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他们虽然不缺钱,但这种兴趣爱好并没有丢失(1/1)
土场面上有一些深浅不一的土坑,那些一看就是寻宝人拿着机器扫荡之后挖过的坑。
当他的眼光扫向一个土坑时,一抹绿色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绿色的物件很小,有一部分还埋在了土里。
看材质,是绿松石。
毕竟对于绿松石他太熟悉了。
常顺走上前去,还是用小洋镐把它挖了出来。
是一颗管珠,类似椭圆形,不过没那么圆,扁扁的,长度约3公分。
硬度比较高,不属于“面松”,看其年份,至少也是明朝之前。
试了一下重量,有七八克左右。
以目前的市场行情,这样的一颗老珠子,怎么都能卖5000块钱以上。
当然,随着古玩行情没有前几年好,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绿松石以及其它的玉石,行情同样跟着下滑。
要是在高峰期,这样的一颗珠子,价格都能过万。
包括其它的一些绿松石小件,那些雕刻,什么青蛙、蛤蟆、绵羊、猪、牛等动物,高峰期都是万元以上,甚至几万都有人购买。
不过年轻人不玩了,很多搞收藏的人开始抛货,没人接盘,价格肯定还会持续下滑。
曾经的大玩家,花了高价,几百万、几千万购买这类藏品的人,不知道腰斩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好好的钱不留着,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是否后悔。
但话又说回来,人家能花那么多的钱买这些东西,那也是不缺钱的人,只当是做了“扶贫工作”,反正钱放着也是放着。
把管珠收起来,他继续向土场其它的位置扫荡而去。
常顺目前的寻找,只能找到那些非金属材料的物品。
毕竟也只有非金属材质的物品,探测器感应不出来。
而在下雨之前,这类物件混合在土层里很难发现,只有经过雨水的冲刷,它们才露了出来。
刚刚的管珠就是那样,不然早就被用机器扫荡挖坑寻宝的人捡走了。
在坡面位置,常顺又发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小物件。
是一个小容器,这个容器形状像萝卜,高度约15公分,最大直径约10公分,颜色酱油色,不过没有那么黑,泛点灰白色。
它不是装水的,而是古人用来盛放金属熔液的,其材质属于耐高温材质,现在的金店,有人也在使用。
以前在土场,他也遇到过这样的物品,不过比这个要小一点。
这个比较厚实,也完整,简单处理了一下内外的泥土,常顺把它也收了起来。
当他往前又走了大概七八米的距离,发现坡面位置,古砖块忽然多了起来。
这些砖块,并非全是那种墓砖,而是盖历史建筑老房子,用来垫墙脚用过的砖。
因为如果是墓砖的话,它们的大小,样式会一样。
但这些砖虽然也都是青砖,它们却比较杂,各种各样、大小有的也不同。
看见古砖,他很自然的上前查看起来。
雨水冲刷之后,表面看的很清楚,眼睛扫视了一遍,很快他就看到了三块有纹饰图案的砖。
其图案两块文字砖,一块几何纹饰砖。
文字砖都是篆体字,他暂时看不出来是啥字。
不过这两块砖其中的一块并非完整的。
几何纹饰砖,图案以菱形、钱币圆形为主。
他把两块文字砖挖了出来,然后放到了上面平整的地面上,打算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带走。
几何纹饰砖,很普通,他不准备要。
砖块比较多,除了刚刚看见的三块砖,他又用小洋镐挨着一块块的把它们挖出来仔细查看了一遍。
等寻找完,又发现了四块可以带走的砖。
这四块砖,有三块文字砖,一块车马图案砖。
三块文字砖,一块还是篆体,另外两块是纪年砖,一块“咸丰某年”、另外一块“民国某年造”。
这些砖的文字、图案都在砖身侧面。
大面正面都是素面没有纹饰。
其实土层里面埋没的还有很多砖块,但那些挖掘的话,很困难,他也只能从面上好挖的地方入手。
里面的砖想挖,用挖机差不多。
不过这些砖价值算不上太大,随缘捡几块就可以了。
要是南北朝那种精品古砖,飞天人物、兽面人身或者人面兽身、神话故事、道家、人物故事等题材,一块砖卖几万块钱,找挖机出场,付点出场费,那倒是很划算。
把这边的砖找出来后,他带上寻找到的物品返回了一趟停车的位置,把东西放好之后又去了那片有货的区域。
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五点半,准备去吃晚饭之前,他又发现了一些瓷片、两颗老琉璃珠子,一块瓦当,一个老药瓶、一个残缺的瓷人、一个文房用品“水滴”以及其它的几样非金属杂件。
那些瓷片里面比较好的有一块“高官厚禄”人物、一块“青花留白”海螺、一块“大清雍正年制”底款瓷片。
两颗老琉璃珠子,一颗红色、一颗青色,它们都不算小,直径也在1公分左右。
瓦当是圆形瓦当,荷花纹饰,它的年份不算太早,看上去明朝时期。
先前他发现的瓦当也不是只有一块,但那些都碎得很厉害,没啥价值。
瓦当这类物件,属于陶器,只有尽量的完整,才有人收藏。
老药瓶,是一个小瓷瓶,面上写有“某某永源堂”几个字。
一般的小药瓶,因为小,又比较厚实,所以寻找到的,完整的比较多。
残缺的瓷人,是磁州窑,只剩下了头部,头顶画有“一撮毛发”,是一个童子,应该也是一个儿童玩具。
文房用品水滴,球形带一个小的壶嘴,只有核桃大小,青瓷的材质。
除了壶嘴稍微有点残缺,其它地方完好无损。
那些杂件里面,有一个骨头制作的发簪以及一个骨针。
发簪尾部有造型,是一个葫芦。
骨针应该是织网的用具,它的底部看着就是用来织网的那种。
两人离开时,互相问了一下收获,田斌寻找到的物件一样不少。
JX这地方,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古代比较繁华富裕,所以物产很丰富。
渣土场寻宝,东西很杂,虽然不一定值钱,但啥样的东西都可能遇到。
通过发现这些东西,也能丰富知识,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
他们虽然不缺钱,但这种兴趣爱好并没有丢失。
放好找到的东西,两人就一起离开去吃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