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决赛名单(1/1)

周一的同信制药大厦17层会议厅,舒自踩着细高跟穿过走廊时,玻璃幕墙外铅灰色的云层正压着城市天际线,像极了此刻她手里那摞参赛材料的重量。

舒自推开会议室的门,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小郭,投影仪调试好了吗?“她一边问,一边把手里的文件放在会议桌上。

“好啦,舒姐。“小郭手里还拿着遥控器,“已经调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舒自点点头,目光扫过会议室。评委席上已经坐了几位研发部的高管,正在低声交谈。后面座位各小组的成员也都已经按分组坐好。

研发总监王立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位部门负责人。王立峰西装笔挺,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

他朝舒自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随后坐在了评委席的正中央。

其他几位领导也陆续入座,有的拿着笔记本,有的端着咖啡,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严肃起来。

舒自站在讲台前,手里握着话筒,目光扫过会议室。她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话筒传遍整个会议室。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同信制药‘国信杯’竞赛的初赛现场。今天的比赛将展示我们公司未来创新的潜力,希望各位评委能够认真评审,选出最具潜力的项目。“

她的声音冷静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接下来,请第一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项目。“

她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翻开评分表,钢笔在指尖转了一圈。

会议室里,第一组的参赛者已经走上讲台,开始调试PPT。

舒自翻开初赛名单,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最后停在第三组的位置。

上周刘教授极力推荐的“许言诺“三个字就在第三组,她记得刘教授提起许言诺时的神情,眼里满是赞赏:“这孩子虽然才大三,但天赋极高,思维敏捷,实验操作也很扎实。“

她仔细看了看第三组的成员名单。组长是易安,刘教授带的博士生,名字后面跟着三个硕士生,最后才是许言诺。

舒自微微挑眉,心里有些意外。一个大三的学生,竟然能挤进这样一个高学历的团队。

她抬头看了看会议室,第三组的成员已经坐在了后排。

易安正在和旁边的许言诺低声讨论,手里拿着一叠资料,神情专注。许言诺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支笔,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舒自的目光在许言诺身上停留了几秒。许言诺长得很好看,今天穿着深灰色的西装,金丝眼镜下的眼神沉静而专注,袖扣是DNA双螺旋的造型,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许言诺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与她对视了一瞬。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无声地说:“我们准备好了。“

舒自心里一动,随即收回目光。

第一组的表现中规中矩,组长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女生,声音清脆,逻辑清晰,但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

舒自在“创新性“一栏画了三颗星,笔尖顿了顿,又添上一颗。

第二组的汇报则是一场灾难。PPT上的图表错漏百出,连最基本的实验数据都解释不清。评委们皱眉摇头,舒自的钢笔在评分表上划出重重的叉号。

“下组准备。“她敲了敲话筒,余光瞥见后排有人起身。

第三组上台时,会议室的气氛终于有了些变化。

“各位评委好,我们是'纳米方舟'团队。“组长易安的声音响起的同时,左侧屏幕亮起分子动力学模拟动画,右侧同步滚动着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当他说到“超声微泡载溶栓药物“时,前排几位研发部高管的背脊明显挺直了。

舒自的钢笔悬在评分表上方。

研发总监推了推老花镜:“你们如何解决药物载体在体内的靶向聚集?“

组长易安:“我们在载体表面微泡表面修饰RGD肽,特异性结合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在兔股动脉血栓模型中,目前数据显示溶栓效率可以达85%“

王立峰不再出声,低头翻起研究报告。舒自的钢笔终于落下,在易安团队项目的打分表画了五颗星。

后来的汇报也稍显平淡。第四组组长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女生,声音轻柔得像在念诗,PPT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看得人昏昏欲睡。评委们低头翻看资料,偶尔抬头瞥一眼屏幕,眼神里带着明显的疲惫。舒自在评分表上写下“缺乏亮点“,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最后一组汇报者上台时,她已把刘教授团队的资料单独装进烫金文件夹——那里面夹着决赛直通卡。

“易安,数据交叉验证的部分要再检查一遍。“舒自将决赛资料递过去时,指尖在表格某处敲了敲,“去年那个溶瘤病毒项目,就是因为细胞培养温度记录不完整被总部打回来的。“

易安会意地点头,如果不是因为考上了博士,易安本来是来同信研发部上班的,当时来同信就是舒自面试的,舒自知道易安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术经验。

许言诺站在两步开外,目光掠过舒自耳垂上摇晃的珍珠耳钉。她说话时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阴影,当她说“全国决赛会有跨国药企代表出席“时,喉间那颗小巧的痣随着声带振动若隐若现。

“有问题随时联系。“舒自掏出手机邀请易安团队扫码进群。

许言诺注意到她微信置顶有个“白“字开头的对话框,最新消息是“今天三分球十投九中“。

回办公室的路上,舒自点开那个不断跳动的对话框。白清予发了很多条消息:午餐的咖喱饭照片、训练馆新换的篮网、路过花店拍的蓝绣球,最后是条语音:“小公主,你今天很忙吗“

她忍住内心的不适,回复了个猫咪点头的表情包。

手机突然震动,白清予直接拨来视频通话。

舒自条件反射般挂断,指尖在“对方已取消“的提示上悬停片刻,终究补了句:“在开会,晚点说。“走廊镜面倒映出她抿成直线的唇。

舒自刚回到办公室,手机就震动了一下。她点开微信,发现是易安发来的私信。

“舒姐,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易安的消息后面跟着一个犹豫的表情包。

“怎么了?“舒自回复得很快,她对易安的印象一直不错。

“我们团队里有个成员叫金初,他已经毕业几个月了。“易安打字的速度很快,“硕士期间他帮我们做了很多数据,所以项目包括发表的文章都带了他的名字。“

舒自笑了笑,回复道:“你们项目成果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带他名字很正常。“

易安那边沉默了几秒,接着发来一条消息:“舒姐,金初现在的工作单位领导特别凶,他想换个单位。你们公司还招人吗?“

她想了想,回复道:“小事,你让他发简历给我看看。你们项目做得这么好还带他,说明他肯定也很优秀。“

易安很快发来一个感谢的表情包,接着又补充了一句:“金初的数据分析能力特别强,我们项目的很多关键数据都是他处理的。“

舒自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她打开邮箱,果然看到一封新邮件,标题是“金初简历“。她点开附件,仔细浏览起来。

简历上的照片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看起来有些腼腆。工作经历一栏写着他在某知名药企的数据分析部门工作,参与过多个大型项目。

舒自注意到,他的专业技能里有一项是“机器学习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这正是公司最近在重点发展的方向。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小郭的号码:“小郭,帮我查一下研发数据分析岗还有没有空缺。“

“好的,舒姐。“小郭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这就查。“

几分钟后,小郭回电:“舒姐,数据分析岗还有一个空缺,不过要求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舒自皱了皱眉:“金初只有半年的工作经验“

小郭犹豫了一下:“这个...我得问问总监。“

“不用了,“舒自打断她,“我来跟总监说。“

挂断电话后,舒自给易安发了条消息:“简历我看过了,很不错。我会跟研发王总沟通,有消息再通知你。“

易安很快回复:“太感谢了,舒姐!“

就在这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白清予发来的消息:“宝宝,今天训练结束了,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舒自盯着手机屏幕,白清予发来的消息里,“宝宝““公主“这样的字眼让她感到一阵恶心。她早就看透了他的把戏,那些甜腻的称呼不知道拿来哄骗了多少女生。

她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好啊,你安排“

发完消息,她放下手机,她不想再继续这场无聊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