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逼迫堕胎,息事宁人(1/1)

内侍官的话语,立刻惹得陪站在一旁的徐嬷嬷满目愤愤,她冷笑道:“这位公公,好大的口气,难道说今日,你非要打掉王爷的孩儿么?”

被人硬怼,内侍官脸色一沉,尖声喝道:“徐嬷嬷,我敬你是太后跟前的老人,王城旧俗,嬷嬷自然要比我更加清楚,眼下南阳王府发生了越礼之事,嬷嬷更应该知道如何行事才对,否则太后跟前,你与我都脱不了干系。”

迎着内侍官不断威胁的眼神,徐嬷嬷毫不畏惧,向前一步,将洛凌霜紧紧护在身后:“公公,老身在王府伺候多年,深知王爷的脾气,若是今日这孩子有个闪失,王爷一旦归来,公公你恐怕也难辞其咎。”

见双方再起争执,许雨薇暗叫不好,她连忙出声呵斥徐嬷嬷:“嬷嬷,休得无礼!公公也是奉命行事。”

坐一旁的洛凌霜早已被内侍官的话语吓得心惊动魄,没了主意,唯有暗自难过,泪水涟涟。

内侍官目光阴沉,冷哼一声:“这等有违礼教之事,岂能轻易放过?”

黑心的许雨薇急忙附和道:“公公息怒,公公所言不假,既然公公是身负太后旨意而来,那就请嬷嬷不要再坚持了,洛姨娘,你还是快些服下打胎药吧,也好让公公回宫复命。”

洛凌霜闻言,眼角的泪更加重了,她没有回应,也没有任何动作,而是紧紧的护着自己尚还平实的肚子,不甘心的摇着头。

见太医从药箱里掏出来一个白色的瓷瓶,徐嬷嬷气得怒目圆睁,她寸步不让的指着许雨薇骂道:“王妃,你怎能如此狠心,这可是王爷的血脉,就算不要,那也得等王爷回来之后,再行定夺才行。”

被一个下人当面发难,许雨薇脸色大怒道:“嬷嬷,你莫不是想要忤逆太后懿旨么,眼下情形,恐怕等不到王爷归来了,本王妃劝你,还是好生服侍洛姨娘服下堕胎药,才是正理。”

“别磨蹭了,赶紧把药拿来!”内侍官不耐烦地催促着,示意太医将药水送上。

“这可是南阳王府,岂能容你等胡来!”徐嬷嬷大声喝道:“今日你们胆敢伤害洛氏和她腹中的胎儿,老奴就算拼了这条性命,也定不能让你等得逞!”

见徐嬷嬷万般难缠,许雨薇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狠戾,她明白眼下唯有强攻才能让洛凌霜完成堕胎,于是许雨薇顾不得颜面,大声喊道:“来人,快把徐嬷嬷拉开,赶紧让洛姨娘把药喝了!”

眼看剑拔弩张,徐嬷嬷急迫地冲着大门外,发出了一记高昂地命令:“曦月何在?!”

伴随着一声令下,大丫鬟曦月带着一行王府护卫从敞开的房门外硬闯了进来。他们个个手握长枪,将洛凌霜和徐嬷嬷层层围住,保护了起来,锋利的红樱矛头一致对外,与内侍官带来的王宫侍卫形成了对立的局势。

见此急情,那内侍官的脸色非常难看,怒声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徐嬷嬷挺直腰杆,大声回顶:“公公,老奴只是在保护王爷的血脉,你等今日强闯入府,妄想用堕胎药伤害王爷子嗣,如此不恭敬的骇事,定是不能放你等归去,等到王爷回府,老奴定会与公公去寿安宫,向太后请罪。”

顷刻间,双方陷入焦灼状态,许雨薇何曾见过这般僵硬的局面,一时之间慌了神,吓得不敢出声了。

时光偏移,太阳从晌午一直转到了傍晚,寿安宫中迟迟没能等到回信。于是太后再次安排了人手前去南阳王府查看,当那行人出现在南阳王府大门口的时候,从不远的街头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闻声望去,竟然发现了项逍铭脚踏马镫的身影,一瞬间,众奴皆惊,纷纷对着马蹄的方向,行了拜礼。

项逍铭此次出行,十分顺利,他命大军压粮前行,自己则暗中带了一支轻骑兵提前到达亳县地区,凭借自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和提前做好的军事部署,很快将当地的强盗一网打尽。

待肃清完通往亳县的官道危险之后,项逍铭命令心腹干将留在亳县处理赈灾事宜,而他自己则领了一支骑行兵率先返回王城复命。

不多时,一名小厮从院门外快步跑了进来,扯着嗓子往里面禀传:“王爷回府了!”

