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进击的钢铁兄弟会(1)(1/1)

“言语充满了力量,丽兹。它们能树立起一种认同——而言语本无意义,只因人们始终在用,才被赋予了重量。

罗马覆灭后,是幸存的骑士和学士让西方文明得以保存。而我们就是新的骑士,我们的使命也与之相仿。

但我们需要的远不止一个名号。我们需要新的行事准则,属于我们自己的,呃,神话。我们需要能让人们发自内心地坚信这一切。”

多年后,钢铁兄弟会创始人罗杰·麦克森曾如此感慨。

这份对“意义”的执着,早在2077年那场改变世界的核战爆发前,就已在马里波萨军事基地的硝烟中埋下伏笔。

那时的他还未意识到,自己将成为“新的骑士”,扛起延续西方文明火种的使命,更要为这支破碎的队伍,打造一套足以让人心甘情愿追随的准则与信仰。

钢铁兄弟会,这个日后活跃于北美废土、以掌控科技为核心使命,却又带着浓厚宗教式纪律的军事组织,其根源并非诞生于核战之后的废墟——而是源自大战前美国军方的一次“背叛”与觉醒。

它的前身,是由罗伯特·斯宾德上校与罗杰·麦克森上尉率领的国防军部队,以及原本受政府资助、隶属于威斯科技核生化分部的科研团队。

这支队伍最初的任务,本是“守护国家安全”:2076年,威斯科技在“泛免疫性病毒粒子”项目上取得突破,为防范国际间谍,国防部将他们派往实验设施,名义上是守卫与监视,却对项目的真正性质讳莫如深。

直到项目更名为“强制性进化病毒项目(FEV)”,并于2077年1月7日整体迁移至新落成的马里波萨军事基地,士兵们才隐约察觉,自己守护的或许不是“安全”,而是某种黑暗的秘密——因为从这天起,FEV项目正式启动了人体实验。

斯宾德上校的部队随科研团队一同转移至马里波萨,继续执行戒严任务,但高层始终未向他们透露“人体实验”的真相。

这种刻意的隐瞒,在10月10日这天彻底引爆了危机:当斯宾德与士兵们偶然发现,那些被严密保护的科学家,竟在战俘身上注射FEV病毒、进行残酷实验时,整支部队的军心瞬间崩塌。

士兵们无法接受自己用生命守护的,竟是违背人性的暴行;斯宾德上校更是陷入巨大的震惊与绝望,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拒绝与外界沟通。

基地瞬间陷入无政府状态的边缘——士兵们愤怒地聚集,有人嘶吼着要处决科学家,有人则茫然无措。就在这混乱的关头,

罗杰·麦克森上尉成了唯一能稳住局面的人。作为当时在场的最高军官,他必须立刻接管控制权,否则整座基地必将沦为自相残杀的地狱。

10月12日,一名情绪失控的士兵果然冲向科研区,试图处决一名研究员,麦克森及时介入,当众宣布由自己全面接管科学小组。

他挺直脊背,眼神坚定,试图用这种“刚正不阿”的姿态平息士兵的怒火,阻止兵变的蔓延——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妥协,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10月13日,麦克森将首席研究员罗伯特·安德森带到面前审讯。

面对质问,安德森却异常冷静地抛出了一个让麦克森无法接受的事实:“这些实验,都是美国政府认可并下令推进的。”他甚至试图唤起麦克森的“军人意识”,嘶吼着自己也曾是军人,“只是在遵守命令”。

这番辩解彻底点燃了麦克森的厌恶——他无法相信自己效忠的政府会默许如此暴行,更无法容忍有人用“服从命令”掩盖人性的泯灭。

枪声在审讯室里响起,安德森倒在血泊中。麦克森对外解释,这是为了防止兵变扩大,但连他自己都明白,这一枪,既是对政府背叛的反抗,也是他在混乱中确立领导地位的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麦克森多次尝试与锁在办公室里的斯宾德上校沟通,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10月15日,他带着几名属下破门而入,只听见斯宾德上校断断续续的忏悔——这位老上校终究无法承受“守护暴行”的罪恶感,最终选择了自我了结。

斯宾德的死,让士兵们对政府的信任彻底归零,后续对科学家的审讯也逐渐失控,大多数研究员都在审讯后被处决,唯有艾琳·谢尔曼——这位在审讯中存活最久的科学家,用详尽的文件与证词,终于让麦克森不得不接受现实:FEV人体实验,确实是美国政府自上而下批准的“国家项目”。

