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近乡情怯是归程(1/1)
书接上回。
且说李传风和黄天行二人到了楚南天的凤凰城,被楚南天识破身份请到府中。本来李传风还很是诧异,后来得知楚南天是通过他腰间玉佩认出了他的身份,随即恍然。楚南天对于李传风的到来也甚是欣喜,餐叙之余,居然还能有幸和天下第一剑称兄道弟。
本来按照李传风的意思,走出天荡山无非是想再回凌霄阁看上一眼,讨个心安。没有奢望能够再次踏入山门,也不指望时隔十年师父能对他一笑泯恩仇。他毕竟做错了事,误杀了自己情同手足的大师兄,此等罪过,当年师父没有亲手送他上路,已经算是格外开恩······
但是没想到,刚一出山,就得知了东瀛武士要洗劫整个中土武林的惊天消息。凌霄阁作为武林当中排名第一的宗门,如果被击败,对整个武林都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情况危急,不知道师父、师弟他们有没有听到些什么风声。
如果不是自己中途恰好遇到黑衣军团,说不定此刻就连自己也被蒙在鼓里。
但既然遇到了,师门有难,我李传风又岂能袖手旁观?想到这里,李传风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感知到李传风情绪的变化,楚南天在一旁小声开口道:“大哥,此时天色已晚,不如今晚就在府中少歇,明日一早,我陪大哥一同启程。”
李传风道:“眼下师门对我态度不明,楚兄弟若是贸然随我前往,恐怕是于你不利。这样,明日天行也留在你府中,我先只身前去凌霄阁看看情况。十年前那桩事也不知道师父他老人家······”随即神色有些黯然。
楚南天说:“大哥多虑了,我随大哥一同前往,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凤凰城这边自有旁人照料,出不了什么乱子。”
李传风摆手说道:“楚兄弟毕竟是一城之主,目前城中大事小情的还需要你拿主意,另外,你需要抓紧时间招募天下群雄组成同盟军,做好应对东瀛武士大举入侵中土的准备。”
本来楚南天是想再争取一下随行的可能,听李传风这么一说,神色也开始变得有些凝重,当即说道:“这倒是小弟考虑不周了,大哥放心,我定会遵照大哥吩咐,用最快的时间组建好武林同盟军。不过这武林盟主之位······”
感受到楚南天眼神里的炙热,李传风急忙说道:“武林盟主你爱找谁找谁,休要打我的主意!”
楚南天道:“找别人倒也不是不行,但这天下第一剑的名号,又不是谁都有的。你说呢,大哥?”
李传风道:“你趁早打消了这个主意,我是绝对不会出任这个武林盟主的。不过你这个同盟军若是组建起来,需要我李某人的时候,我倒是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楚南天心中激动不已,虽然李传风不同意出任武林盟主,不过要是真打起来这边有李传风坐镇,胜算凭空增加几分。当即拱手说道:“那就听凭大哥吩咐。”
李传风点了点头说:“我看时间也不早了,那就劳烦楚兄弟给我准备一间客房歇息,明日我还要赶路。”
楚南天说:“大哥这是说的哪里话,什么劳烦不劳烦的,见外了不是?这凤凰城你就当自己家,以后随便什么时候来都行。我这就给大哥去安排客房,还请大哥稍候。”
李传风挥挥手,任由楚南天去安排了。很快便被引入一间上好的客房,李传风吩咐下人退下,便自顾自地睡下了。
十年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床了,这一觉,李传风睡得十分香甜。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好像又回到了当初和师兄弟一起跟随师父练武的时候,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光彩照人,那样的意气风发。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楚南天牵着一匹好马等候在李传风的门外,李传风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已是这般景象,不止如此,楚南天的身后还带着那八名随从,手里捧着些华服细软。
李传风走上前来接过楚南天手里的缰绳,就要翻身上马。楚南天伸手一拦,口中说道:“还请大哥带上这些细软,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李传风心中涌过一阵暖流,离开师门以后很少再有人关心过自己了,如今听到这番话语,不由得有点感慨。但还是拒绝了楚南天的好意,只说:“凡俗之物,非我所求。如今只想尽快赶回凌霄阁,这些东西带着也是累赘。不如你先留下,或者直接赠予天行也可。”
说话间已翻身上马。
楚南天问:“大哥何时回来?”