听到外院动静,徐嬷嬷连忙疾步迎出院门,对着大步而归的项逍铭行了万福礼,急语说道:“王爷可算是回来了,若是再晚上半日,恐怕南阳王府要遭大难了。”

在项逍铭询问的目光中,徐嬷嬷赶忙将事情过往仔细述说一番,待听完事情原委后,项逍铭脸色灰黯,气息不畅。

“宫里的人现在何处?”铁面王爷寒声发问道。

徐嬷嬷紧声回应:“在大厅,一直看押着。”

“夫人如何?”项逍铭最关心的还是洛凌霜的娇体。

“夫人已送回南溯阁歇息了,王妃也被带回东顺斋,有专人看管。”徐嬷嬷简单几语,交代了一干人的安顿。

“嗯,嬷嬷速去准备一桌上好的酒席,送往大厅,就说是本王的赔罪礼,另外,务必将宫里的人留住一些时候,本王现在就进宫去面见太后。”果然临危不惧是身为一国大将军的基本素养。

在项逍铭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徐嬷嬷急忙一一照办。

为了平息事态,项逍铭不敢耽搁,而是急身阔步走出了王府大门,接过马绳,飞身上马,以雷霆之势飞快地朝着王宫的方向飞奔而去,他必须尽快赶到寿安宫,亲自向当今太后跪求情面。

寿安宫内,太后正悠然地品着茶,听到通报,她微微皱了皱眉头,冷淡许久,方才应允道:“传他进来吧。”

项逍铭大步迈入殿门,面朝主座,心气稳重地行了跪拜大礼:“微臣拜见太后。”

太后放下茶樽,冷冷问道:“大将军风尘仆仆赶来寿安宫,所为何事?”

明知故问,是当权者最爱玩的把戏,项逍铭深吸一口气息,姿态恭敬地回道:“太后,臣府中之事,还望太后体恤。”

“哼,”太后轻哼一声:“亏你还是哀家的侄子,怎可做出宠妾灭妻的骇事,府中姨娘怎可先于正妻怀孕,如此不合礼数的事情,哀家焉能不管。”

闻言,抬头,项逍铭目光坚定的说道:“太后,那终究是微臣的血脉,是项家的子嗣,还望太后看上同宗列祖列宗的份上,法外开恩。”

太后脸色一沉:“祖宗礼法不可废,此事哀家断不能容。”

项逍铭拱手,言辞恳切:“姑母,侄儿征战沙场,屡次命悬一线,九死一生,全靠皇恩浩荡,祖上积德,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血脉传承,还望姑母网开一面,侄儿定当铭记姑母教诲,日后必定更加谨慎行事,绝不再犯。”

横眉紧皱,太后故作为难之态,语气稍缓的说道:“贤侄,哀家并非不顾及你的功绩和咱项家的荣耀,只是这件事情一旦传扬出去,有损皇家颜面呀。”

品出太后话语中的松懈,项逍铭继续打感情牌,回道:“请姑母放心,侄儿定会处理妥当,绝不会让此事外传,定当维护皇家声誉。”

沉默片刻,太后垂眸,终是叹了一口气:“罢了,你终是项家人,姑母焉能断了你府中香火,你应该清楚,姑母担心的事情并不在此。”

太后话里的意图十分明了,她所担心的是项逍铭拥兵自重,忌讳他会功高盖主,今日借得妾室有孕的机会,太后故意发难,意在敲山震虎,震慑项逍铭不要滋生外心,否则王之盛怒,绝不姑息。

项逍铭心中自然明白太后的真实意图,于是他挺直了腰杆,再次拱手说道:“太后明鉴,臣对皇上和太后忠心不二,绝无半点不臣之心。”

太后目光犀利地盯着他,缓缓说道:“你要记住,这天下终究是皇家的天下,容不得任何人有丝毫僭越之心,你今日所言,哀家记下了,往后岁月,你一定要铭记于心,莫要让哀家失望。”

项逍铭连连叩头:“侄儿谨记姑母教诲,定当恪守本分,为皇上和太后肝脑涂地。”

得他此言,太后的脸色终于缓和了许多,抬手示意道:“好孩子,起来吧,你府中的事情,自行处置吧,只要王妃不再闹腾,姑母终是心疼你的,明白了么?”

项逍铭从容起身,恭敬应道:“侄儿明白,多谢姑母体谅。”

太后微微点头:“去吧,以后家宅之事,莫再让哀家操心了。”

项逍铭谢恩,规矩的退出了寿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