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四章 四山匪患(1/1)

周参军笑着说道:“萧家军英勇,军中人尽皆知。可不论亲卫军还是郡府正兵,那都是你家太守的宝贝啊,少一个他都心疼的要死。

陈将军此行不容闪失,还是多带兵马为好,往返不过几个时辰,还是谨慎为妙。”

陈良吉等一起抱拳称诺,正要转身离开。

萧文君却又说道:“且慢,将郡丞、广晋县令,还有一千兵马,都给我好生的请回来。少了一个,我拿你们试问。之后徐北川就带五百丁勇接管广晋县令吧,吴万林为广晋县尉。你二人好好经营,重在稳住民心,营建房舍、打造农具,做好屯田。此行可不能丢了我萧家军的名声。”

五将领命,点兵出发。萧文君继续对着郭县长说道:

“所料不差,潘阳县辖千户,上饶、乐安皆五百户,这两千户,都是上户人口,口数差不多怕要过了万数多,还不纳税。如果这样,年年赋税时,除了你都昌、新平在广晋治下日子还好一点,余下从县镇,日子都不好过吧?”

“太守大人明察秋毫啊,潘阳候爷常年身体赢弱,早不理政已久,潘阳侯相欺上瞒下独揽大权,经常欺辱潘阳侯爷。更可气的是那潘阳候相,常以候爷的名义,狐假虎威,严苛食户,聚敛食户丁口为护院,多达近千之众,行街逞凶,方圆百里之内时常作恶。

侯爷曾有身侧老仆,托口还乡探家,持着侯爷亲笔手书,到广晋县郡府,找代行郡事的程清泉郡丞求助,无奈郡治广晋,兵力尚浅,无法相助侯爷。又设法以政务干涉帮助,可又插不进候国府内之务,因而无可奈何。

后来那潘阳候相,不知用什么渠道听闻了此事,将那老仆当场殴打重伤,苟延残喘回得家乡,保得一条性命!”

“阿弥陀佛!那老仆现在何处?”法明宣了一声佛号,插言问道。

“实不相瞒,那老仆,就是内人之父,下官的岳丈啊!”郭县长留着泪说。

“郭县长坐下说话!”萧文君也是心中一叹。

“谢太守大人!下官并非只为岳丈一事而来。太守可知,此后那潘阳候相更觉无法无天,暗中勾结上饶男相,在郡内与之狼狈为奸,弄权于郡府公署衙门。

更是勾连匪患,为祸潘阳郡东部之新平、婺源、玉山、广丰、铅山、德兴六个从县镇,每到收粮之季,便暗通匪寇,纵贼下山,巧立名目收取粮食银钱,还抢掠青壮和妇女。”

“无量天尊,此话可当真?听来还有比庐山白鹿洞匪寇更可恨之贼,竟如此光天化日,明目张胆官匪勾连,危害地方?”寂空素来性子沉稳,也不由出言问询。

“那匪寇如何能威慑六个从县镇?为什么如此势大?”萧文君问道。

“下官句句属实,我本为郡府水道驿站官吏出身,自潘阳县往东南各处,主要靠水道行进,如今仍有相熟的人,他们还从事着驿站书信的公事。

据那些相熟的人言,曾携带过从潘阳县,去往匪寇聚集之地的传信,以此可为佐证。但要想实证,还是颇为艰难。除非在匪寇巢穴拿到书信,才能坐实。

郡内那些贼人,主要共霸占四处据点,自为头领扼守,在四座山峰建寨居住。

乐平县东数里,有山名曰荔居山,最高处有三百丈。首领排名第四,江湖人称荔四娘,辖众约一千五百匪寇。这些人盘居在新平、乐平、德兴、婺源四地之中,消息灵通,是四个匪患通信中转之地。

新平东南,婺源偏西北,有山名曰五谷尖,高有五百余丈。首领排名第二,江湖人称五谷先生,辖众三千五百匪寇。威慑祁山,新平、婺源,还有豫州的徽州郡县。

德兴以南怀玉山支脉,上饶之北,有山名曰大灵山,高处不足五百丈。首领排名第三,江湖人称恶灵三,辖众约三千匪寇。威慑骚扰我潘阳郡德兴、横峰、铅山、上饶、广丰五地。

德兴正东,婺源以南,玉山之北,在怀玉山有主峰名曰玉京峰,高六百余丈。首领排名第一,江湖人称玉京公子,辖众四千有余。威慑我婺源、德兴、玉山,扬州常山、开化五地。”郭世磊县长,将潘阳郡内匪寇主要的格局隐患,尤其是四个扼守一方的首领介绍完,仿佛抽干了力气,可是依然对萧文君新上任,能够解决那些匪寇报以厚望。

