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浣熊人的故事(4)(1/1)
2077年10月23日,北美大陆的天空被刺目的白光撕裂时,西特克军事基地的警报系统正发出濒死的哀鸣。
这座位于加州西南部荒漠上的秘密设施,本是美军研究生物兵器的核心据点,此刻却成了核爆的直接目标。
三枚战术核导弹拖着灰黑色尾迹砸向基地上空,前两枚直接在地表炸开,冲击波掀飞了基地的掩体护盾,摧毁了地面的一切设施;第三枚则精准贯穿了地下的三层区域,连锁爆炸如同一头苏醒的地底巨兽,疯狂撕咬着钢筋混凝土构成的躯体。
基地内部,红色的紧急灯光在走廊里疯狂闪烁,与此起彼伏的尖叫、哭嚎、金属扭曲声交织成地狱的交响曲。
士兵们在浓烟中盲目冲撞,试图找到未被堵死的避难通道;研究员们抱着加密数据盘,在坍塌的天花板下匍匐前进;而那些被关押在实验区的活体样本,则在铁笼里发出绝望的嘶吼。
核辐射计量仪的指针早已突破红线,无形的粒子穿透防护服,在人体细胞中留下致命的印记——皮肤开始溃烂,呕吐物混着血沫铺满地面,许多人还没跑出十米,就栽倒在滚烫的地板上,再也没能起身。
混乱中,只有地下五层的FEV实验室暂时维持着诡异的平静。这里是基地最隐秘的角落,厚重的铅合金门隔绝了外界的大部分震动,160个小型的培养罐整齐排列在恒温舱内,深绿色的FEV病毒原液在罐中缓缓翻涌,每一个罐子里都浸泡着一只改造变异过的浣熊。
它们本是基地从北美各地捕获的野生族群,共160只,被当作病毒适应性研究的活体素材。
三年来,研究人员每天往罐中注入不同浓度的FEV原液,观察它们的基因在病毒作用下的变异轨迹——最初是皮毛脱落、骨骼增生,接着是前爪分化出类似人类的指节,最后,连大脑容量也开始急剧扩张。
万费顿主管是这里的绝对权威。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总喜欢在深夜独自留在实验室,用细长的针管往编号73的培养罐里注射超量的FEV原液。
“看看你能进化到什么地步,我的小怪物。”他会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冰冷的声音低语。
罐中的浣熊早已不再是普通动物,它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前爪长出十厘米长的骨刺,喉咙里时不时发出威胁性的低吼——过量的病毒摧毁了它的理智,却催生出惊人的破坏力。
核爆发生的第七分钟,实验室的应急电源彻底中断。恒温系统失效的警报声刚响起,培养罐的观察窗就因外部冲击波的反复冲击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淡绿色的原液顺着缝隙渗出,在地面上汇成蜿蜒的小溪。
黑暗中,培养罐里的浣熊们忽然睁开了眼睛——它们的瞳孔在微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眼神里没有野兽的混沌,只有属于智慧生物的警惕与清醒。
“听着!”编号11的浣熊用前爪拍打着罐壁,它的声带在病毒改造下已经能发出清晰的英文,“这是我们的机会!”
这只浣熊后来被族人选为领袖,得名尼尔斯卡。它是第一个在实验中展现出语言能力的个体,也是第一个能理解“自由”含义的浣熊。
此刻,它看着罐壁上不断扩大的裂痕,尖利的爪子在金属表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其他浣熊立刻明白了它的意图,纷纷用爪子、牙齿撞击着脆弱的观察窗。
“砰!砰!砰!”
