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出兵(1/1)

定陵二十九年联盟成立

大明与瓦剌的大军便出兵中书省莫尔克府,联军来到城外排兵布阵。

莫尔克府知府满昂·非达鲁克看着城下军队:“左丞相,可是大汗哪里出了什么事?”

瓦剌王亚百瓦尔·瓦剌看着自己一手提拔的知府哈哈大笑:“孤已反了那鞑靼王,非达鲁克你是我一手提拔的知府,可愿意为我而战!”

满昂·非达鲁克有些惊讶:“这....也罢,臣乃大王一手提拔,与那鞑靼无任何关系”

说完转身对着城内的勇士高声说道:“莫尔克府的勇士们,我们的王来带我们征服天下了!”

莫尔克府的守城士兵高声欢呼,看到如此情况,非达鲁克满意地点了点头便下令:“开门!”

看到城门打开了,瓦拉王满意的点了点头:“进军!”

联军进了城,入了知府,瓦拉王下令在夜晚举行庆功宴。

府内联军最高统帅瓦拉王正与薛境然探讨鞑靼境内地图,

薛境然看着地图有些疑惑道:“这鞑靼汗国的疆域竟然如此分散,看有四大领地”

瓦拉王指着其中的一块有些生气地:“这原本是孤的,可那鞑靼王竟然封给了一个养马的元家奴!只给了孤东南部,是这四大家族第三”

将一面旗子插到了莫尔克府继续说道:“这里是东北部,是大将军斯木里·喇沁苏管辖的部落。”

顿了一下:“也是我们第一个敌人,当然,如果他臣服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薛境然沉思了一会:“莫尔克府是东北部的南大门,下一个城是在东方的莫风城,西方这是他的姊妹城漠然城。”

瓦拉王指着其中最大的地方:“这里是大将军所在,博尔莫那城一个荒凉的地方,他就喜欢荒凉的地方,他的部下也和他一样。”

薛境然点了点头:“斯木里的封地共用七城,各个强悍,不太好打。”

瓦拉王倒是无所谓戳了戳手,难掩兴奋之情。

黄昏来临,一位瓦拉部的士兵来禀告两位:“王,宴会开始了!”

瓦拉王开向薛境然:“来吧,让你看看我们的热情!”

薛境然向瓦拉王拱手略带沉思的语气叹道:“王爷客气,臣只是疑惑元帝应该知晓结盟一事,为什么如此平静。”

瓦拉王闻声大笑:“元帝早已是丧家之犬,这元家分为四块地了,本王虽是第三,但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可不是鞑靼那狗养的可以比的,走吧,让你感受我们热情的舞蹈。”

薛境然在瓦拉王热情的邀请下,来到室外,欣赏了他们的待客之道,喝下了迎宾的烈酒,联军载歌载舞,好不快活,与此同时,靳威然苦等联盟瓦剌部的消息,依然没有等到,本想让探子先去刺探消息,手下大将受封千城君,府右将军平欲在帐外求见。

“也罢.....先让静明(平欲字)进来吧。”靳威然思索着。便让士兵请府右将军平欲进帐。

很快一位略显年轻,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威风凌凌,但略带稚气的小生进入帐中,快步来到靳威然前行礼沉声道:“末将平欲拜见将军。”

“静明不去巡查是有什么要事?”靳威然略带着急道。

平欲快速起身从要旁的行军袋子里拿出一封信交给了靳威然:“这是偏将军让末将带来的信。”

靳威然将信件发在案台上难掩激动:“还说了什么,回来了?”

平欲摇头:“没有,探子说瓦拉王设宴招待,偏将军便让末将前来禀报。”

靳威然摆手带着失望的语气:“知道了,盯紧一点,一旦感到不对,马上回来。”

平欲告退离开,靳威然回到主位将信件拆开,内容如下:

“武清兄:

见字如面。

吾今身处莫尔克府,局势复杂多变,实难预料。瓦剌王虽设宴相待,但弟观其神色,似有隐忧。

此间联盟之事,表面看似顺利,实则暗潮涌动。瓦剌王对大明之实力,多有试探,其心思难测。弟亦时刻警醒,不敢有丝毫懈怠。

莫尔克府内,各方势力交错,人心叵测。

那知府满昂·非达鲁克虽当下表示归顺,然其忠心几何,仍需观察。

吾深知此次联盟关系重大,不敢有半分疏忽。望弟在营中早做谋划,以防万一。

若有变故,当速速决断,切不可犹豫。

薛境然留”

靳威然仔细阅读着信件,信中的内容让他眉头微皱。信中说道,目前瓦剌王虽然表面热情,但言辞之间多有对大明实力的试探和权衡,似乎在谋划着什么更大的棋局。而莫尔克府内,各方势力也在暗中涌动,人心难测。

