动,手中长剑挥舞得密不透风,不断逼退试图靠近的黑衣人。但黑衣人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着一波,让他们前进的步伐异常艰难。

直播间内观众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弹幕疯狂滚动:

“主播加油啊,一定要冲出去!”

“小心黑衣人使诈,千万别放松警惕!”

李虎在一旁更是勇猛无比,手中长刀大开大合,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将靠近的黑衣人纷纷击退。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护卫们渐渐出现了伤亡,鲜血染红了地面。

就在局势万分危急之时,薛玲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黑衣人似乎在指挥着众人防御。她心中一动,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于是看准时机,不顾自身安危,如鬼魅般冲向那名黑衣人。

那名黑衣人察觉到危险,刚要转身防御,薛玲丽的长剑已经刺到。他侧身一闪,避开了要害,但还是被划伤了手臂。薛玲丽趁胜追击,又是几剑逼得他连连后退。其他黑衣人见状,纷纷赶来救援。

薛玲丽高声喊道:“李壮士,就是现在,带领大家冲出去!”李虎听闻,立刻带领剩下的护卫,借着薛玲丽制造的混乱,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他们不顾一切地朝着出口冲去,黑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在一番激烈拼杀后,薛玲丽等人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出了暗道。

然而,出口外等待他们的是更多的黑衣人。这些黑衣人将他们团团围住,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似乎认定薛玲丽等人插翅难逃。

薛玲丽环顾四周,心中明白,他们还未脱离险境。此时,距离月圆之夜已经越来越近,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而在都城,太子在春花楼醉酒后,在殿上写下那些反诗,已被有心之人禀告给了皇帝。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严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权臣谋逆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逐渐知晓了西郊废窑的阴谋。

皇帝迅速调集御林军,亲自率领,朝着西郊废窑赶来。

这边薛玲丽正思索如何破局之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只见尘土飞扬,一支军队如黑色洪流般涌来。黑衣人见状,顿时慌乱起来。原来是皇帝的御林军赶到了。

薛玲丽心中大喜,知道转机已至。在御林军的攻击下,黑衣人很快溃败。

尘埃落定,薛玲丽见到了皇帝。她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以及从书卷和信函中获取的信息,详细告知皇帝。皇帝面色凝重,对薛玲丽的聪慧和勇敢赞赏有加。

至此,西郊废窑的阴谋暂时被挫败,但权臣仍未归案,朝廷局势依旧暗流涌动。

西郊废窑之乱虽暂时平定,黑衣人作鸟兽散,但整个朝廷却如暴风雨中的扁舟,摇摇欲坠。薛玲丽从西郊归来,深知权臣未除,危机犹存。

在朝堂之上,皇帝听闻西郊之事的详细奏报后,龙颜大怒。太子因在春花楼醉酒写下那些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反诗,引得局势失控,皇帝一怒之下,当众宣布废除太子之位,不过仍留他在都城,禁足府邸。

满朝文武听闻,顿时炸开了锅。有大臣为太子求情,认为事有蹊跷,不应如此仓促定夺;也有大臣觉得太子行为失当,此举乃是他咎由自取。朝会之上,争吵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薛玲丽看着混乱的朝堂,心急如焚。她深知,这一切或许都是权臣的阴谋,意在搅乱朝局,浑水摸鱼。待朝会散去,她赶忙求见皇帝。

在御书房内,薛玲丽向皇帝进言:“陛下,太子被废,朝堂动荡,而那权臣却依旧逍遥法外,恐怕会再生事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查明权臣下落,将其党羽连根拔起。”

皇帝面色阴沉,点头道:“朕已命心腹大臣秘密调查,只是这权臣狡猾异常,多年来在朝中党羽众多,想要一举铲除,谈何容易。”

此时,直播间内观众们也纷纷发表看法,弹幕不断滚动:

“感觉朝局好复杂,主播要小心啊,别被坏人算计了。”

“会不会是朝中那些为太子求情的大臣里,就有权臣的人在混淆视听?”

“主播一定要找出真相,帮助皇帝稳定朝局。”

薛玲丽看着弹幕,若有所思。她觉得观众的猜测不无道理,或许可以从这些为太子求情的大臣入手调查。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消息,说是太子在被禁足府邸期间,突然染上重病,昏迷不醒。薛玲丽和皇帝听闻,皆是一惊。薛玲丽心中暗忖,太子此时重病昏迷,绝非巧合,背后说不定又是权臣在搞鬼。

她立刻向皇帝请命:“陛下,太子之事透着古怪,儿臣恳请前往太子府一探究竟,说不定能找到与权臣有关的线索。”

皇帝思索片刻后,说道:“也好,你此去多加小心。朕会安排暗卫暗中保护你,若有任何发现,即刻回报。”

薛玲丽领命后,带着李虎等护卫匆匆赶往太子府。一路上,她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担忧与疑惑。

薛玲丽领命后,带着李虎等护卫匆匆赶往太子府。此时,都城的街道看似平静,却隐隐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就在薛玲丽一行人快要抵达太子府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街边。正是吴王朱厚英,他面色凝重,显然已经得知了朝局的变故。薛玲丽心中一喜,快步迎上前去。

