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流言终日有,不听自然无(1/1)

“好。”

慕容雪姬点了点头,感激道,“苏大人,谢谢你。”

“我妹妹的生死,就全仰仗苏大人了。”

说罢,慕容雪姬下了马,向苏言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看着慕容雪姬那落寞的背影,苏言不由心痛如绞。

同时他也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

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这件事自己也一定要管到底!

“来人!”

苏言沉喝一声,两名伪装成买菜小贩的苍云卫来到他的面前,“在!”

“这片区域,是你们两个负责吧?”

苏言指着慕容雪姬离去的背影,淡淡道,“你们两个跟上她,确认她现在住在何处。”

“然后这段时间,注意藏在暗中,保护她的安全。”

“如果有凤阳侯府的人来找麻烦,你们就直接出手阻止,同时立刻来汇报给我。”

“明白!”

二人重重点了点头,郑重道,“苏大人放心。”

说罢挑起卖菜的担子,朝慕容雪姬离去的方向跟踪而去。

……

当日,傍晚时分,凤阳侯府。

吕宽跪在曾杰面前,哭得泪流满面。

他的脸上缠着一圈绷带,双耳处还渗出猩红斑斑的鲜血,看着触目惊人。

明明是这么严重的伤势,周围的奴仆和下人们却实在难以同情,反而都暗暗憋笑不已。

没办法,吕宽此时此刻这个造型,实在是有点太滑稽了。

吕宽本就生得较为肥胖,圆头大脸。

现如今两只耳朵被削掉之后,只剩下一张大脸盘子,看着就跟老窝瓜似的。

面对这枚跪在自己面前哭天喊地的老窝瓜,曾杰脸色阴沉如水,浑身杀气腾腾。

“这个苏言,好大的胆子。”

“敢公然打伤我的人,他不想活了!”

“侯爷,何止啊!”

吕宽哭嚎道,“那个苏言还挑衅说,如果侯爷不想死,就立刻将那小丫头送到他的府上。”

“否则的话,朱钦武的儿子朱逑、朱晟,便是侯爷明日的下场。”

“这个苏言作为一个前朝余孽,敢如此狂妄,视侯爷的威严如无物。”

“这哪里是在蔑视侯爷?分明就是在打岐阳王的脸!”

曾杰狞笑道,“好,姓苏的,你既然想和我拼上一拼,我便奉陪!”

“待我修书一封,让我父王即刻率五千岐阳军精锐,前来京城叙职。”

“我倒要看看,在我岐阳军的铁蹄面前,你苏言的伶牙俐齿还有何用!”

听闻此话,吕宽面露喜色,显然正合他意。

身旁一名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却脸色一变,急忙阻拦道,“侯爷,万万不可!”

这名中年男子留着一撇浓密的胡须,看着文质彬彬,老谋深算。

他便是凤阳侯府的大管家,同时也是曾杰的老师,于德统。

“于先生,为何不可?”

曾杰咬牙切齿道,“那苏言公然与我作对,抢走我相中的女人,都要骑到我脖子上拉屎。”

“若是不取了他的小命,难消我心头之恨!”

于德统拱手抱拳,郑重道,“请侯爷三思。”

“现如今,陛下建元开国,四海安定,最为提防的,就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两位异姓王。”

“前不久,陛下派苏言以钦差的身份,前往辽东的查案,使得宁王朱钦武牵扯其中,还导致其子朱晟丧命,就是最好的证据。”

“现如今,王爷的处境本就危险万分,自顾不暇。”

“若是侯爷再让王爷为了对付苏言引兵进京,岂不是授陛下以柄吗?”

“即便王爷真的杀了苏言,万一陛下揪住此事不放,以此为由治王爷的罪,该如何是好?”

“万一王爷真的失势,那侯爷您的好日子,岂不也就到头了吗?”

于德统这番苦口婆心的苦劝,使得曾杰的怒火缓和些许,整个人冷静下来,微微吐了口浊气。

“于先生说得有道理。”

“但是,如果不出了这口恶气,难消我心头之恨。”

“还请于先生帮我出个两全之策,既不牵连到我父王的同时,还能向那苏言小儿报仇的方法。”

于德统眯着眼睛思忖片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侯爷稍安勿躁,在下确实思得一策,必然可以兵不血刃,便将苏言置于死地。”

“不过,要实施这个计策,还需要做一番准备才行。”

……

次日,清晨时分。

群臣齐赴泰安殿外,准备上朝。

苏言独站一角,正心神恍惚,若有所思之际。

裕亲王带着一群重臣来到他的面前,笑道,“苏大人,恭喜,恭喜啊。”

苏言回过神来,淡笑颔首道,“参见王爷。”

“不知王爷,下官何喜之有?”

裕亲王玩味笑道,“苏大人,在本王面前,何必装傻自谦?

”你昨日在凤阳侯府,留下的那一首《春江花月夜》,已然传遍天下。”

“你力压京城群贤,横刀夺爱,抢走了凤阳侯曾杰看中的女人,也堪称是百年难遇的佳话,必定流传九州。”

苏言自然听出,裕亲王这番话中的嘲弄揶揄之意。

当即也没有急着反唇相讥,淡笑道,“多谢王爷赞誉。”

“《春江花月夜》,确实是在下的得意之作。”

“但是这横刀夺爱,我可不敢当。”

“哦?”

裕亲王挑了挑眉,饶有兴味道,“莫非,是世人的传言有误?”

“苏大人昨日,没有抱得美人归?”

苏言淡笑道,“不瞒王爷说,昨日那位女子,其实是臣的义妹。”

“臣的义妹被凤阳侯相中,但又不愿嫁于凤阳侯为妾,所以才请求我前去助阵。”

“原来是这样。”

裕亲王佯作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戏谑道,“那看来这世人的传言,还真是大差离格。”

“苏大人回头可要赶紧对外声明一下,及时阐明真相,相信你还是有机会自证清白的。”

“多谢王爷关心。”

苏言微笑道,“不过臣觉得,流言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清白之人,又何必为了自证奔走相告?”

这时,传旨的小黄门,从泰安殿宫门外现身。

群臣见状,顿时都面露正色,纷纷走到宫外,整齐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