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淬锋养锐(1/1)

“站住!”

山阴县的码头上,一队郡兵拦住了一群渔民。

“草帘打开!”

“呵呵,军爷,军爷。只是些渔获,要送到城里去卖。”

渔民头领赔着笑脸,上来几步。

“渔获?为何滴水不落?何至于气喘如牛?”

瞥了一眼干燥的草帘,这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头领挠了挠头,不情愿地掀开了草帘。

里面包着的是一捆捆锈迹斑斑短矛,还有一大袋同样锈迹斑斑的短刀。

带队校尉一挑眉,扫了一眼低着头的渔民。

“敢带兵刃进城?全都拿了,听侯发落。”

头领拉住校尉,说着好话。

“唉,军爷,这都是鱼枪,蚌刀,海上吃饭的家伙,用得钝了,要进城磨下。行个方便,方便。”

说完了话,他又递上条大鱼。

“蚌刀?那该有海珠啊!”

“有,有。”

随着一颗海珠悄悄递了上去,校尉收在腰里。

“去,去,去。”

“谢过军爷,谢过军爷。”

渔民们抬着家伙走远了。

“走,咱们喝酒去!”

校尉走了几步,觉出蹊跷。

一个人带十几条鱼枪,五六把蚌刀,是不是多了些?

“这鱼可好,烧几碗汤来下酒。”

不管了,喝酒去。

校尉不再去想,带着郡兵们回到船上。

“口嘘浊气,随以鼻吸清气,闭咽送下,运转元阳,以七数为度,至七七止。”

庄园里,王凝之正准备运功。

他右手按住尾闾穴,左手放于丹田处转摩八十一次。

后两手互换,持续运功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气息平稳。

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前戏。

“嗯~~~”

就算是玉体在前,也要熟视无睹。

这样才能锁闭玄关,自在施为。

王凝之只觉真气上涌。

他漱津吸气,咽下丹田,运上真气。

两面相贴,轻吸鼻气,舔咂唇舌。

先导四脉,次展手足,后动筋脉。

“嗯~~”

听得一声喘息,王凝之只觉丹田一阵温热。

炉内运功之时,必遏除欲念,缓动元阳。

“啊~~哈~~”

仍处于昏迷之中的谢道韫,微启朱唇,哼了两声。

运转元阳,行九九之数,情欲一动,立稳心神。

俟心火定息,方继续运转。

房中术不是为追求那片刻的欢愉。

以人补人,阴阳大道,得之养生,用之长生。

说来,房中术的炉鼎,大多不用年过四十,产多阴衰的妇人。

王凝之引气得法。谢道韫早已养出元阴之体。

容貌肌体皆如少女一般。

倒也是锻炼神丹、温养元气之真鼎。

乾坤二卦,正合中央正位,天地真中之本旨。

这看似平常的姿势里,就隐藏着天地大道。

王凝之服了药饵,以致真气充盈,气力有余,元阳运转,约五千之数,又稳定心神。

吸气一口,真气起于尾闾,上向脊髓。

“至阳真气,不可走失。”

遂引动真气,上还入脑,填气补髓。

承此浓欢,身觉难禁。

此为采三峰大药之时。

上曰红莲峰,药名玉泉。中曰双齐峰,药名蟠桃。下曰紫芝峰,药名月华。

先采下峰。下采既浓,阴气发舒而上应中峰。

次采中峰。中采既浓,阴气又发扬透于上峰。

后采上峰,以舌相搅,触其两窍。

王凝之提气一口,直上丹田,吸气运功,搬运周流。

采得三峰大药,可使人发白再黑,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行房中术,增年延寿,固本培元。

只是不可速战,易损伤女体。

王凝之重新披衣端坐,感受体内真气,在丹田聚集带来的灼热感。

“丹鼎立定,则金丹成矣!”

汇聚了阳气,他翻出一包五石散,和着冷酒吞下。

呼出两口阳气,平复了谢道韫的神气。

阴阳相得,水火既济。

彼不甚损,我大有益。

在五石散的作用下,他又觉阳气上涌。

“欲宜元阳,以九九为数。”

想到孙泰传授的秘法,他又抖擞精神,欲兴熬战之法。

采大药,须在子时前完毕。

他可要抓紧时间了。

准备了这次劫掠的孙泰也一样。

“天师,兵刃已至。”

那些码头上的渔民们,把武器送到了孙泰藏身的院落。

“取水来。”

孙泰下令后,引燃符纸,将纸灰撒入水中。

拿出符篆,蘸取符水,拿起一根鱼枪。

只是一擦,枪头上的锈迹立刻消失无踪,恢复了光洁。

“速去擦洗,分发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