“看来我这潘阳太守想要做得稳妥,实属不易啊!内有三上县掣肘,外有十倍于郡兵的匪寇一万两千余众。他们在我潘阳东侧十个从县镇民众的身上,如蝇虫蛇蝎般压榨吸附,着实令人可恨至极。”萧文君紧握双拳,缓缓站起。

“大人可不必心焦气躁,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大人已在潘阳郡内,不日将接管广晋、余干两县,来日只要大人到达潘阳县,内部之忧则可解大半。

等到太守大人将建武军配属完备,则可调引豫章、临川、潘阳三郡之力,接管收复郡内各地,何愁不灭四贼!”田丹池劝解献策到。

“末将以为,行军户曹大人所言甚是,太守大人假以时日,必然都能迎刃而解!”现任都昌县长的周海瑞,也赞同法明的观点。

“眼下状况,也只好如此了。郭县长,本官暂任命你为正八品行军水曹主事。日后随军一起进入潘阳县,到时候再做安排!”萧文君听完众人的意见,在心里权衡了一番。

“潘阳郡事,咱们等诸位将军晚上回来,再行商议。眼下还需周县长在县衙里,配合各处支应。郭大人即领行军水曹职务,就请先调配人力船只,辅助车船造坊、粮草用度事务,以备我军日后所用,你二人先各自忙去吧!”萧文君收回心绪,和州府周参军着手布置眼下的事项。待两人告退,又询问起行军主事们。

“当下我军银粮兵数如何?”

因东林寺有人来相助,时至今日,除了简宝、简云和祖暅,余人都称呼萧文君为大人、将军或是主公。

“大人,我自行军主簿祖暅大人手里,接下的是行军吏曹事项。祖大人交代过,军中现有银钱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大人从京师来任之后,一直放在船内的。数目多少在下不知,由常玉鹏将军命亲卫看守着。二部分是前几日,白鹿洞剿匪战后缴获,有黄金两万五千两,白银五万两,珠宝玉器、布匹等若干。现由寂灭负责看守在大营里。三部分在行军仓曹帐上,您本部兵马一千出自京师,带银两万。豫章、临川、建安一路人马赴任,拨付给的是官银一万两,眼下还剩一万两。

至于州治划拨给您和祖暅大人的银两辎重,州府仓粮30万石,白银24万两,临川郡粮1万石。都还没到。”寂空回答道。

“公子,船中银钱官银五万两,铜五千石,粮五千石,京盐纸墨各三千石。”常玉鹏回禀物资情况。

“此去潘阳县怕要多有波折,先将主要粮草辎重等财物,停靠都昌县口岸。交由周县令看护,只等广晋县收复,就带随军饷银和粮草辎重入驻潘阳县。其他等到潘阳县内局势稳定明朗,再行安排。”萧文君思索了一番安排着。

“潘阳候爷食户一千户,拥有丁口怕也要多于五六千众。潘阳郡丞程清泉,在广晋得到求助,未敢擅动,可见不无道理。如何拿下潘阳县,处置那潘阳候相,我们还需好好的思量稳妥才好!”江州府周参军向萧文君建议到。

“参军所言正是,在离开这都昌县之前,应当好好谋划一番才行!”萧文君赞同。

一众人正在筹划的时候,军士来报。

“大人,外面说是来了京城传旨的官人。另外,上州刘主簿调拨的粮草官兵,也已经度支的部分银粮护送至此,白银一万两,粮食一万石抵达都昌县,此刻正听候差遣。还有太守大人的老夫人和夫人也被护送而来。”

“哦,有圣旨到达?母亲大人和妍儿来了。还不快将上差请进来,银粮之事找将军主事们接管即可。周参军,文君要接旨意,我们一同前去吧!”

“文君自去便可,之后还要陪伴家人。我正好不愿答对京师令使!”

萧文君笑了一下,急忙整理衣裳,起身率众往外迎去。

“恭喜萧大人升官得子,双喜临门啊!”一听便是传旨的官吏。

“下官萧文君,见过上差。谢上差夸奖,远来辛苦还请入帐稍事休息!”

“咱家可当不得萧大人自称下官,还是宣了旨意,办了正事才好做其他,啊?!”

“臣建武将军,江州部郡从事史,邵陵王行参军萧文君,率部接旨,恭请圣安!”

“圣安!诏命:

建武将军,江州部郡从事史,邵陵王行参军萧文君,忠君报国、任事勤勉,庐山星子镇白鹿洞,剿灭匪寇千余众,大快民心。

此举彰显皇恩之普惠,朝纲之威严,中庭心怀,甚感欣慰!

萧文君进号建威将军,加官潘阳、建安太守,余官依旧。

辖部皆褒奖,望所部众人忠心体国用事,莫负圣恩!”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人快快起身吧,裴夫人请起身!众位都起吧!”

“上差还请入内续茶,文君当为上差接风洗尘,以报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