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不懂打仗的曹植(1/1)

当甄姬的话语如春风般拂过,曹植与司马懿皆是一愣,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曹植瞪大了双眸,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凝视着甄姬,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嫂子,此言当真?”

甄姬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雅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晶莹剔透,瞬间让曹植心神荡漾,仿佛魂魄都被这笑容勾走了一般。

随后,甄姬以她那温和而悦耳的声音,再次让曹植的心花怒放。

“正是如此,我方才正是来邀请军师大人今晚共赴酒宴的。原本打算事后亲自前往三皇子的寝宫相邀,却未曾想在此巧遇,便一并告知了。”

一听到甄姬竟邀请自己前往曹丕处共饮,曹植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疑惑,他转身欲向司马懿求证。

司马懿见状,连忙将手中紧握的镰刀悄然藏起,脸上瞬间换上了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那双冷漠而湛蓝的眼眸,如同深邃的寒潭,紧紧锁住曹植。

曹植转身,恭敬地询问司马懿。

“军师大人,此事当真?”

司马懿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开口。他本就在为如何巧妙邀请曹植前往曹丕的酒宴而苦恼,意在让他因贪杯而误事。

未曾想,甄姬竟如此直接地提出了邀请,这让司马懿有些措手不及。

他偷偷瞥了一眼甄姬,心中满是担忧,生怕她的这句话会让她卷入曹植与曹丕的纷争之中。

司马懿实在不愿让甄姬去冒这个险。

然而,甄姬却仿佛看穿了司马懿的心思,她美丽的脸庞上浮现出一抹安慰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似乎在告诉司马懿。

“无需担忧,我自有分寸。”

司马懿无奈,只能捏紧拳头,骨节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实在不愿让甄姬卷入这场纷争,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接话。

于是,他看着曹植,点了点头,道。

“确实如此,三皇子妃殿下方才来邀请我前往二皇子殿下处赴宴。”

听到司马懿的确认,曹植的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一想到晚上有美酒相伴,他这个酒鬼便立刻饥渴难耐地笑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抱着一坛坛美酒开怀畅饮的场景。

他兴奋地再次转身,看向甄姬,问道。

“那嫂子你也会来吗?”

此言一出,司马懿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仿佛要杀人一般,但曹植背对着他,并未察觉。

甄姬面对曹植的询问,依旧保持着那淡雅的笑容,点了点头,道。

“当然会,我会亲自为三皇子殿下您献上美酒。”

这句话,如同春风拂面,让曹植的心中乐开了花。他一想晚上有甄姬这样的美人相伴,美酒相随,便兴奋得难以自持,觉得美女献上的酒,定比寻常美酒更加香醇。

不知不觉间,他的脸上已经露出了陶醉的笑容,仿佛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看着曹植一听到有酒可喝就如此失态,司马懿与甄姬心中皆是不由得感叹一声“恶心”。

他们心想,若不是曹植身上穿着皇袍,谁又能看得出他是个皇子呢?这分明就是一个酒鬼嘛!

然而,事已至此,甄姬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温和地对曹植说道。

“三皇子殿下,晚上可否前来?若不能来,我回去与夫君说一声,只要军师大人来便……”

然而,甄姬的话还未说完,曹植便已经疯狂地点头,眼中闪烁着金星,笑道。

“来来来,我一定来,我一定来!”

如此大的反应,让甄姬都吓了一跳,但她还是勉强保持镇定,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好的,我回去与夫君说一声。”

随后,甄姬又看向了曹植身后的司马懿,柔声问道。

“那军师大人呢?”

司马懿杀人般的目光再次瞪向曹植,冷哼一声,冷漠地说道。

“既然是二皇子殿下邀请,那我也恭敬不如从命了。”

司马懿心中明白,他必须得去。万一曹植喝醉了,趁着酒劲对甄姬行不轨之事,他必须立刻将曹植制服,甚至不惜杀掉他。

甄姬微微颔首,以温婉之态向曹植与司马懿言道。

“既然如此,那便有劳二位今晚准时赴宴了。我需先行一步,回去告知夫君此事。二位慢慢聊,我先告辞了。”

言罢,甄姬恭敬地向二人行了一礼,而后转身假装离去。

甄姬刚走不久,曹植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追上去。他心中渴望能与甄姬再多待一会儿,脸上挂着那看似斯文却难掩急切的笑容,高声呼喊。

“唉,等等,嫂子,等一等……”

然而,就在曹植想要迈进一步去追甄姬之时,一只手重重地搭在了他的肩上,如铁钳一般将他狠狠拽住。

紧接着,身后传来了司马懿那低沉而冷漠,却又隐隐带着一丝怒意的声音。

“三皇子殿下,方才您不是说有要事与在下相商吗?莫非是记错了?”

司马懿可不会让曹植在接近甄姬了。

被司马懿这一拽,曹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甄姬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可随后,他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有正事要与司马懿商谈。于是,他赶忙转过身来,一脸客客气气地对司马懿说道。

“嗯,是的是的,军师大人。关于明日作战计划,我心中有一些别的想法,只是拿不定主意,所以想与您商量一番……”

随后,曹植便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全告诉了司马懿。然而,司马懿听后,只觉荒唐至极。

曹植的野心实在太大,他既想将所有粮食安然无恙地抢夺过来,立下抢粮之功;又想将全部敌人一网打尽,立下歼敌之功;还想活捉敌方将领,立下活捉将领之功;更妄想不损失一兵一卒便拿下这全部功劳。

这简直是异想天开,敌人又不是毫无头脑的木偶,岂会傻傻地站在原地任人宰割?

