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两片你只能选一片(1/1)

那人那样说,大家隐约间似有明悟,特别是不怎么专业的人。

常顺自己很久之前也明白。

“老板,不是说还有一件完整的吗?你再拿出来我看看!”

付了钱,让摊主找了两张旧报纸,这名顾客把高足碗包裹好了之后,又一次问道。

摊主也没有犹豫,很快从他身旁的一个木箱里拿出一件包裹严实的物件。

打开之后,是一个青花小罐。

这个罐子莲子形,高度约18公分左右,面上画着的图案是人物故事,人物图案画的很抽象。

从青花发色、器型看,这件藏品也是明朝时期的。

那名顾客把罐子拿到手里,先是检查了一遍完整性,然后才看是否为真品。

常顺跟着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这罐子也是对的。

“老板,你再说下价格,想卖多少钱?”

顾客在确认没啥问题之后,又问价道。

“这个罐子比刚才的高足碗要好,你想要的话,给块钱。”

摊主听了对方的问价,然后说道。

“贵了,它没有那个高足碗好,一般像这样的罐子,价格都在三五千块钱左右。

我也不说三五千了,想到你这捡到的必然是真货,我出6000,能卖我就要,不行也没关系!

大家要是有出价比我高的,可以跟老板商量。”

顾客说着,把罐子放到了地面上。

看得出来,这次他是最多只打算出6000购买了。

听他这样说,其他人都没人说话。

常顺也不打算买这个罐子,他自己收藏的瓷器目前已经不少了。

“那我还是收起来好了!6000块钱我现在还不想出售!”

见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摊主把罐子又重新包了起来,然后放回了箱子里。

“药瓶呢?也拿出来看看!”

那人又说道。

“你不选几块瓷片买回去吗?这么多,总有一些好看的,瓷片性价比高!”

摊主对他说道。

“不了!我喜欢完整的瓷器。”

“那你是有实力的人!”

说着话,地摊老板就把他之前说的13个小药瓶拿了出来。

这13个药瓶,有清朝时期的,也有民国时期,药瓶的大小、形状大多不一样。

最大的下面部分是圆柱形,直径有6公分左右,高度大概有10公分。

最小的玉壶春瓶子形,最大肚径只有两三公分,高度也只有4公分左右。

药瓶有青花瓷,也有粉彩、单身釉。

其中最精致、好看的有6个。

“你说说它们一共多少钱?”

查看完,先前买了高足碗的顾客问价道。

“我就说个最低价、不还价的价格,你一共给5000块钱,里面有几个精品,一个的价格都能卖七八百。”

摊主思索了几秒,然后说道。

“行!我要了!

你还有没有拿出来的东西吗?”

对方又问。

“没有了!就这些!”

“家里呢,有没有?我就想买一线货源从渣土里面捡到的东西!”

“还有几样,不过价格不合适我不会售卖!”

“那我们留个联系方式,晚点去你家里看看,价格合适我…………”

两人聊着,互相留了电话,顾客付了钱,没多停留就离开了。

刚才这人买东西,一时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所以都在看热闹,也没急着挑选摊位上的瓷片。

“老板,这几个残了的高足碗、高足杯多少钱?”

或许是看到之前那人买了一个完整的离开,这时有人对同样器型的物件产生了兴趣。

“5个你打算一起买走吗?它们残的并不多,有两个只是豁了些口,豁口很小,想要的话,你一共给3000块钱!性价比绝对很高,还没有那个完整高足碗一半的价格。”

摊主想了想,然后说道。

“2800咋样?再优惠一点,我给你2800!”

这名顾客还价。

“3000已经是最低了,不能再优惠的。”

“那行!把这两块瓷片搭给我,我给你3000!”

顾客说的瓷片,一块图案是“老鼠吃瓜”,另外一块是“兔子吃草”。

其中兔子是青花留白的画法。

“两片你只能选一片,如果都拿去,你要加200块钱,这两样瓷片,我最低可以卖400,也算是给你优惠了200了。

能要你就要,不要我卖给别人!”

摊主语气坚决,看那表情,想还价没商量。

“行!那我给你加200!”

两人就这样谈好了。

之后钱货两清完成了交易。

“老板,你这捡瓷片收入也很可观啊!今天收摊,或许能卖2万块钱!”

围观的人,一名五十多岁,手里拿着两个核桃把玩的人笑着跟他闲聊。

“这些基本上是我自从捡瓷片以来带过来的所有精品了,捡了几年,卖这点钱不多吧!”

摊主看了对方一眼,回话道。

“要真是捡了几年的,那还真的不算多,不过你把捡来的所有物品售卖完,收入应该也不会少!”

这样说,摊主笑了笑,没有搭话。

在他们闲聊时,有人觉得瓷片性价比高、有些图案看上去确实好看,就在摊位前挑选着。

选好之后,跟老板一番讨价还价,把选到的都买了下来。

常顺在洗干净的那些瓷片里并没有发现他想要的元青花。

于是又在另外一面没洗干净、混合着泥土、看着应该是最近几天才找到的瓷片堆里挑选了起来。

选了一会儿,忽然间,他发现一块盘子底瓷片上面绘画的青花图案颜色跟其它瓷片有一些区别。

这块瓷片,图案为玉藻纹,底部只剩下了半个巴掌掌心大小。

鱼只能看见一条鱼尾巴,另外还有少量的海藻。

从尾巴部分、海藻的一些局部位置,颜色晦暗处仔细看,能看见用料为苏麻离青料。

明朝时期的一些盘子也有用苏麻离青料的,但以他多年上手过数以万计的瓷片经验,这块盘子底是元朝时期。

它的画法更加大气、豪放,这跟元朝时期的风格相符合。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就像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的生活用品跟八九十年代不同,而八九十年代的人,他们的生活用品,跟现在的人也不一样。

确定是元青花,常顺把它拿在手里继续在瓷片里面查看了起来,他打算把所有瓷片看完了再跟老板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