沉闷的撞击声在实验室里回荡,伴随着玻璃破碎的脆响,第一个培养罐炸开了。
尼尔斯卡抖掉身上的病毒原液,深绿色的液体顺着它棕色的皮毛滴落,露出底下已经进化得接近人类孩童的身躯——直立行走的骨骼结构,能灵活抓握的前爪,以及足以支撑复杂思考的大脑。
它转身帮助其他族人挣脱束缚,尖利的爪子精准地抠开培养罐的锁扣。越来越多的浣熊从罐中爬出,它们有的还带着实验留下的伤痕(编号49的耳朵缺了一半,编号82的后肢还留着金属固定架),但眼神里都燃烧着同样的火焰。
“快!帮左边的兄弟!”尼尔斯卡指着角落的培养罐,那里的玻璃只裂了一道缝,里面的浣熊正焦急地用头撞击着。两只年轻的浣熊立刻冲过去,用合力撞碎了玻璃。
就在这时,实验室另一端突然传来狂暴的嘶吼——编号73的培养罐也炸开了,那只被万费顿过量注射病毒的浣熊跌跌撞撞地爬了出来。
它的外形已经完全扭曲:两米高的身躯覆盖着暗灰色的硬皮,骨刺从脊背和肘部穿出,眼睛里只有纯粹的凶光。
它看到同类,喉咙里发出咕噜噜的威胁声,猛地扑向离它最近的一只浣熊。那只浣熊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它的利爪撕开了胸膛,绿色的血液喷溅在墙上。
“后退!”尼尔斯卡厉声喊道,它捡起地上一根断裂的金属管,挡在族人面前。
变异体73的注意力被它吸引,转而朝它猛冲过来。尼尔斯卡灵活地侧身躲开,用金属管狠狠砸向它的膝盖。变异体踉跄了一下,愤怒地转身,张开嘴露出尖利的牙齿。
“它已经疯了,”一只年长的浣熊低声说,“FEV摧毁了它的心智。”
尼尔斯卡看着地上同胞的尸体,又看了看步步紧逼的变异体,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它知道,带着这个失去理智的怪物,所有人都走不出这座基地。
“你们先走,去开那扇铅门!”它对族人喊道,同时再次用金属管挑衅变异体,“我来拖住它!”
几只年轻的浣熊还想留下帮忙,却被年长的同伴拉走。它们跑到实验室尽头,合力转动铅合金门的转轮——门轴早已在爆炸中变形,每转动一圈都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尼尔斯卡一边躲避变异体的攻击,一边退向相反的方向,将它引向实验室深处。
当铅门终于打开一条缝隙时,它看到族人的身影消失在通道里,才猛地转身,跃过一张翻倒的实验台,顺着通风管道的破口钻了进去。
变异体73的嘶吼声渐渐被甩在身后。尼尔斯卡沿着通风管道爬行,管道壁上凝结着冰冷的水珠,混着它伤口渗出的绿色血液,在黑暗中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
它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持续震颤。不知爬了多久,前方出现一丝光亮,它用爪子扒开通风口的栅栏,纵身跃入一条狭窄的通道——这里是基地的维修通道,墙壁上的应急灯忽明忽灭,照出地上散落的工具和一具穿着维修服的尸体。
“11号!”通道尽头传来呼唤声。是它的族人,它们已经找到了通往地面的逃生通道。
尼尔斯卡跑过去,发现已有126只浣熊聚集在那里,每一只都带着伤,但眼神里都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少了33个。”年长的浣熊低声报告,声音里满是悲伤。尼尔斯卡点点头,安抚了一下悲伤的族人们,随即便率先踏入到逃生通道之中,带领它们迅速逃离这处绝境之地。
逃生通道直通基地外围的一个隐蔽出口,伪装成岩石的舱门在液压装置的作用下缓缓打开。
当第一只浣熊踏上地面时,它看到了终生难忘的景象:西特克军事基地的方向,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正在缓缓升起,暗红色的火焰吞噬了半边天空,热浪夹杂着辐射尘扑面而来,让它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地面在剧烈震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摇晃,远处传来建筑物坍塌的轰鸣。
所有浣熊都蜷缩在出口附近的岩石后面,瑟瑟发抖。它们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能感觉到皮肤被辐射灼烧的刺痛。
尼尔斯卡紧紧挨着年幼的浣熊,用身体为它们挡住扬起的沙尘。它知道,这里离核爆中心还有二十公里,爆炸的冲击波虽然剧烈,但并未直接波及到这里——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蘑菇云在天空中停留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被一场带着辐射的酸雨冲刷散去。当天空露出灰蒙蒙的颜色时,尼尔斯卡带领族人离开了逃生通道。
它们没有目的地,只是本能地朝着远离蘑菇云的方向前进。核爆后的世界一片荒芜,曾经的森林变成了燃烧的焦炭,公路被坍塌的桥梁截断,城市的废墟里时不时传来变异生物的嘶吼。
