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急切立功的思想(1/1)

曹操将绝大多数的兵马都交予了曹植,命他率兵埋伏于山峦两侧,伺机而动,给予他一场看似简单且极易立功的偷袭任务。

而仅将一小部分兵力拨给了曹丕,让他负责切断吴军的后路,防止吴军从山峦间逃脱。

把如此轻松且立功机会大的差事给了曹植,虽说曹丕切断后路也并非难事,但论起立功的难易程度,与曹植所接之任相比,那可是相差甚远。

曹操此举,明显是对曹植偏爱有加,意在让曹植立下赫赫战功,从而在世子之位的激烈争夺中,将曹丕远远甩在身后。

这一点,心思缜密的司马懿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他静静地伫立在曹操身后,双手环胸,身体斜靠在墙上,一双冷漠且湛蓝如深海的眼眸,冷冷地注视着曹操给曹丕、曹植这两个儿子下达任务。

当曹植听到曹操的安排时,瞬间就明白了老爹这是刻意在给自己创造立功的良机,心中不禁暗自狂喜,连忙恭恭敬敬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曹丕也绝非愚钝之人,自然早已看透了曹操的偏爱,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服之气,本想抬头反驳几句。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司马懿对他的嘱托,再看到曹操身后的司马懿正缓缓地冲他摇头示意,曹丕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心想,司马懿既然说过会帮他,那必定是有司马懿自己的打算。

于是,曹丕只能硬着头皮,对着曹操恭敬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轻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

“很好很好,不愧是我曹家的儿臣。”

随后,曹操目光扫向身边的文武百官,脸上挂着严肃却又略带笑意的神情,大声问道。

“哈哈哈,诸位对我的安排可有任何意见?”

文武百官们顿时议论纷纷,没过多久,便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异议。夏侯惇和典韦在商量了一会儿之后,也表示没有意见。

但曹操并没有理会他们和其他文武百官,而是缓缓转过身去,将目光投向了在场最为老谋深算、智谋深沉之人——司马懿。

曹操这是在等待司马懿的意见,在他看来,如果连司马懿都觉得没问题的话,那这个安排就绝对万无一失。

然而,司马懿一眼就看穿了曹操的心思。曹操此举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一方面意在借机考察两个儿子的能力,另一方面更是在试探自己的立场。

司马懿深知,此时若轻易表态,恐怕会卷入一场不必要的权力漩涡之中。

他虽是支持曹丕的那一方,但此刻却绝不能表露出来,以免给自己招来麻烦。

于是,司马懿轻轻放下环抱的双手,向前迈出一步,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战鼓擂动。

“魏王之策,深谋远虑,臣无异议。然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部署,更在于将士之勇、谋略之精。曹植公子与曹丕公子皆乃我曹家栋梁之才,必能不负所托,各展所长,成就一番伟业。”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司马懿的回答既没有直接支持任何一方,又巧妙地肯定了他的安排,同时还提醒了战场的不确定性,给了自己足够的回旋余地。

曹操哈哈一笑,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说道。

“仲达所言极是,战场之上,风云变幻,全赖诸将之智勇。既如此,便依计行事,你们两位下去休整几日,待各路兵马准备就绪,即刻出发,务必一举成功。”

随着曹操的一声令下,营帐内顿时忙碌起来,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第二日的战事。

曹植与曹丕各自回到自己的寝宫之中,心中各有盘算。

曹植满心欢喜,如同一只即将捕到猎物的猛虎,想着即将到来的大功,不禁暗自得意。他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寝宫里,一脚踹开了门,这可把正在房间里安静品茶的崔氏给吓了一大跳。

崔氏看见夫君满心欢喜,如同中了大奖一般地走了进来,好奇地询问着。

“夫君,什么事你这么开心呀?”

面对夫人,曹植满心欢喜,对着崔氏兴奋地说道。

“夫人!天大的好消息呀!我立功的机会来了!我的世子之位有希望了!哈哈哈哈哈!”

崔氏一听,双眸瞬间亮如星辰,手中茶杯也顾不得放下,急忙站起身来,步伐匆匆地走到曹植身旁,双手紧紧攥住曹植的衣袖,声音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颤抖。

“夫君,此言当真?快与我说说,究竟是何等天大的好消息!”

