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金字塔产业集群(1/1)
咚咚咚!
贺时年站在门外,敲了三下门,露出一脸的笑意。
邵基的发鬓有些灰白,眼皮有些耸拉,但看向贺时年的一双眼睛还算有神。
见到贺时年,他眉头微皱。
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贺时年。
当初对贺时年的接待宴会,邵基并没有参加。
因此,贺时年陌生的面孔出现在这里时,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邵县长,你好!”
“你好,你找我吗?”
贺时年点了点头,道:“邵县长,我是东开区的贺时年。”
邵基一愣,随即想了起来,连忙站起身,嘴角也象征性挤出了一丝微笑。
“原来是东开区的时年同志呀,请进!”
说完,邵基绕过自己的办公桌走了过来。
贺时年走了进去。
邵基邀请他坐。
“时年同志有什么事吗?”
贺时年笑道:“邵县长,我今天来,是专门来找你汇报工作的。”
闻言,邵基又是一愣。
在他的退休报告州委审批之后,很多人对他都是避而远之。
就连他的秘书,也渐渐离他而去,谋划自己的出路去了。
这段时间,邵基感觉到了体制的悲凉,不,是凄凉。
官场太现实了,现实到邵基用一辈子去适应别人的抬举,笑捧,谄媚······
却也要在退休的最后关头,忍受这种人未走,茶已凉的悲哀。
贺时年说来汇报工作。
邵基心里没有升起多少光芒。
他唯一想的是,贺时年刚刚来勒武任职。
还不知道他马上就要退休的事实。
“呵呵,时年同志,你是东开区党工委书记,汇报工作应该去找鲁书记。”
“你来找我可是进错了庙门,拜错了菩萨!”
贺时年主动掏出一支烟递给对方,笑道:“邵县长,鲁书记那边我去过了。”
“就是鲁书记建议我来拜访您,聆听你的指导的。”
闻言,邵基一怔,点燃一支烟抽了一口,眉头皱着,似乎在想贺时年说这话的真实性。
“鲁书记真是这么说的?”
贺时年郑重道:“是的,鲁书记说你是老同志,了解和熟悉勒武,更了解东开区。”
“他让我来向你取经。”
邵基抽了一口,弹了烟灰道:“那鲁书记有没有告诉你,我下个月就退休了?”
贺时年点头道:“这个不用鲁书记说,我也知道。”
“但距离你退休不是还有一个月嘛,只要你还没有退休,你就是勒武的常务副。”
“你就是政府领导,东开区的发展就离不开你的指导。”
“哪怕你退休了,你依旧是勒武的功臣,勒武应该铭记你的功绩和贡献。”
邵基眼神一动,深深看了贺时年一眼。
贺时年说的这番话不像是恭维,更像是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
再者,对于一个即将退休,远离权力中心的人。
贺时年也没有必要恭维谄媚,更没有必要说这些好听的,高大尚的话。
想到这些,邵基心里又微微一痛。
其实向州委打报告说退休,是邵基想要向州委传达,他想要谋一个好去处的想法。
为此,州委相关领导亲自找了他谈话。
让他去人大或者政协再主持一届工作。
但邵基拒绝了,他最开始想要的是,成为勒武的县长。
在勒武干一届,为勒武的建设贡献一点光和热,然后圆满退休。
但是,邵基没有想到。
州委书记方有泰将自己的秘书阮南州安排了过来。
也因此,邵基的县长梦破碎了,既然上不去,不能更进一步,他也就动了提前退休的念头。
最后州委批准了他的退休。
原以为得知自己要退休了,给很多人让开了路。
有些人,尤其是这些年他提携过,帮助过的人至少会对他感恩戴德。
至少表现出应有的客套。
但邵基错了,并且错得离谱。
当得知自己要退休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找自己。
他们都为自己的前程去奔波了。
贺时年今天到来让邵基惊讶。
而当贺时年情真意切说出这些话之后,邵基又为之动容。
“时年同志呀!我是真没有想到,在我退休之前,第一个来主动找我汇报工作的人会是你。”
“替我谢谢鲁书记,感谢他心中依旧挂着我!”
“也感谢他这些年对我工作的支持,对政府工作的肯定。”
贺时年多少有些不解。
这些话,邵基完全可以自己向鲁雄飞说的呀!
为什么要自己传达呢?
难不成两人之间有什么隔阂?
“好,邵县长,有机会,我一定传达你的话。”
邵基对贺时年升起了好感,这时他才想起来,没有给贺时年倒水。
“不好意思,你坐一会儿,我给你倒水。”
说完,邵基亲自动身,给贺时年泡了一杯茶。
这些事,完全可以由秘书,也应该由秘书来做。
邵基此刻却是自己泡茶。
看着他的鬓白,还有微微佝偻的身躯,贺时年一时间感慨万千。
接下来两人聊天,没有人来打扰。
时间并不紧迫,因此两人都聊得比较随意。
经过十多分钟的闲聊,两人彼此都有所了解。
邵基道:“州委夸县市,将你从宁海这个大县调来东开区,我想一定有深意。”
“同时,州委也一定看重你的个人能力,党性党心,否则也不会安排到东开区这个地方。”
“东开区最大的任务是发展,最大的矛盾也是发展!”
话题来到正题,贺时年借机说道:“邵县长说得对,我今天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询问一下,东开区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展?”
邵基掏出自己的烟,给贺时年递了一支,自己又点燃。
“勒武的经开区是省上挂名,州上挂人的经开区,州委方书记很重视。”
“总的来说,县级经开区的规划,以及引入的企业都是紧紧围绕着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劳动力成本等核心优势进行。”
贺时年认真听着,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劳动力成本这些关键词记入脑海。
“再凝炼而言,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核心主导企业,也就是‘龙头’和‘链主’企业。”
“一般情况,需要三个左右的产业集群作为支撑······”
邵基举例说了很多。
“第二、配套于服务型企业,也就是‘支撑’体系。”
“没有这些企业,主导产业无法良好运转······”
“第三、企业的来源以及规划布局。”
“一个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就像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分为塔尖,塔中,塔底······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勒武县的经济从‘分散’走向‘集群’,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这些论断完全可以看出邵基的理论功底确实强悍。
贺时年认真听着,心中无限感慨,邵基如果不退休,应该还可以搞出点事来。
从他的谈话以及面色,贺时年也看出了他的不甘。
今天的谈话尤为重要和价值连城,贺时年会牢记于心。
回去之后将邵基的话和自己的想法融合,再结合东开区的实际走出一条康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