它们白天躲在废弃的地下室或地铁隧道里,避开高温和辐射最强的时段;夜晚则借着月光前进,依靠尼尔斯卡出色的方向感辨别路线。
幸运的是,FEV病毒改变了它们的消化系统,它们不仅能像普通浣熊那样食用野果和昆虫,而且还能依靠人类遗留下来的罐头和压缩饼干等食物维生。
有一次,它们在一个废弃的超市里找到一箱未过期的罐头,却遭遇了一群被辐射变异的巨鼠。尼尔斯卡带领族人用捡来的钢管和扳手战斗,虽然赶走了巨鼠,却又失去了三个同伴。
迁徙的路上,它们还遇到过其他幸存者——有穿着破烂军装的士兵,有抱着孩子的母亲,有拿着猎枪的拾荒者。
但这些人类看到直立行走、会说英语的浣熊时,大多露出了恐惧和敌意。
有一次,一群拾荒者朝它们开枪,打伤了两只年幼的浣熊,尼尔斯卡只能带着族人狼狈地逃进下水道。
“人类和我们不一样,”它在黑暗中对族人说,“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善意。”
就这样,它们走走停停,跨越了辐射区,穿过了被洪水淹没的峡谷,翻越了冰封的山脉。
季节在迁徙中轮回,从核爆后的第一个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再到第三个秋天。浣熊们的皮毛在严寒中变得厚实,爪子在攀爬中磨出了坚硬的茧,它们学会了用钢铁制作简单的工具,学会了在废墟中寻找安全的避难所,学会了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辨认星座。
2101年的冬末,当最后一场雪落在它们身上时,一只年轻的浣熊在前方兴奋地呼喊:“水!我看到了水!”
尼尔斯卡拨开眼前的树枝,心脏猛地一跳。前方是一片被群山环绕的绿洲,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峡谷中流出,蜿蜒穿过茂密的森林,河岸两边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和不知名的野花。
空气里没有辐射的味道,只有湿润的泥土气息和草木的清香。几只从未见过的鸟儿在枝头鸣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点。
“我们到了。”尼尔斯卡轻声说,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125只浣熊(途中又有一只老浣熊没能挺过严寒)沿着河流走进绿洲深处,在一片背风的山坡上停下了脚步。
这里有天然的洞穴,有充足的水源,还有森林里丰富的浆果和猎物——最重要的是,这里远离人类的聚居地,也远离核爆的辐射区,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那天晚上,它们围坐在篝火旁(尼尔斯卡从一本人类遗留的生存手册上学到了取火的方法),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尼尔斯卡站在中间,看着围在身边的族人,它们的眼睛在火光中闪闪发亮。“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编号,”它说,“我们是浣熊人,是这个新世界的居民。”
它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家,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我们要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危险,分享食物,照顾老人和孩子。”
它指向山坡上的洞穴,“那里就是我们的‘地穴’,是我们在这个混乱世界里的庇护所。”
族人们发出赞同的低吼,用爪子拍打地面,发出整齐的声响。它们开始用树枝和泥土加固洞穴,在河边搭建简易的围栏,用石头和藤蔓制作工具。
尼尔斯卡则带领几只年长的浣熊,在森林边缘划出领地的界限,用尖锐的爪子在树干上刻下警示的符号。
春天来临时,绿洲里的树木抽出新芽,河流解冻,潺潺的水声日夜不息。
浣熊人们在洞穴周围种上了从废墟里带来的种子,看着它们生根发芽;年轻的浣熊们在河里捕鱼,在树上搭建了望台;年长的则负责制作衣物和储存食物。它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虽然依旧艰难,却充满了希望。
只有在偶尔的夜晚,尼尔斯卡会坐在山坡上,望着西特克军事基地的方向。那里早已被辐射尘和怪物占据,变成了几乎无人敢靠近的“闪光之地”,但它永远不会忘记,正是那场毁灭一切的核爆,让它们挣脱了枷锁,获得了新生。
而那个被留在实验室里的变异体73,后来成了浣熊人间代代相传的警示。麦克考长老——当年那只一直跟随尼尔斯卡身后的年长浣熊,如今已是族群里最年长的智者。
它总是在给幼崽们讲故事时说:“永远不要被仇恨和愤怒吞噬心智,否则,我们和那些毁灭世界的人类,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