曹植一把将崔氏揽入怀中,眉宇间满是得意与兴奋,眉飞色舞地说道。

“夫人,今日父亲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此次偷袭吴军的重任交付于我。那吴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定能将他们打得丢盔弃甲、落花流水,立下赫赫战功。只要此战大捷,这世子之位,舍我其谁!”

崔氏靠在曹植温暖的怀里,脸上绽放出如花般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夫君,你英勇善战、智谋过人,这世子之位本就该是你的囊中之物。若你真能荣登世子之位,日后继承大统,那咱们可就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了。到那时,我再也不用在这府中谨小慎微、看那些人的脸色行事。”

曹植轻轻拍了拍崔氏的背,自信满满、豪情万丈地说道。

“夫人放心,我曹植岂是池中之物,定能一飞冲天!此次出征,我定要让父亲和众人看到我的卓越能力。等我当上世子,第一件事便是让你风风光光地成为这魏国的女主人,再无人敢轻视你。”

崔氏抬起头,深情地凝视着曹植,眼中满是爱意与崇拜,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夫君,我相信你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只是这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危机四伏,你可一定要小心谨慎啊。我可不想你有什么闪失。”

说着,崔氏的眼中泛起了晶莹的泪花,宛如珍珠般滚落。

曹植轻轻为崔氏拭去眼角的泪水,温柔如水地说道。

“夫人莫要担心,我曹植武艺高强、谋略过人,定能全身而退、安然归来。你就在这府中安心等我凯旋而归,待我归来之时,便是你我共享荣华富贵、共享天伦之乐之日。”

崔氏用力地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

“夫君,我会每日为你焚香祈福,盼你早日归来。你此次出征,可有什么需要我为你准备的?”

曹植思索片刻,说道。

“夫人,你为我准备几身干净的衣裳,再备上一些我平日爱吃的点心。另外,你再去库房挑些上好的兵器,我带着以防万一。”

崔氏连忙应道。

“夫君放心,我这就去准备。定会让你无后顾之忧,安心出征。”

说罢,崔氏便匆匆转身,去为曹植准备出征的物品,那忙碌的身影仿佛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

曹植看着崔氏忙碌的背影,心中满是得意与憧憬。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立下赫赫战功,被父亲立为世子,随后继承大统,成为这天下之主的辉煌场景。

而崔氏,也将会成为这世间最尊贵的女人,与他一同享受这无上的荣耀。

然而,此事有人欢喜有人愁。曹丕回到寝宫之后,便没有了曹植这般满心欢喜。

由于曹操把大部分兵力和容易立功的位置都给了曹植,这让曹丕感到无比的苦恼与忧虑。

他深知,如果真的让曹植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大功,甚至活捉或者射杀了敌军的重要将领,那更是功加一等,到时候自己在世子之争中就会被曹植远远甩在后面,世子之位就要离自己远去。

此时,曹丕正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脸上露出烦躁不安的表情,手背在身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犹如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似乎在苦苦思索应对之策。

所以,他没有注意到房间里的阴影处露出了一双猩红的眼睛,宛如暗夜中的恶魔。

随后,一个人影浑身散发着黑气,悄无声息地从阴影里走了出来,然后无声无息地坐到了曹丕身后的一把椅子上,翘起二郎腿,单手撑着冷峻的脸,低沉冷漠的声音缓缓说道。

“你父亲的这个决定,看来是铁了心的要帮助曹植上位呀。”

身后突然有人说话,把曹丕吓了一大跳,他连忙转过身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懿呀,这才松了口气。

曹丕看着司马懿,焦急地说道。

“就跟你猜的一样,我父皇果然如此偏爱曹植,看来他是硬要帮助曹植上位,那现在我该怎么办?”

司马懿摇了摇手,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急不急,事已至此,用不着着急。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只要把树砍了,他就没你高了,自然也就没法和你争了。”

说着,司马懿冷漠湛蓝的眼睛闪过一丝寒光,宛如冬日里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

曹丕长叹一声,随后在司马懿身旁搬了把椅子,缓缓坐下,目光中带着一丝期盼,向司马懿问道。

“莫非你有什么绝妙的计策?”