此时的莫尔克府,庆功宴还在热闹地进行着。瓦剌王与薛境然酒过三巡,言语之间的试探愈发明显。

“薛将军,此次联盟,你大明的诚意究竟几何?”瓦剌王醉眼朦胧,却目光犀利。

薛境然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微笑着回应:“王爷,大明的诚意天地可鉴,此番出兵,便是最好的证明。”

瓦剌王仰头大笑:“好!好一个天地可鉴!但这天下,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

薛境然深知瓦剌王的心思,正欲回应,却见一名瓦剌将领匆匆赶来,在瓦剌王耳边低语几句。

瓦剌王脸色微变,随即恢复正常,对薛境然说道:“薛将军,本王有些要事处理,先失陪了。”

薛境然拱手:“王爷请便。”

另一边,靳威然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深知此番联盟充满变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称在莫尔克府外发现了不明军队的踪迹。靳威然心头一震,难道局势有变?靳威然当即召集众将领前来商议对策。营帐内,气氛凝重。

“将军,这不明军队来者不善,我们需早做打算。”一位将领率先开口。

靳威然沉思片刻,说道:“先派人去探查清楚这军队的来历和规模,切勿轻举妄动。”

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而在莫尔克府内,瓦剌王得知那不明军队的消息后,也是神色凝重。

“难道是鞑靼王的援兵?”瓦剌王心中暗自揣测。

薛境然则道:“王爷,此时情况未明,我们需谨慎应对。”

瓦剌王点点头,下令加强城中防备。

此时,大明营帐中的靳威然收到探子回报,那不明军队并非鞑靼王的援兵,而是一伙流寇。

“流寇?怎会在此时出现?”靳威然疑惑不已。

平欲说道:“将军,或许是听闻此地战乱,想来趁火打劫。”

靳威然皱起眉头:“不管怎样,都不能让他们影响我们的计划。”

于是,靳威然决定派出一支精锐部队,驱赶这伙流寇。而在莫尔克府内,瓦剌王也得知了不明军队是流寇的消息,心中稍安。

然而,就在大明军队与流寇交战之时,莫尔克府内却又传来了新的消息。原来是斯木里·喇沁苏率领大军逼近莫尔克府。

薛境然脸色大变:“王爷,这可如何是好?”

瓦剌王咬牙道:“准备迎战!”

大明军队与流寇的激战正酣,流寇们虽然装备简陋,但凭借着一股悍勇之气,疯狂地冲向大明军阵。大明将士们紧密排列,盾牌手在前,长枪兵在后,组成坚固的防线。流寇们的冲锋如同撞上了铜墙铁壁,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毫不退缩。

这时,大明军中一名年轻的小将纵马而出,手持长刀,在流寇群中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他的战马嘶鸣,溅起一片尘土,所到之处,流寇纷纷避让。

而在莫尔克府这边,斯木里·喇沁苏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瓦剌士兵们紧张地拉弓射箭,但斯木里的骑兵们以极快的速度冲破了防线。瓦剌王亲自上阵,挥舞着大刀,与敌军将领展开殊死搏斗。

薛境然在城墙上指挥着战斗,他目光敏锐,迅速调动兵力填补防线的缺口。突然,一支冷箭射来,他侧身躲避,却还是被擦伤了肩膀。但他不顾伤痛,继续指挥作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的士兵都在为了各自的信念和使命拼死战斗。鲜血染红了大地,硝烟弥漫在空中。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之时,大明的那名小将率领一队骑兵,迂回到了流寇的后方,发起了突然袭击。流寇们阵脚大乱,开始溃败。

而莫尔克府这边,瓦剌王在与敌军将领的对决中逐渐占据上风,最终一刀将对方斩于马下,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大明的那名小将成功击溃流寇后,马不停蹄地率领着部队奔赴莫尔克府支援。此时的莫尔克府战场上,局势依旧紧张。

斯木里·喇沁苏的大军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一次次地冲击着瓦剌军的防线。瓦剌王虽勇猛无比,但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就在这时,大明小将的援军如神兵天降,从侧翼冲入了斯木里的军队。

小将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挥舞,瞬间斩杀数名敌军。他的部下们也个个悍勇,喊杀声震耳欲聋。斯木里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乱了阵脚,阵型开始出现混乱。

瓦剌王见援军到来,精神大振,高呼着:“将士们,随我杀敌!”再次带领着士兵们发起了冲锋。

薛境然在城墙上看到局势扭转,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派出城中的预备队加入战斗。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

斯木里·喇沁苏见势不妙,亲自率领着亲卫部队企图稳住局面。他与大明小将在战场上相遇,两人目光交汇,瞬间迸发出强烈的杀意。

小将怒吼一声:“来将通名!”斯木里·喇沁苏回道:“吾乃斯木里·喇沁苏,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两人挥舞兵器,战在一处。

他们的战马嘶鸣,兵器相交,火花四溅。小将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无畏的勇气,逐渐占据了上风。而斯木里·喇沁苏则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就在小将即将取胜之时,斯木里·喇沁苏的一名部下暗中射出一支冷箭。小将察觉到危险,侧身躲避,但还是被箭擦伤了手臂。他忍住伤痛,更加猛烈地攻击斯木里·喇沁苏。

