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画绣样(1/1)
姜娴笑容满面的把人迎到了东屋,“家里也没啥招待的,这甜水凑合着喝吧。”
里正面皮抽了抽,还没啥招待呢,这甜水就多少人都喝不着的好东西。
里正媳妇打量这屋子的格局和一些装饰物,真是那那都像样。
“这斗柜,和箱笼子,还有摆件,哎呦这的多少钱啊。”
姜娴,“都是不值什么钱的小物件。”
里正媳妇逛了一圈,坐在了火炕上,“哎呦,真热乎,这屋子也暖呼,怪不得那赵家娘子怎么也要我这老婆子来一趟感受感受。”
里正听闻站了起来,面容颇为严肃的坐在了火坑上,真切的感受了一把。
“里正觉得这火炕如何?”
“好好好,没一处不好的地方。”里正媳妇抢先说道。
“媳妇,你先出去吧,我有事和姜大姑娘详谈。”里正语气严肃的开口。
里正媳妇出去之后。
里正再次开口,“这火炕可以造福许多人家,甚至整个绕安县也未可知。”
能当一个村的里正,头脑都不笨。
姜娴笑了笑,平静开口,“我知道,所以这不是和里正,正在详谈这火炕的事宜吗。”
里正深吸口气,“姜大姑娘果然是个通透人。”
“明人不说暗话,你要功绩,我要赚银子和后山的地。”
姜娴这火炕生意想要推广出去,还要靠这个里正,毕竟效应在这呢,要她自己推广,也能做,就是打广告会慢一些。
里正也笑了,“当初你们的户籍落在小河村的时候,地就已经分给你们了,要地是应该的。”
姜娴心底腹诽,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从未提及分地的事,若不是她自己靠实力证明了自己,怕他也不会松口的。
“此事也不能口头说,还是写个协议,两家各签了也好放心。”姜娴拿出早就拟好的协议。
她可信不过这个里正。
里正瞧了瞧,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两人就各自签字画押了。
等到里正要走的时候,姜娴提醒了一句,“今年冬天怕是有暴雪,叫村里人该准备准备吧。”
里正虽然点头,但还真没放心底去。
沧州哪年不是大雪迎门的?
千里流放而来的人哪里知道沧州的环境,怕是下一场小小的雪就把他们吓得够呛。与此同时饶安县县衙中也收到一封密名信件,却被众人一笑置之,随意的抛诸脑后。
明天房屋内部的改造就能彻底完成。
近日家里的人都很辛苦,今日特地加餐,大米饭可劲吃,外加红烧肉,溜炒小白菜,蒜苗炒鸡蛋,还有卤制的猪大肠。
红烧肉汁搅和着米饭,色泽红艳艳的,尤其上边的油,色泽饱满,香的人舌头都想咬掉了。
蒜苗是用野蒜培育出来的,现吃现割,食材新鲜。
福娘不停地感叹,“如今真的是好起来了……”
想他们刚到小河村的时候,是什么光景,破败屋子,挨饿挨冻,如今这才过多久,饱饭暖屋,真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
老夫人和杨培娘会心一笑,都十分的有感触。
老夫人自不必多提,就杨培娘醒来之后,到身子后来大好,那都少不了姜娴的细心照拂,要说这姑娘,真是又能干又聪慧,真是哪哪都好。
一家子其乐融融。
饭后,姜娴把绣线给了杨培娘,自己则进了屋画秀样,画完之后还叫了杨培娘来观摩。
杨培娘惊艳的看着那几幅图纸,犹自不信,“这都是你画的?”
姜娴画了一幅鱼儿戏水,还有两幅芙蓉牡丹,另外还有一幅仙子踏月并一幅观音垂泪。
“用色大胆,描摹细腻,尤其是那仙子简直要从画里跳出来,还有那副观音堪称大家,这手画比我儿还厉害三分呢。”
宋怀仪是京城成了名的霁月公子,琴棋书画,文武双全自是无一不精。
能的杨培娘如此赞赏,姜娴是有点小得意的。
“果真比宋怀仪还厉害三分?”
若真如此那她可是在绘画这方面压他一头了。
杨培娘笑着,拉着她的手,“走走走,你若不信,让老夫人评评,她平日最喜爱她孙儿的画了。”
老夫人坐在热乎的炕头,老神在在,“哎呦,还真是比知微画的好啊,那小子整日练武断案的,手艺早就生疏了,可比不得以前了。”
老夫人这话恰巧让进屋的宋怀仪听见了,他扫了一眼那几幅画,就听姜娴开口,“听没听到,老夫人都夸我比你画的好呢。”
宋怀仪喝了口水,神情透着一丝疲倦,“嗯,是比我画的好。”
“你累了?明日便歇着吧。”姜娴也不是那压榨员工的老板。
宋怀仪坐下,缓声道,“无碍。”
左右他怕是没多少时日了,得早早安排好后事才可。
翌日,春华阁。
那女掌柜正仔细的端详着手中的几张样图,那是咋看咋喜欢,画的太精巧,太传神了。
“两幅芙蓉牡丹可以给你六两银子,鱼儿戏水八两银子,仙子踏月和观音垂泪各十两,你看怎么样?”
姜娴从女掌柜手里抽出仙子踏月和观音垂泪,“那就先卖这三幅,剩下这两幅我再去别人家问问。”
女掌柜眼瞧着好东西要落入她人之手,她顿时着急了,“哎,别啊。价格好商量嘛,你瞧你,太着急。”
姜娴瞧了一眼貌美女掌柜,“仙子踏月十五两,观音垂泪二十两。”
“额,这……”女掌柜犹豫不定。
姜娴凭借原主的记忆是知道京城里的小姐颇爱刺绣花样的,更是更风的厉害,“找些绣工好的绣娘,卖给京城人士,一条秀帕怕是就能赚回来图样钱。”
女掌柜好似下了很大决心,咬了咬牙,“成交!收了!”
她不蒸馒头争口气,等她做大做强,杀回京城,她要亮瞎所有人的狗眼!
等姜娴走后,女掌柜用手弹了弹那几张秀样,嘴角笑的花枝烂颤。
还好本小姐聪明,那柳枝惊鹊图可是花了十两银子收来的!
这次可真是收到好货了!
姜娴怀揣五十五两巨款离开了绣坊。有了这笔银子,就解了她当下的燃眉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