司马懿那张冷峻的面容上,一双湛蓝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冷哼一声,言道。

“要想战胜对手,必须先洞悉其弱点。”

言罢,司马懿冷冷地盯着曹丕,问道。

“那么,曹植的弱点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你恐怕比我更清楚吧。”

司马懿心中明镜似的,却故意要让曹丕自己说出来。

曹丕双手环胸,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我这老弟,嗜酒如命,几乎毫无节制。”

司马懿微微点头,道。

“既然你自己都明了,那剩下的,就无需我多言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言罢,司马懿起身欲走。曹丕见状,连忙叫住他,急切地说道。

“唉,等等等等,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你能否再助我一臂之力,替我出出主意?”

司马懿猛然站住,回头冷眼看向曹丕,思索片刻后,重重叹了口气,低沉而冷漠地摆了摆手,道。

“好吧好吧,我就再帮你一把。你今晚准备一场酒席,以提前庆功为由,邀请曹植前来,与他一同共饮。尽量多引导他喝酒,将他灌醉。一旦他醉倒,明日便会大睡不醒,自然无法引领曹操分配给他的那一万兵马,提前赶去山峦处埋伏,也就会背负上延误战机之罪。若真如此,延误战机,那可是重罪,任凭曹操再怎么偏爱他,也会对他的态度有所转变。”

曹丕一听,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忙点头,道。

“哦,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但随后,曹丕突然想到了什么,疑惑地看向司马懿,问道。

“可是,曹植若是不来,该如何是好?该怎么把他引到酒席中来呢?”

司马懿低着头,冷峻的面容陷入了沉思。确实,这一点他尚未想到。他认为曹植并非愚钝之人,若曹丕突然摆酒宴,他定会心生疑虑,根本不会前来。

也就是说,想要曹植来曹丕的酒席,必须找到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可是,该找什么理由呢?

司马懿苦思冥想,却始终没有头绪,只好缓缓说道。

“你尽管摆宴席便是,这件事我来处理。”

言罢,司马懿穿着黑色长筒靴的脚,迈着大步离开了曹丕的寝宫。

而与此同时,在曹植的寝宫中,曹植正与自己的夫人崔氏分享着被曹操偏爱,而多得到兵力,并分配到容易立功位置的喜悦。他仿佛看到了世子之位,已经触手可及。

就在这时,门口的宫女来报。

“报告三皇子殿下,魏王已驾到。”

听到自己父王来了,曹植立刻兴奋地站了起来,道。

“快快请进。”

随后,他对崔氏说。

“快去备茶,不可怠慢父王。”

崔氏也点了点头,随后起身沏茶去了。

此时,曹操迈着稳重的步伐,缓缓走了进来。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庄严而稳重的笑着呼喊道。

“哈哈哈!子建!”

曹植立刻给曹操行礼,道。

“儿臣拜见父王。”

曹操点了点头,笑了笑,道。

“啊,起来吧。”

曹植恭敬地回答着。

“谢父王!”

随后,他赶紧招呼曹操坐下,道。

“父王请坐!”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坐在了曹植为他准备的座位上。随后,曹植也坐下,崔氏此时恭敬地给两人上了茶,温婉一笑,端庄贤惠,温柔体贴地说。

“魏王,夫君,请慢用。”

曹操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儿子的老婆崔氏,脸上露出一丝色眯眯的笑容。他那喜欢人妻的毛病又犯了,此女子风华绝代,端庄贤惠,确实是难得的佳丽。

可惜,这是自己儿子的老婆,没办法供他享用。若是自己抢了自己儿子的女人,这传出去,自己的面子往哪搁呀?

