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要看到了东西我才能够说价格(1/1)
再次来到渣土堆旁,寻找了一会儿,一道声音从前方传了过来:
“老罗,这么粗的一根铁管,你咋把它扔地上了?”
说话之人是之前的周师傅。
而被称呼为老罗的人,刚刚才来到渣土场。
这人来的这么晚,黄花菜都凉了!
毕竟早上过来的人,特别是一些早起——天还没亮就来捡铁的人,已经把面上的东西,能找的都寻找了几遍了。
老周的话语声中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儿,他说的铁管,肯定不会是真正的铁管。
常顺扫了一眼,是一根黑乎乎的,看上去是木头的圆木。
之前过来的人,大多数都看见了,要真是铁器,早被人捡走了。
“什么铁管,一根木头,你要你拿去!”
被称呼为老罗的人回道。
听他说话,也是个实在人。
说完也没有停留,直接离开往其它土堆走去。
这人之所以过来,可能是想到开推土机的师傅上午可能过来推土。
只要推土,那些埋在土堆里面的铁也会跟着露出来,他就还有捡到铁的机会。
老周在对方离开之后也离开了。
混合在泥土堆里面的木头,跟那些瓷片是一个时期的,经过几百年都不腐烂,必然有问题。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样想着,常顺就走到了木头的旁边,然后把它捡起来看了看。
这个木头不算太大,长度约一米,直径约十五、六公分。
因为长期埋在土里,表面黑乎乎的看不清材质。
不过既然这么耐腐蚀,那肯定是材质极好的木料。
它的重量并不轻,有近20斤重,现在也不是仔细查看木材的时候,常顺把它捡起来后,直接拿着去了停车的地方,然后找了一个蛇皮袋子把它装好放进了车里。
“常老板,我刚刚看你把那块木头捡走了,难道那个烂木头还有用?”
当他再次来到土堆里面寻找瓷片等物品时,老周有些奇怪的问他。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你应该清楚,一般的木料埋在土里用不了几年就会腐蚀、全部烂掉,几百年不烂、特别是千年不腐的木材,你可以想想,它们会不会是好木材?”
常顺也没有隐瞒,笑着说道。
他在这里寻找东西也只是一个过客,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既然遇到了、认识了,就想着大大咧咧的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别人。
这样或许能够让更多的人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还是那种观点——把一些东西发现出来,总比继续埋没要好。
“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还是你们这些搞古玩的人有见识!”
之前抬石头聊天,他跟张师傅二人也跟常顺、田斌打听过,知道他俩也是做古玩生意的。
“以后在渣土场遇到特别的东西,你也可以把它们捡回去,说不定比铁值钱多了!
寻宝,就是要留意一些特别的、反常的物品。”
他又提醒道。
“多谢指点!以后我一定多加留意!”
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各自继续忙碌了起来。
这一会儿的工夫,常顺差不多已经捡了接近30斤的瓷片了。
其中不乏一些图案好看的精品瓷片。
不愧是古代售卖瓷器的瓷器街,地下埋藏着的碎瓷片要比其它地方多。
“看来自己还要提升捡到的精品率、挑选那些好的、更好的,不然再捡一段时间,怕是车子装不下。”
这样想着,忽然之间,眼睛扫向土堆的一处位置时,一抹豆青色的圆球形物品露出了很小的一部分在外面。
他用小洋镐随手把它挖了出来。
原本以为是个小酒杯或者小药瓶之类的东西的,但当他看见物品的整体面貌后,大感意外,居然是一个完整的瓷像。
常顺把它捡起来拿到了手里,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这个瓷像不大,高度只有12公分左右,材质是青瓷,从瓷像的头部、脸型、大耳特征看,是一个佛像。
很精致也很完整。
这么多年以来,这是他在渣土场发现的最完好、也最精致的一个瓷佛像。
它的年份应该是明朝时期。
瓷佛像的价值,如果售卖,肯定不会低于一枚普通大清宣三银元的价格。
常顺背着的有背包,这是专门用来放精品用的,从里面拿出一张报纸,包好之后折叠了几遍,又装到一个塑料袋里放回了背包。
先前在各处土堆寻找时,他还看到过三个表面图案比较好看的柱础。
毕竟是老城区,各种各样的石器比较多,特别是石础,基本上家家户户的老宅、商铺都有。
可能是觉得比较重不方便挪动,所以那些拿着机器寻宝的人也没有把它们搬走。
看见了,常顺自然不打算放过,找到了老张,两人把它们抬到了三轮车旁。
反正总是要花钱找人帮忙送一趟石器的,一个是送,100个也是送。
“我看你捡这些瓷片,你是收古玩的人?”
当常顺继续在渣土堆寻找时,周师傅口中的那位老罗从他身旁经过,问了一句。
“算是吧!你这样问,有东西想卖吗?”
常顺随口回道。
“是的!我前几天捡铁的时候顺便捡到了一个瓷罐子,你能出多少钱?”
对方又问道。
“要看到了东西我才能够说价格,你啥时间把它带过来我看看,然后再谈。”
有的外行人就是那样,别人还没有看见东西,他们就开始问价了。
他也只能客观的跟对方说,毕竟买东西,不论古玩或者其它,不看到实物,一般是不好出价的。
万一这人的东西是仿品,他故意说在土场捡到的也有可能。
再说不看到物品,也不清楚有没有残缺或者其它不好的地方。
“我不想拿到这边来,你中午有时间吗?要是有时间就去我家里看看,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
老罗想了想,然后说道。
“有时间,那就中午!”
随后,两人就留了电话。
由于总是要过去看货的,所以常顺并没有问他罐子的具体情况。
继续寻找,又过了几分钟,机器启动的声音突然间传了出来,这是开推土机的师傅过来工作了。
白天做事的司机跟晚上的肯定不是一个人。
这种事情在工程上很常见。
师傅现在开始工作,也是刚刚好。
毕竟不论是常顺、田斌这样寻找瓷片的人,还是那几个拿着机器扫荡的人或者是捡铁的人,此时都差不多把土场该找完的地方都找完了。
而机器把土层推开之后,里面的东西又能露出来,大家可以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