李传风沉吟片刻说道:“这个暂不好说,快则三五天,慢则十天半个月。天行在你这里还望你多担待些,他习武成痴,只是一直未遇名师,你闲暇之余倒是可以指点一二,拜托了。”
楚南天点头应道:“大哥放心,天行兄弟在我这里,绝不会亏待了他。我会尽力指点,助他早日突破武学瓶颈。”
李传风微微一笑,拱手道:“那就多谢楚兄弟了。事不宜迟,我这就启程。”
说罢,李传风一抖缰绳,马儿嘶鸣一声,蹄声骤起,朝着凌霄阁的方向疾驰而去。楚南天目送李传风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李传风此行不仅是为了师门,更是为了整个中土武林的安危。东瀛武士的威胁迫在眉睫,李传风的归来,或许正是武林的一大转机。
待李传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楚南天转身对身后的随从吩咐道:“传令下去,即刻召集城中各大门派掌门,商议组建武林同盟军之事。另外,派人去通知黄天行,让他来见我。”
随从们领命而去,楚南天则快步回到府中,开始筹划接下来的行动。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将武林同盟军组建起来,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与此同时,李传风一路疾驰,心中思绪万千。十年未曾踏足凌霄阁,不知师门如今是何光景。师父是否还在为当年之事耿耿于怀?师弟们是否还记得他这个曾经的二师兄?种种疑问在他心头萦绕,但他知道,此刻不是纠结于过往的时候。东瀛武士的威胁迫在眉睫,凌霄阁作为武林第一宗门,必然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他必须尽快赶回师门,提醒师父和师弟们做好防备。
经过数日的奔波,李传风终于来到了凌霄阁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凌霄阁依旧巍峨耸立,云雾缭绕间,仿佛仙境一般。李传风心中一阵激动,十年了,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这里。
他翻身下马,徒步上山。山路蜿蜒,两旁古木参天,鸟鸣声声,仿佛在欢迎他的归来。然而,当他走到山门时,却被两名守门弟子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其中一名弟子厉声喝道。
李传风微微一怔,随即苦笑道:“两位师弟,我是李传风,凌霄阁的弟子。”
那两名弟子闻言,脸色骤变,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冷声道:“李传风?你不是十年前就被逐出师门了吗?怎么还敢回来?”
李传风心中一沉,知道师门对他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但他并不气馁,沉声道:“我有要事禀告师父,事关凌霄阁乃至整个武林的安危,还请两位师弟通禀一声。”
那两名弟子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有一人转身进了山门,前去通报。另一人则依旧警惕地盯着李传风,生怕他有什么不轨之举。
不多时,那名弟子匆匆返回,脸色复杂地说道:“师父有令,让你进去。”
李传风心中一松,连忙道谢,随即快步走进山门。他一路穿过熟悉的庭院,来到了凌霄阁的正殿。殿内,师父凌无涯正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电,直直地盯着他。
李传风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跪拜,恭敬地说道:“弟子李传风,拜见师父。”
凌无涯冷哼一声,道:“李传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十年前你已被我逐出师门,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李传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师父,弟子此次回来,是有要事禀告。东瀛武士即将大举入侵中土武林,凌霄阁作为武林第一宗门,必然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弟子恳请师父早做防备,以免师门遭难。”
凌无涯闻言,眉头微皱,沉声道:“东瀛武士?此事你从何得知?”
李传风便将自己在天荡山外遇到黑衣军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凌无涯,并强调此事绝非空穴来风,东瀛武士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
凌无涯听完,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此事若真如你所说,确实不容小觑。不过,李传风,你当年犯下大错,误杀同门,今日回来,莫非是想借此机会重回师门?”
李传风心中一痛,低声道:“弟子不敢奢望重回师门,只求师父能看在同门之谊的份上,早做防备,以免师门遭难。弟子愿以死谢罪,只求师父能原谅当年的过错。”
凌无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道:“罢了,当年之事,为师也有责任。你既然有心回来报信,说明你心中还有师门。此事我会召集众弟子商议,你暂且留在山上,待事情了结后,再作打算。”
李传风闻言,心中一阵激动,连忙叩首道:“多谢师父!”
凌无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李传风起身退出正殿,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师父虽然还未完全原谅他,但至少给了他一个机会。接下来,他必须尽全力帮助师门度过这次危机。
与此同时,凌无涯已经召集了众弟子,将李传风带回的消息告知众人。众弟子闻言,纷纷震惊不已。东瀛武士的威胁,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弟子不屑地说道:“李传风十年前就被逐出师门,此番前来,谁知道他是何居心?说不定他口中的黑衣军团本身就是个子虚乌有的噱头,想以此为借口重回凌霄阁。万望师父三思,不要中了小人奸计。”说话间还不时地将目光投向殿外,那里没有旁人,只有一个曾经的天下第一剑——李传风。
听闻此语,秦慕风最先按捺不住,出生呵斥道:“再敢乱说,我撕烂你的嘴!”
到底是情深义重的师兄弟,即便李传风当年被凌无涯逐出师门,但毕竟林傲风没有真的身死。平心而论,秦慕风看不得别人对李传风这个态度。但眼下情况不明,也不敢贸然透露林傲风还活着的消息。其实那位弟子说得也有道理,李传风此次前来,谁知道对凌霄阁来说,是福是祸?
王天风出言制止道:“慕风!不可造次!”秦慕风看了看王天风,不说话了。
凌无涯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早做防备。从今日起,凌霄阁进入戒备状态,所有弟子加强巡逻,严防外敌入侵。另外,派人去通知其他门派,提醒他们小心东瀛武士的袭击。”
众弟子齐声应诺,随即纷纷行动起来。凌霄阁上下,顿时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
李传风站在殿外,看着忙碌的师弟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他,也将在这场大战中,为自己当年的过错赎罪。中途猎杀东瀛死士的事儿瞒不了多久,恐怕很快就要迎来东瀛人的大规模反扑,也不知这次中土武林又有几成胜算?
他孤身一人站在那里,看着凌霄阁众弟子进进出出。没有人理会他,凌无涯没有,王天风没有,秦慕风也没有,所有的弟子从他身边经过,没有人和他打招呼,好像他从未存在。
李传风抬起头来,望着天空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这就是我李传风的命吗?大师兄,你现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