于是,曹操只能遗憾地拿起茶杯,挥了挥手,道。

“儿媳下去吧!我有事要和子建叮嘱。”

崔氏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退下了。

寝宫中,只剩下曹操与曹植父子二人。曹操看着曹植,眼中满是赞赏与期待,道。

“子建啊,你此次被分配到容易立功的位置,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为父王争光,可别辜负了为父的一片心意呀。”

曹植闻言,连忙点头,道。

“父王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王厚望。”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与曹植聊了些军国大事,随后才起身离开。

在即将与曹植分别之际,曹操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他迅速转身,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曹植,语气严肃而郑重。

“子建,此次作战之地位于蜀国与吴国交界的边境,距离我魏国疆土极为遥远。况且,时间紧迫,吴军随时可能有所行动。因此,明日一早,你必须与你兄长子桓即刻启程,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战场。务必在吴军抵达之前,提前埋伏妥当,切不可延误战机。”

曹植闻言,立刻恭敬地垂首回应。

“父王放心,此事交予我,定不负您所望。”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以更为严肃的口吻叮嘱道。

“很好,但我还有一事要提醒你。我深知你嗜酒成性,为防你贪杯误事,从现在起至明日一早,你绝不可再饮一滴酒。你可明白?”

曹植连忙点头如捣蒜,信誓旦旦地保证。

“是是是,父王,我明白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口酒都不会再碰。”

曹操见他如此承诺,这才再次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希望如此。另外,这一次计划全部是由司马懿安排的,若你对计划有任何不明之处,可去向司马懿请教,他会为你解答疑惑。为父先行一步了。”

言罢,曹操摆了摆手,转身离去。曹植恭敬地将曹操送至寝宫门口,目送其远去。

曹植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从现在起至明日清晨,绝不再沾一滴酒。

正欲回宫,却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问题。自己率领一万多人马,在山峦间偷袭山中敌军,用火箭烧粮,击退敌军,立下战功,似乎易如反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若完全遵循司马懿的计谋行事,即便立下战功,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恐怕也只会称赞司马懿的智谋,而不会将功劳归咎于自己。

这怎么行?自己必须立下更大的战功,才能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中力压曹丕一头。

曹植转着眼珠,心中盘算着。

司马懿要求用火箭射粮,这岂不是太过浪费?若能将那些粮食完整地抢夺过来,自己的功劳岂不是更大?

自己有一万多人马,人多势众,即便不用火箭,仅凭普通弓箭也能万箭齐发,射杀敌军,粮食自然也能全部抢夺过来。

如此一来,自己的功劳岂不是更大?

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中,自己便能继续碾压曹丕一步。

然而,曹植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若射箭过多,不慎将敌方将领射死,自己还如何活捉他以立下更大的战功?

要知道,活捉敌方将领的功劳远大于杀死敌方将领。自己必须活捉他,才能立下更大的战功。

于是,曹植又想到,可以下令不射敌方将领。

但转念一想,这也不行。

若自己不射敌方将领,将其放跑,万一让留守在山谷口切断敌军后路的曹丕活捉到了,那他立的功岂不是比自己还大?这该如何是好?

种种猜想在曹植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他太想趁此机会立下绝对战功,让自己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中能够完全碾压曹丕。

他想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让别人知道这是他曹植想出来的计谋,而非司马懿。

他想要想出一个既能活捉敌方将领,又能歼灭所有敌军,还能将敌人的所有粮食都安然无恙地抢夺过来的万全之策,不给曹丕留任何立功的机会。

然而,这该如何实现呢?曹植双手环胸,低着头在门口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苦苦思索。

但想了半天,却始终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一度陷入了苦恼之中。

“哎呀,这该怎么办呀?”

曹植不禁喃喃自语道。

就在这时,曹植突然想到了曹操刚才的话。曹操说。

“若是有什么计划中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问司马懿。”

这句话让曹植顿时茅塞顿开。是啊!去问问大军师司马懿不就行了?

司马懿是曹操身边的大红人,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自己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中不就能更压曹丕一头了吗?

一想到这儿,曹植便兴奋了起来,他赶紧整理好衣衫,匆匆跑去寻找司马懿。

在前往司马懿住处的路上,曹植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计谋和策略。他想象着自己如何巧妙地运用计谋,活捉敌方将领,歼灭所有敌军,并将敌人的粮食都安然无恙地抢夺过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中力压曹丕一头,成为魏国未来的继承人的场景。

这种想象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和期待,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去寻找司马懿请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