最终,小将瞅准时机,一刀砍向斯木里·喇沁苏的战马。战马受惊,将斯木里·喇沁苏掀翻在地。小将趁机上前,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

斯木里·喇沁苏一死,他的军队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败而逃。瓦剌军和大明军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莫尔克府内一片欢腾。瓦剌王对大明小将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亲自设宴款待。

宴会上,瓦剌王举杯说道:“此次胜利,多亏了大明将士的英勇相助,本王敬各位一杯!”众人纷纷举杯回应。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下,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心思。薛境然在与瓦剌将领的交谈中,察觉到他们对大明军队的实力有所忌惮,言语之间颇有防备之意。

而大明这边,小将在与靳威然的通信中,也提及了瓦剌方面可能存在的变数。靳威然沉思片刻,回信叮嘱小将务必小心行事,密切关注瓦剌的动向。

与此同时,鞑靼王得知斯木里·喇沁苏战败的消息后,大为震怒。他召集了手下的谋士和将领,商讨应对之策。

“瓦剌竟敢与大明勾结,实在是可恶至极!”鞑靼王怒拍桌案。

一位谋士上前说道:“大王,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不如派出使者,与瓦剌和谈,分化他们与大明的联盟。”

鞑靼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此计可行,速速去办。”

另一边,瓦剌王收到了鞑靼王的和谈书信,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与大明联盟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但鞑靼王提出的条件也颇具诱惑。

就在瓦剌王纠结之时,薛境然察觉到了异样。他暗中派人调查,发现了瓦剌王与鞑靼王之间的书信往来。

薛境然深知情况危急,赶忙找到大明小将商议对策。

“如今瓦剌王态度不明,我们需早做打算。”薛境然神色凝重。

小将皱起眉头:“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控制住瓦剌王。”

薛境然摇摇头:“不可鲁莽,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就在他们商量之时,瓦剌王突然召集众人,称有要事相商。

众人来到大堂,只见瓦剌王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上。

“诸位,本王刚刚收到鞑靼王的和谈书信,此事关系重大,本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瓦剌王开门见山地说道。

薛境然心中一紧,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王爷,鞑靼王此时求和,想必是迫于形势,但其未必真心。”

大明小将也附和道:“不错,王爷切不可轻信鞑靼王的话,以免中了奸计。”

瓦剌王的一位心腹将领却说道:“王爷,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一场胜利,若是能与鞑靼王和谈,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瓦剌王看向薛境然和小将,问道:“你们说,本王该如何抉择?”

薛境然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爷,大明与瓦剌联盟,乃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如今半途而废,不仅有损王爷的威名,也会让大明失望。况且,鞑靼王反复无常,不可轻信。”

小将接着说道:“王爷,我们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应当一鼓作气,彻底击败鞑靼,成就大业。”

瓦剌王陷入沉思,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说鞑靼王已经派出使者,正在赶来的路上。

瓦剌王眼神闪烁,似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薛境然和小将对视一眼,心中都充满了担忧。瓦剌王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先见见鞑靼王的使者,看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条件。”

薛境然和小将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当面反驳。

不久,鞑靼王的使者来到了莫尔克府。使者一脸傲慢,趾高气扬地说道:“瓦剌王,我家大王愿意与你和谈,只要你与大明断绝联盟,过往之事皆可不究,还会划分大片土地给你。”

瓦剌王脸色阴晴不定,还未表态,小将便怒喝道:“放肆!你们鞑靼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还敢如此嚣张!”

使者冷笑一声:“哼,大明远在千里之外,能给瓦剌王多少实际的好处?莫要因一时糊涂,错失良机。”

薛境然强忍怒火,说道:“使者此言差矣,联盟乃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和信任,岂能因些许诱惑就轻易背叛?”

双方僵持不下,瓦剌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在这时,府外突然传来骚乱之声,原来是鞑靼的一支奇兵趁夜来袭。

一时间,莫尔克府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瓦剌王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抵抗。薛境然和小将也迅速组织士兵投入战斗。

在混乱中,小将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薛境然则冷静地指挥着士兵,防守关键位置。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终于击退了鞑靼的奇兵。然而,莫尔克府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瓦剌王看着满地的狼藉,懊悔不已:“本王不该犹豫,险些酿成大祸。”

薛境然说道:“王爷,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准备与鞑靼决一死战。”

瓦剌王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全听二位安排。”经过一番整顿,莫尔克府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瓦剌王彻底下定决心与大明携手对抗鞑靼,他亲自向薛境然和小将赔罪,表示不再动摇。

薛境然和小将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全力投入到接下来的作战部署中。他们迅速整合兵力,加强城防,同时派出探子侦察鞑靼的动向。

在紧张的筹备中,众人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更为激烈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