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惊险救援(1/1)

第228章 惊险救援

陈映心中警铃大作:“你要做什么?”

“改变历史,”郭司令简短地说,“至于你,考虑到你的固执,我决定让你也体验一下‘睡莲’的魅力。待会儿会有人给你注射一剂。别担心,作为尊重,我会给你使用最精纯的版本,副作用相对较小。”

陈映握紧电话,心跳加速:“郭司令,你错了。这不是创造历史,而是犯下战争罪行。今晚之后,你将成为战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遗憾你看不到更大的图景。再见,陈总监。或许下次见面时,你已经成了我忠实的追随者。”

电话挂断,陈映深知危险迫在眉睫。郭司令要对她用药,而且“死亡天使”计划已经到了实施阶段。她必须尽快逃脱,阻止这场灾难。

正当她绞尽脑汁寻找出路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有人高声喊道:“紧急情况!所有人立即前往大堂!”

警卫们似乎很犹豫:“但司令命令我们守在这里……”

“是郭司令的新命令!”那个声音坚持道,“美国代表团到了,有重要情报!所有人立即下楼!”

短暂争执后,警卫们匆忙离开了。陈映警觉地靠近门口,谨慎地观察外面的情况。走廊上空无一人,但她不确定这是否是程砚之的计划,还是郭司令的另一个陷阱。

突然,衣柜门无声滑开,一个戴着工程帽的人影闪了出来。陈映本能地举起拆信刀,但很快放下了——是程砚之。

“你从哪里进来的?”她惊讶地问。

“服务通道,”程砚之匆忙解释,“没时间细说了。警卫随时可能回来。我们必须立即离开。”

“黎明月呢?”

“已经安全了,”程砚之简短回答,“威廉姆斯带她去了德国领事馆。现在,跟我来。”

他打开衣柜后的一个隐蔽通道——那是酒店工作人员用来运送床单和毛巾的小道,鲜为客人所知。

两人迅速穿过狭窄的通道,来到服务电梯间。几名伪装成工程人员的地下组织成员正在那里等候。

“一切顺利?”程砚之问道。

“目前为止是的,”一名成员回答,“但郭司令的人已经开始怀疑。我们必须在五分钟内离开酒店。”

程砚之点点头,转向陈映:“从这里下去,然后换乘货运卡车离开。车已经准备好了。”

陈映却摇了摇头:“我们不能就这样离开。郭司令刚才告诉我,‘死亡天使’计划今晚就要实施。他们已经完成了‘睡莲’药剂的最新版本,准备进行大规模测试。”

程砚之脸色大变:“确定吗?在哪里测试?”

“他没说,但我猜是在某个人口密集的地方,以获得足够的数据。”

“该死,”程砚之咒骂道,“我们没有足够时间疏散民众。必须找到实验基地,从源头阻止。”

陈映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唐志远!那个被实验的老者!他可能知道些什么。郭司令说他完全听命于指令,也许……”

“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程砚之接过话头,“但他在哪儿?”

“就在顶层套房,”陈映说,“郭司令把他留在那里,也许是忘了,也许是觉得他无关紧要。”

两人对视一眼,立即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冒险,但值得一试,”程砚之说,“我们回去。”

几分钟后,他们再次回到顶层套房。唐志远仍坐在轮椅上,目光呆滞,仿佛对周围的一切毫无感知。

陈映走到他面前,蹲下身,直视他的眼睛:“唐先生,听得到我说话吗?”

没有回应。老人的眼神空洞,偶尔抽搐一下,但没有任何理解的迹象。

“也许他已经完全失去意识了,”程砚之失望地说。

但陈映想起了郭司令的话:“不,郭司令说他听命于指令。也许我们需要使用正确的‘命令语’。”

她再次尝试,这次语气更加坚定:“唐先生,这是命令。告诉我‘死亡天使’计划的实施地点。”

老人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光芒,机械地开口:“码头……仓库37号……今晚9点……目标:码头工人和附近居民……”

“天啊,”程砚之惊呼,“他们要在工人区测试药剂!那里人口密集,还临近水源,如果药剂污染了水源,后果不堪设想!”

陈映立即行动起来:“立刻通知梅伯,疏散码头区域。同时,我们需要足够的人手前往37号仓库,阻止实验。”

“已经在联系了,”程砚之拿出无线电,快速发出指令,“但郭司令肯定会有重兵把守。我们需要更多支援。”

陈映思索片刻,突然问唐志远:“唐先生,黎世昌在哪里?”

老人缓慢眨眼,依然机械地回答:“西郊实验室……药剂合成……”

“西郊!”程砚之恍然大悟,“那是‘天机营’的主要实验基地!如果我们能找到黎世昌,也许可以阻止药剂的进一步生产。”

陈映做出决定:“我去码头阻止今晚的实验,你去西郊找黎世昌。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从源头和应用两方面同时打击。”

程砚之担忧地看着她:“太危险了。码头那边郭司令肯定在场,你一个人……”

“我不会一个人去,”陈映坚定地说,“会有梅伯的人配合。而且,我更了解郭司令的思维方式。”

见她态度坚决,程砚之不再坚持:“好吧,但答应我,如果情况不对,立即撤离。我们需要你活着。”

陈映点点头,两人迅速离开套房,带上唐志远——他可能还有更多有用信息。

离开国际饭店后,他们立即分头行动。程砚之带领一支小队前往西郊,而陈映则与梅伯的人汇合,准备前往码头。

黄浦江边,夜色已深。37号仓库灯火通明,周围布满了警卫。陈映借助望远镜,看到郭司令的轿车停在门口,证实了他亲自到场监督的猜测。

“情况如何?”陈映问身旁的梅伯。

“不太乐观,”老人皱眉道,“仓库周围至少有三十名武装警卫,内部可能还有更多。正面突破几乎不可能。”

“疏散工作呢?”

“尽力了,但时间太紧。码头工人大多已经离开,但附近居民区太大,无法完全疏散。”

陈映咬紧嘴唇,目光扫过漆黑的江面:“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