“王爷,您回来了!”薛玲丽眼中闪过一丝安心。

朱厚英微微点头,说道:“我刚回都城,就听说了太子被废以及西郊废窑之事,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你涉险。我们一同去太子府看看。”

两人会合后,一同来到太子府。太子府大门紧闭,守卫森严,但薛玲丽等人亮出身份后,顺利进入府中。

府内一片寂静,往日的繁华不再,处处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他们径直来到太子的居所,只见太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昏迷不醒。太子的贴身侍卫和丫鬟们守在一旁,满脸担忧。

薛玲丽仔细观察着太子的状况,又查看了桌上的药碗,眉头渐渐皱起。“王爷,这药的味道有些奇怪,太子的病症也颇为蹊跷,不像是普通的疾病,倒像是被人暗中下了毒。”

朱厚英眼神一凛,对李虎说道:“立刻去把太子的太医找来,我要问个清楚。”李虎领命而去。

在等待太医的过程中,薛玲丽和朱厚英在太子的书房中查找线索。直播间里观众们也在紧张地关注着,弹幕不断:

“主播一定要找到证据,揪出幕后黑手!”

“感觉这太子府里到处都是陷阱,小心点啊。”

突然,薛玲丽在太子的书桌抽屉里发现了一封未写完的信。信中隐约提到,他察觉到朝中有人意图谋反,正准备收集证据向皇帝禀明,却不知为何,自己竟陷入了如今的困境。落款正是太子。

“王爷,看来太子确实是被人陷害,他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权臣的某些罪证,所以才遭此毒手。”薛玲丽将信递给朱厚英,神色凝重地说道。

就在这时,李虎带着太医匆匆赶来。太医见到朱厚英和薛玲丽,赶忙跪地行礼。朱厚英面色阴沉地问道:“太子究竟是何病症?为何会昏迷不醒?你且从实说来。”

太医战战兢兢地说道:“启禀王爷、王妃,太子殿下确实是中了一种极为罕见的毒,此毒无色无味,混入日常饮食中很难察觉。臣也是刚刚才发现端倪,正在设法调配解药。”

朱厚英怒喝道:“如此罕见的毒,岂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说,是不是有人指使你对太子下毒?”太医吓得连连磕头,哭喊道:“王爷饶命啊,臣对太子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也是今日才发现太子殿下中毒,此前一直以为是普通病症。”

薛玲丽看着太医,心中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此刻逼问太医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解药,救醒太子。或许太子醒来,便能知晓更多幕后真相。”

朱厚英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道:“好,你立刻去调配解药,若太子有任何闪失,拿你是问!”太医赶忙起身,匆匆退下准备解药。

太医匆忙离开后,薛玲丽和朱厚英继续在太子府中探寻线索。他们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必须赶在权臣有所动作之前,找到足够的证据将其绳之以法。

“王爷,你看这封信,太子提到他察觉到有人谋反,还在收集证据,可证据会藏在哪里呢?”薛玲丽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朱厚英环顾四周,眼神锐利如鹰:“太子既然知晓危险,想必不会将证据随意放置。这书房之中,或许有暗格之类的地方。”

两人开始仔细搜寻书房的每一个角落,搬动书架,查看墙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隐藏之处。直播间里,观众们也跟着紧张起来,弹幕不断为他们出谋划策。

“主播,看看书桌下面,说不定有机关。”

“检查一下那些书画,有些线索可能藏在画轴里。”

就在薛玲丽准备查看书桌下方时,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她和朱厚英对视一眼,瞬间警惕起来。朱厚英示意薛玲丽躲在一旁,自己则悄然靠近窗户,猛地拉开窗扇。

只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消失在花园的暗影之中。“有刺客!”朱厚英低声喝道,他深知太子府守卫森严,能潜入至此的刺客必定身手不凡且来意不善。他立刻追了出去,薛玲丽则留在书房,一方面担心刺客声东击西,另一方面她觉得书房可能还有尚未发现的关键线索。

薛玲丽强压心中担忧,更加仔细地在书房中查找。终于,在书桌底部一个极为隐蔽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机关。轻轻按下机关,书桌的一侧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暗格。暗格中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薛玲丽心跳加速,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些信件和一本册子。信件上的内容证实了他们的猜测,正是朝中某位大臣与江湖势力勾结,意图谋反的往来书信,而那本册子则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阴谋计划和党羽名单。

“找到了!”薛玲丽心中大喜,但她知道,此时还不能放松警惕。就在这时,朱厚英返回书房,脸色略显凝重:“那刺客身法诡异,很快便消失在府内,不知去向。”

朱厚英看到薛玲丽手中的木盒,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是关键证据,有了它,我们就能将权臣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仔细查看证据,太子府管家匆匆进入书房,神色慌张:“王爷、王妃,刚刚接到宫中传旨,陛下宣二位即刻入宫觐见。”

薛玲丽和朱厚英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