真相的重量压得麦克森喘不过气,但他没有时间沉溺于绝望。

10月20日,他通过基地广播发表了一份震惊所有人的声明:正式与美国军方决裂,并要求政府对马里波萨的暴行作出解释。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死寂——上级没有任何指令,也没有任何通讯。麦克森预感到局势不妙,次日便下令将所有士兵的家属接到基地内,以防不测。

他的预感很快应验。2077年10月23日,“大战”爆发了。当麦克森正听取另一位首席研究员里昂·冯·费尔登的报告时,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基地,核武器在远方引爆,蘑菇云遮天蔽日。

幸运的是,马里波萨军事基地预先设计的核生化防护系统启动,将辐射与废墟隔绝在外,基地内的人员暂时安全。

但麦克森不敢掉以轻心——他担心东方天朝会发动第二轮攻击,弥补首轮打击的疏漏。10月24日,他下令所有士兵与家属做好撤离准备,计划次日离开基地。

10月25日,普拉特内中士主动请缨,穿上防护装备前往基地外勘测大气辐射。几小时后,他带回了好消息:基地附近暂无明显辐射痕迹。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松了口气,基地内立刻开始筹备最后的撤离工作。

10月26日,麦克森下令将此前处决的科学家尸体掩埋在基地外的荒野——他不愿带着这些“黑暗的证明”踏上未知的路;

10月27日,这支前美国军队彻底封锁了马里波萨军事基地,在麦克森的带领下,向着南加州的政府地堡“失落山丘”出发。

这是一段注定惨烈的迁徙。废土上没有补给,没有安全的道路,只有饥饿的变异生物与凶残的掠夺者。

尽管士兵们装备着T-51b动力装甲,能抵御大部分攻击,但随行的家属却手无寸铁——掠夺者很快发现了这个“弱点”,开始将矛头对准平民,试图通过伤害家属来瓦解队伍的抵抗力。

每一次袭击,都伴随着鲜血与牺牲:士兵们要保护亲人,往往要付出“杀一个掠夺者,赔上两名平民”的惨痛代价。麦克森的妻子,也在一次掠夺者的突袭中不幸遇难,只留下年幼的儿子幸存下来。

更让麦克森痛心的是,迁徙途中还出现了分裂。

一支由艾伦·威尔逊中士率领的小队,不顾麦克森“废土危险,不可擅自行动”的警告,也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执意要前往威斯科技的原研究设施,试图查明FEV项目的更多真相。

麦克森无法阻止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支小队脱离大部队,从此杳无音信。直到2151年左右,钢铁兄弟会还曾派出骑士小队搜寻他们的踪迹,最终却只找到一片被辐射侵蚀的废墟,连尸骨都未曾寻见。

历经数周的艰苦跋涉,11月的某一天,幸存的士兵与家属终于抵达了“失落山丘”地堡。

他们立刻宣布了对地堡的所有权,用仅存的工具扩大地堡面积,改造出适合长期居住的生活区——这里不仅成了他们的避难所,更意外地保存了地球上几百年的科技结晶:从动力装甲的维修图纸,到战前的科研数据,许多本应在核战中化为灰烬的文明火种,都被妥善藏在了这座地堡里。

此时的麦克森,心中已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他要联系上联邦地区的其他幸存者,了解外界的情况,更要为这支队伍找到“存在的意义”。

他启用了地堡中仍能正常工作的卫星,向外发送广播信号。命运似乎格外眷顾他——几天后,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是他的老朋友,美国陆军游骑兵丽兹·坦格蒂中尉。

丽兹起初对这个“自称脱离美军”的麦克森半信半疑,但当她听完麦克森讲述的马里波萨暴行、以及美国政府的背叛后,她对旧体系的信仰开始动摇,最终彻底崩塌。

那个冬天,丽兹带着自己的手下在冒险营度过了艰难的休整期,最终下定决心,带着队伍加入了麦克森的麾下。

至此,钢铁兄弟会的雏形正式形成。这群从马里波萨的黑暗中觉醒、在废土迁徙中幸存的人,不再是迷茫的前美军士兵——他们成了麦克森口中“新的骑士”,以守护科技、延续文明为使命,而属于他们的“准则”与“神话”,也将在日后的废土岁月中,逐渐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