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紫薇偏移一寸血(1/1)
子时的观星台上蒸腾着龙涎香的薄雾,沈砚指间的铜针碎屑尚带余温。
浑天仪赤道环上崩断的缺口处,赫然凝着一滴朱砂般的血珠,在月光下泛出金属冷光。
他拾起北斗第七星对应的铜制摇光部件,鎏金星纹裂口处竟藏着半片生锈的齿轮——这绝非大明钦监该有的工艺。
"少监大人!松江府的飞马急报!"值夜灵太郎的呼喊惊碎了星辉。
沈砚展开染血的塘报时,檐角铜铃忽作金戈交鸣之声。
奏报上详述的米价跳涨轨迹,与浑天仪崩裂时铜环震动的频率几乎吻合。
当"饿殍盈巷"四个字映入眼帘,他后颈忽然刺痛——观星簿上三日前用朱砂标注的紫微位移刻度,正在渗出暗红液体。
沈砚挥退众人,反锁观象阁的门。
他掀开《开元占经》蠹虫蛀蚀的末卷封皮时,藏在内衬夹层中的暗纹星图突然在月光下显影。
北斗第七星的方位线交错处,蝇头小楷如同被无形刻刀镌出:"霜降三刻星偏一寸,即期松江米十仓——此约空方已交割。"
阁外忽起阴风,案上二十八宿灯烛齐齐爆出青焰。
沈砚的瞳孔猛然收缩,那些跳跃的星火竟在空中织成《坤舆万国全图》的轮廓。
更骇人的是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悬浮着一串古怪符号,他认出那是泉州蕃商账本里记载的佛郎机数字——"7.62%保证金率"。
"原来钦天监的铜仪,早被改造成期货合约的钟摆。"沈砚抚摸着浑天仪断裂的赤道环,指腹触到细微的咬合齿痕。
这精密的机械构造,分明暗合户部去年从澳门购入的西洋自鸣钟内芯。
当他将摇光部件的齿轮与赤道环残齿对合,整个浑天仪突然自主旋转,玳瑁天穹投影竟在墙上投射出实时波动的米价k线图。
寅时梆声响起时,沈砚已查到更惊悚的关联。
自万历二十四年起,每逢粮价剧烈波动前夕,钦天监星图档案必现"观星铜器震损"之录。
最蹊跷当属泰昌元年八月——那夜紫微星骤移七寸,隔日七省米价竟同步熔断,各地常平仓账册均记载"粮耗若星陨"。
"少监请看这个!"随从忽然捧来昨夜震落的铜环碎块。
沈砚用硝石水清洗残片后,三道螺纹暗码浮现,竟是户部漕粮兑票专用的密押纹样。
更可怕的是,那些看似天然氧化形成的铜绿斑痕,在放大镜下显露出纳米级雕刻的仓单编号:
从"永乐三年北平仓"到"天启四年通州仓",密密麻麻覆盖着二十代帝王的年号。
晨光初现时,沈砚站在观星台上俯瞰京城炊烟。
东市粮铺前已排起蜿蜒长队,人群如?蚁攒动。
他凝视着掌心凝结的朱砂血珠,突然想起三日前监副张宗禹擦拭浑天仪时的异样:
那位老儒用丝绸擦拭七星部件时,虎口处隐约可见类似粮商操盘手的茧纹。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浑天仪铜环的缺口时,沈砚突然明白星图上的血色刻度意味着什么。
那些沿着北斗星轨渗出的朱砂,正是大明两百年气运被量化做空的具象化伤口。
他取过星晷的铜针蘸血,在《崇祯历书》空白处写下新的占辞:"荧惑守心非天灾,苍生血泪乃人祸。"
暮鼓响起时,一匹快马冲出钦天监西门。
沈砚怀揣着那枚带齿轮的摇光部件,衣袂间藏着从《开元占经》星图中破译的交割暗语。
此刻的苏州河码头,十二艘满载暹罗稻米的福船正升起量子纠缠帆——船首天妃像的眼珠,赫然与观星台穹顶的铜仪缺口完美契合。
沈砚策马掠过朝阳门瓮城时,怀中的摇光部件与宫城飞檐的铜铃共振。
那些铃铛表面布满蜂窝状蚀孔——昨夜星坠之时,他才看清这是微缩的证券交易代码。
大明国运做空者的胃口比瓦剌铁骑更甚,竟在紫金山顶用雷音寺梵钟铸造了做多合约的实体仓。
苏州河的水纹泛着异常的三进制波光,十二艘福船甲板上的暹罗稻米正在坍缩。
每粒米芯都嵌着纳米级浑天仪复刻件,舱底货箱渗出铁锈味的鲜血:
那是户部粮册上失踪的百万石军粮,正在量子纠缠帆的蓝光中重组为超导材料。
船工们后颈的北斗刺青突然扭动,化作《崇祯历书》上新浮现的做空止损线。
当沈砚的铜针刺入天妃左眼时,整条运河突然失去影子。
船首木雕的瞳孔里,崇祯元年彗星扫过的二十八宿重新排列,形成个倒流的沙漏形态。
河面浮现的并非倒影,而是平行时空里十七个正在崩塌的大明朝贡体系。
沈砚还未从这惊变中回过神,福船的桅杆上突然伸出无数条触手般的绳索,将他紧紧缠住。
船上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一个身着西洋服饰的身影缓缓走出。
“沈少监,你以为你能阻止这一切吗?这大明朝的气运,早已是我们囊中之物。”
此人操着一口流利却怪异的汉语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砚冷哼一声,手中铜针闪烁着奇异光芒,他运起内力,挣脱了部分绳索。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天空突然划过一道流星,流星坠落在运河中,激起巨大的水花。
水花消散后,一个神秘老者现身,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你们妄图以邪术操控国运,必将遭到天谴。”
说罢,老者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运河中的诡异力量开始消退,福船上的异常现象也逐渐平息。
沈砚望向老者,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而那西洋人则脸色大变,慌乱地指挥着手下做最后的抵抗。
《开元占经》的暗语在船帆亮起时化作磷火,沈砚突然读懂户部誊录的密档:
工部去年铸造的五百门红夷大炮,炮膛内壁全刻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套保合约。
那枚带齿轮的摇光部件被他抛向河心,竟与坍缩的米粒浑天仪咬合成精密星盘,将整条运河抬升至四维空间。
量子纠缠帆的经纬线突然实体化,勒住某个正欲遁入虚空的锦衣卫指挥使。
沈砚的判官笔挑开其飞鱼服,露出胸口的英式怀表:
表盘黄道十二宫被改造成K线图,机芯里转动的不是齿轮,而是压缩着西北大旱时百万饿殍的磁流体制品。
“你们竟然把开封府的地券做成了信用违约互换(CDS)!”