哪有如此轻易便能打赢的仗?这简直是将战争视作了儿戏!

这还不算,曹植竟还想将所有立功的机会都揽在自己身上,丝毫不给曹丕留任何立功的机会。

倘若真按他这般行事,原本简单的一次歼灭敌军任务,便会变得异常复杂,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此时,曹植并未注意到司马懿脑门上的黑线已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还在嬉皮笑脸、恭恭敬敬地询问司马懿。

“军师大人,您看我的想法如何?”

司马懿此刻心中五味杂陈,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与曹植言说。

但转念一想,反正今晚是要将他灌醉,让他明日因贪杯而误事,如此一来,他便无需上战场了。

于是,司马懿默默叹了口气,以那低沉而冷漠的声音,冷冷地对曹植说道。

“三皇子殿下,您确实想法独特,只是恐怕难以如此轻易实现。战场上死伤在所难免,对于您要求的不损失一兵一卒便能拿下胜利,在下实在无能为力,恕在下做不到。不过,其他方面嘛,在下倒是可以给您出出主意。”

听到司马懿说能帮他出谋划策,曹植顿时喜笑颜开,连忙感激地说道。

“多谢军师大人,那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司马懿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方才曹植所说的那些想当然的想法,足见他从未上过战场,一直将战争当作儿戏,恐怕他根本不懂如何带兵打仗。

于是,司马懿便随口说道。

“若想满足您的这些要求,其实倒也不难。三皇子殿下只需待敌军完全进入山峦之后,立刻派出一小部分人将狭窄的山峦后路完全封住,切断他们逃跑的路线。等敌军有所察觉,早已埋伏在山峦两侧的您,立刻率军直接出击,冲下山去,一部分人他们近身肉搏,一部分人在上面放箭打掩护凭借我方兵马众多的优势,很快便能将他们全部击败。敌人受到突然攻击,定会兵荒马乱,届时你们定能轻易将他们击败,杀死其他士兵,将敌人全部歼灭,他们的粮食也只能留在原地被你们所获。只留下主将一人,到那时,任他有天神之力,也难逃您手,抓获他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听着司马懿的话,曹植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完全没有听出来司马懿其实是在有意坑害他,甚至还觉得这主意十分高明,连忙笑着点头,对司马懿感激地说道。

“感谢军师大人指点,在下定当铭记于心。”

看着曹植将那故意坑害他的计谋视作高超之策,兴奋得手舞足蹈,毫不犹豫地加以肯定,连片刻思索都未有,便觉得此计甚妙。

司马懿见状,嘴角不禁扯出一抹不屑的冷哼,心中暗自思忖:曹植果然从未上过战场,根本不懂得如何统率兵马作战,不过是将打仗当作了一场儿戏般的想当然之事。

像他这样的人若上了战场统率兵马,非但无法消灭敌人,反而会将自己连同麾下的兵力一同送入绝境。

要知道,倘若曹植真的依照司马懿的计谋行事,司马懿敢断言,他必定一事无成,且会死伤惨重,能否从战场活着归来都是未知之数。

原本,在山谷两侧设下埋伏,占据着居高临下的绝对地势优势,按常理而言,根本无需冒险下山近身肉搏,只需在上面放箭或是推下石头、木头砸向敌军,便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然而,若曹植真的如司马懿所说,一部分人下山近身肉搏,另一部分人在上面持续放箭掩护,那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首先,山谷下方地势本就狭窄,再加上敌军拥有众多运粮车,活动空间更是被压缩得所剩无几。

倘若曹植的大军一股脑儿地冲下去近身肉搏,根本就没有活动空间,而且还会白白耗费大量兵力。

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冲在最前面的那一部分兵力,而身后的那些兵力因地势狭小,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只能被白白浪费。

再者,曹植也不动动脑子好好想想,运送粮食这般重要的任务,而且还是大批量的粮食,吴军怎会派遣普通士兵运粮呢?

定然是出动精锐部队。用普通士兵去抢劫粮食,本就正面难以抗衡,所以才选择在山上偷袭。

可他倒好,放着地势优势不要,冲下山去与敌军肉搏,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况且,若真如此行事,吴军极易击溃曹植的部队。他们只需击败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先头部队,而由于曹植带下去的人实在太多,整个部队站位过于密集,一旦先头部队出现任何问题,如慌乱、混乱,甚至败退,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后续部队瞬间就会被冲散,作战秩序荡然无存。

失去了作战秩序的部队,即便兵力充足,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作战。

这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可笑的是,曹植竟觉得司马懿让他大军下去肉搏,再留一部分人在上面放箭是个好计划。

他完全不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下面的人本来就多,站位密集,弓箭又不长眼睛,若在上面放箭,极有可能射到自己人。

倘若因此造成士兵伤亡,极有可能激化士兵之间的矛盾。

战场之上本就是生死搏杀之地,一个不留神便会丧命,士兵们防着敌人就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又因曹植这般愚蠢的指挥,还要防着自己人,这让士兵们如何生存?

士兵们极易产生情绪不满,瞬间便会爆发内战。

届时,士兵与士兵之间相互殴打,不用敌人出手,我们自己人就已经先把自己给干掉了,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打了,直接便输定了。

倘若这些事情都一一发生,曹植别说立功了,自己能否活着回来都是个巨大的疑问。

所以,司马懿对曹植这样的人极为瞧不起,觉得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上战场打仗。一个上战场只顾着立功,而不考虑其他事情的人,将来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君主呢?

曹植这般缺乏谋略、不懂得审时度势之人,若真登上高位,那将是天下百姓的灾难,因为他根本不具备统率万民、治理天下的能力,只会在盲目与冲动中,将一切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