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新皇(1/1)

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沈如意冷嗤一声,“两个丫头当中,有一个不是被孟青收买了,就是孟青安插在魏淳身边的奸细。”

她明白了,一定是她与沈如平两人悄悄对话时还是被两个丫头偷听了,所以让孟青推测出了沈氏夫妻偷藏传国玉玺的地方。

众人听的云里雾里,但季文川与宋衍是何许人也,他们听着听着,就听懂了沈如意在说什么。

“东西被孟青得手了?”

沈如意再次看向被挖的坑洞,“如果他认定东西在沈家,那么此刻该是得手了。”

季文川与宋衍齐齐看向山林深处,如果现在紧追不舍,或许还能追上。

“王爷……”季文川看向宋衍,等他决断。

月光下,宋衍风轻云淡,“一枚印章而以。”

季文川:……

众人:……

是啊,从来不是传国玉玺的事,而是拥有大一统能力的王者之事,如果谁能拿到传国玉玺就能统一九州,那岂不是每个拿到的人都能随随便便成为大一统皇帝?

事实是除了前朝是大一统王朝,到现在分裂多少年了,也没见谁统一了。

沈如平见端王宋衍没有要追回传国玉玺的意思,也没什么想法,作为普通人,能跟着哥哥伺候一个皇子,就已经是她不敢想的事了。

听说多少人因传国玉玺丧命,这样的宝贝在他们兄妹手中,已经引来杀身之祸,现在被人挖走,以后就没人找他们兄妹麻烦了。

真是太好了!

第二日,沈如意与沈如平一起给沈氏夫妻上坟,烧了纸,奠了酒,祭拜后,随着宋衍晓行夜宿,行了两天一夜终于到了随国都城。

姜瑥亲自到城郊迎接宋衍一行的到来。

他先是以礼而待,与宋衍寒暄,等到面对沈如意时,一把把她拉到边上,小声呐喊道,“阿妹,为兄志不在此啊,在龙椅上坐立难安啊!”

与姜瑥生活过一段时间,沈如意还算了解他,要说什么治国大才,那他肯定是没有的,可有时候,作为一个守成皇帝,并不需要多少能力,只要有责任担当,哪怕只是维持现状,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作为曾经被追杀数年的皇子,姜瑥还能完好无缺的站在世人面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心里承受能力与忍耐性还是很高的。

沈如意相信,姜瑥当皇帝,肯定要比现在的随皇好。

想到这里,沈如意连忙问道,“那随皇与其它皇子呢?”

季文川道,“他们逃了。”

“那……”会不会复国啊!以后会不会有很多麻烦?

宋衍说道,“他们逃往了蜀地,那个地方小国林立,纷乱不止,他们的精力都会用来抢地盘苟且偷安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复僻统治。”

但当他看到小娘子眼中的担忧时,仍旧温柔地安抚道:“我会派人协助新皇,帮他扩充军队,确保有足够的力量保护随国。”

有了宋衍的帮衬,姜瑥这个硬被架上皇位的新帝,没费多少劲就坐稳了帝位。

而亲兄长身为皇帝,对要出嫁的妹妹,那简直是要多隆重有多隆重,出嫁队伍出城门时,丰厚的妆嫁源源不断,一眼望不到头,让街道边上的老百姓震惊不已,“老天爷,这得够普通人吃多少辈子?”

“是啊,会不会把咱随国的国库搬空了?”

……

就在人们感到疑或时,有铜钱、铁铸跟下雨似的,纷纷抛落,引得老百姓个个上前哄抢,谁还讨论什么搬不搬国库之事,都抢钱去了。

还是这个地方,半个月前,姜瑥迎妹妹等一行人回到随国京都,半个月后,又在此地,送走了出嫁的阿妹。

明明才相认不多久,怎么又分开了呢?

姜瑥明白,出嫁的妹妹,从此以后,不仅在地理上路途遥远,而且在政治上,如果没有联手,那可能就是有血缘的陌生人了。

沈立平比姜瑥还焦虑,却又不好直接表达出来,只能借着沈如意出嫁离开提醒一二,“陛下,公主殿下出嫁了,那朝中大臣要是……”不听话怎么办?

他心中忐忑不安,仿佛看到了动荡不安的随国。

姜瑥没有回应他,但在心里想道,还能怎么办?他就不信了,他还能不如昏溃的父皇?姜瑥内心坚定,尽管眼前局势复杂,但他有信心做的比父皇好。

直到看不到妹妹的马车队,姜瑥才转身。

转身片刻,他的脸色倏然而变,严峻而冷血,“阿立——”

“小的在——”

“以前那些人是怎么追杀我的,你就派人怎么追杀他们。”

沈立平没想到坐上龙椅的主子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报复曾经迫害过他的人,他也听的为之振奋,是啊,报仇的时候到了。

回到皇宫,已经升作太后的芸妃看到儿子就扑上来哭,“阿瑥,以后这么大皇宫,就咱们娘俩吗?”

“母后,这样不好吗?”姜瑥对母亲很是温柔,“再也不用受苦了,你就安心的享受吧。”

“可你……父……”

“母后,他当我是儿子了吗?”

五六年时间,他就任由另一个儿子追杀他,让他活的人不人鬼不鬼。

可谁叫他命好呢,有个有福气的妹妹,竟不费一点心神就登基为帝了。

芸妃:……

一时之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在想,为什么就不能共享荣华呢?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还有对命运的无奈。

一个没有根基的新皇登基,即便像随国这样的弹丸小国,治理起来,姜瑥还是觉得吃力的。

他常常在深夜里翻阅古籍,试图从先人的智慧中找到一丝灵感。随国百姓生活困苦,农田荒芜,商铺冷清,这一切都让姜瑥感到肩上的重担。

但因流亡途中见识太多,又因沈如意的提议在别国基层做过小官,姜瑥还是慢慢上手了。甚至压着顽固派,支持被他提拨上来的寒门子弟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虽然步履维艰,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能说把随国发展的有多好,也算但求平稳无过吧。

沈如意虽然也担心姜瑥,但她深知每个人要走的路谁也代替不了,只能在一旁默默支持,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带领随国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