沈砚满脸惊愕,他手中的星晷如同一道闪电,猛地扎进指挥使的檀中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指挥使的身体里喷涌而出的并不是鲜血,而是一张张正在被强制平仓的期货合约。
这些合约在空中飞舞,仿佛失去了控制一般。
与此同时,船头的天妃像突然发出一阵清脆的破裂声,宛如玻璃碎裂。
随着天妃像的裂开,一股神秘的力量从内部释放出来。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藏在沉香木里的竟然是德累斯顿机械钟的结构。
那复杂而精密的齿轮相互咬合,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运转着。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齿轮似乎在将万历朝的矿税进行某种换算。
随着齿轮的转动,矿税的数据被转化成了比特币的哈希值,一连串神秘的数字在空气中闪烁。
子夜观星台的铜仪缺口喷出暗物质流时,沈砚终于完成最后一道对冲操作。
他将《崇祯历书》残页抛入量子纠缠帆,大明两百年气运的伤口突然开始增生新的时空维度。
运河两岸的垂柳在四维空间里暴长,枝条上悬挂的不再是柳叶,而是各省灾民按满血指印的电子仓单。
十二艘福船在天妃泪状的激光中解体,每个部件都在坍缩成不同时间线的赈灾粮。
暹罗稻米里的纳米浑天仪逆时针旋转,将已经交割的做空合约重新拆解成基本粒子。
当南京城墙浮现出银河证券交易代码时,沈砚蘸着朱砂的铜针已将其改写为洪武三年的星象防御符箓。
五更梆子响过三遍,溃散的量子基金操盘手在运河底显形。
他们的手持终端正播放着平行时空的败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的煤山歪脖树上,某个被套牢的做空者正在上吊,而李自成的大顺永昌通宝上,赫然印着沈砚在《开元占经》写下的对冲公式。
就在众人以为危机解除之时,一道黑影从河底冲天而起,竟是那西洋人召唤出的上古邪物。
它身形巨大,周身散发着邪恶气息,所到之处时空扭曲。
沈砚迅速集结力量,与神秘老者并肩作战。
他手中的铜针光芒大盛,神秘老者则施展强大法术,二者合力对抗邪物。
邪物疯狂攻击,激起的浪涛差点将众人吞噬。
沈砚瞅准时机,将带有特殊力量的摇光部件掷向邪物,神秘老者也发出致命一击。
邪物被击中,发出凄厉惨叫,身体逐渐消散。
随着邪物消失,运河恢复平静,时空维度也稳定下来。
沈砚望着远方,深知这场危机虽已暂时解除,但背后隐藏的黑暗势力或许还未罢休。
他握紧手中的铜针,暗暗发誓,定要守护好大明朝的气运,绝不让这些邪恶之人的阴谋得逞。
晨雾散尽时,漕运总督的官船碾过水面残存的K线图。
沈砚怀中滚落的摇光部件已锈迹斑斑,唯有星晷上的血卦依然泛着冷光:
那是下一个冰河期的太阳黑子周期数,也是新世界资本游戏里最后的对冲坐标。
沈砚带着摇光部件与神秘老者回到钦天监。
刚踏入观星阁,便见阁内一片狼藉,典籍散落一地。
值夜灵太郎浑身是血地倒在角落,气息微弱。
沈砚赶忙上前查看,灵太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那些人……又回来了……”话罢便没了气息。
沈砚悲愤交加,握紧了手中的星晷。
此时,阁外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那群消失的量子基金操盘手竟带着更多诡异的邪物卷土重来。
他们身后,一个黑袍人缓缓现身,他的双眼散发着幽绿光芒,手中的法杖顶端镶嵌着一颗散发着诡异光芒的宝石。
“沈少监,你以为你能阻止我们多少次?这大明朝的气运,终究是我们的。”黑袍人冷冷说道。
沈砚怒目而视,与神秘老者并肩而立,准备迎接这场更为艰难的战斗。
而那摇光部件,此刻竟微微颤动,似在积蓄着新的力量,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对决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