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山乡烟火间(1/1)

翌日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王辰便如往常一样,准时从睡梦中醒来。

他利索地穿好衣服,抬手推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吱呀”一声,柔和的晨光瞬间倾泻而入,洒在他朝气蓬勃的脸上,困意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院子里,小菜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王辰的目光扫过菜园,嘴角微微上扬,透着几分对生活的热爱。

院外不远处的老槐树舒展着枝叶,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小院。

这时,角落里的大黄原本还在惬意地打盹,听到动静,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一见到王辰,瞬间来了精神,撒开腿欢快地跑到他脚边,围着他不停地打转,尾巴摇得像拨浪鼓,嘴里还发出“呜呜”的亲昵叫声。

王辰下意识地在院子里四处查看,仔细找寻是否有大黄留下的“痕迹”,确认一切正常后。

他这才放心地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挠了挠大黄的下巴,笑着说:“大黄,你可真是个省心的家伙。”

大黄舒服地眯起眼睛,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接着,王辰走进菜园,随手摘了几样新鲜蔬菜。

回到厨房,他手脚麻利地淘米、洗菜、生火。

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升腾起袅袅炊烟,飘出饭菜的香气。

他先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早餐,轻手轻脚地端到赵大娘院中的石桌上便转身返回了自己的小院中。

回到餐桌前,王辰坐下来开始用餐。饭菜虽然简单朴素,没有大鱼大肉,却满是家的味道。

每一口都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个平凡的清晨,开启新一天的希望。

背起背篓走出小院,身旁是大黄相随,关闭院门,向着自己最熟悉的后山走去。

小村不大村中农户也多对这位从小失去父母的少年都多了几分善意与关怀。

一路上,王辰每遇到一位村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正站在自家门口忙碌,看到王辰路过,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停下手中的活计,关切地说道:“小辰,又要去采药啦?山上路滑,你可得千万注意安全呐!”

王辰礼貌地回应道:“张婶,您放心吧!我会格外小心的,您也别太操劳了。”说罢,他微笑着摆摆手,转身继续向后山走去。

没走多远,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悠悠扬扬传入王辰耳中。

抬眼望去,村中学堂静静地伫立在一片葱郁之中,仿佛一幅古朴的画卷。

学堂的外墙由青砖垒砌而成,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每一道纹理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几株爬墙虎沿着墙角肆意生长,嫩绿的叶片层层叠叠,相互交织,为学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影,宛如闪烁的繁星。

门前的一小片竹林,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犹如一把天然的绿伞,为学堂遮挡着烈日的炙烤。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孩子们的读书声伴奏。

树下,摆放着几张石凳和石桌,那是孩子们课间休息、嬉戏玩耍的地方,石面上还残留着孩子们用石子刻画的简单图案,充满了童趣。

院子里,几盆不知名的小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色彩斑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

一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时而停歇在花蕊上,时而又轻盈地飞起,仿佛也被这充满书香的氛围所吸引。

学堂的门半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

陈先生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却整洁的长衫,手持书卷,正带领着孩子们诵读:“人之初,性本善……”声音抑扬顿挫,满含着对学问的热忱。

陈先生余光瞥见路过的王辰,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抬手示意孩子们稍作停顿,随后迈着儒雅的步伐走出学堂。

“小辰,又要去山上采药了吗?”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关切,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温暖。

王辰听到声音,立刻停下脚步,神情中带着一丝拘谨与敬重。

他忙整了整衣衫,双脚并拢,双手交叠,微微欠身,行了一个略显生疏的儒家礼仪,动作虽不娴熟,却满含着对陈先生的敬意。

“陈先生,正是。药堂的章医师那儿有些草药短缺,我想着去山上采些给他送去。”说话间,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懂事。

陈先生看着眼前这个历经生活磨砺却依旧努力向上的少年,眼中满是温柔与关怀。

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在王辰面前,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辰啊,这山路崎岖,采药时一定要多加小心。记住,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有些草药即便珍贵,若是采摘太过艰难,危及自身,也不可勉强。要懂得权衡,切不可再像小时候那般,为了一株草药就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自己弄伤了。”

王辰听着陈先生的谆谆教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泛红,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他再次向陈先生深深拜谢说道:“请先生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莽撞了。这些年,多亏了先生和村里的长辈们照顾,我都记在心里。今日先生的教诲,我更是铭记于心。先生,我这就出发了。”

说完,王辰缓缓起身,再次向陈先生行了一礼,才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

陈先生站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随着王辰远去的背影,眼神中满是欣赏与欣慰。

直到王辰的身影消失在蜿蜒的小路尽头,他才转身回到书堂,那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在村子上空回荡。

王辰和大黄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攀登,山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枝叶相互交织,在头顶撑起了一片绿色的苍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宛如梦幻的舞台。

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偶尔踩到一颗小石子,“咕噜”一声滚下山坡,惊起几只藏在草丛里的蚂蚱,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大黄兴奋地在前面奔跑跳跃,时不时回头看看王辰,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仿佛在催促他加快脚步。

王辰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跟着,享受着这悠闲而宁静的时光,山林间回荡着他们的脚步声和大黄的欢叫声。

刚到半山腰,王辰便停下脚步,开始仔细搜寻起来。

这座山环绕着整个村子,山上草药种类繁多,覆盆子、隔山消、杜仲、葛根、石菖蒲、鹿衔草、七叶鬼灯檠等应有尽有。

大黄也知道此行的目的,它在草丛中穿梭,鼻子不停地嗅着,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采药专家”。

不一会儿,大黄便兴奋地叫了起来,王辰快步上前,只见它的爪子旁,两株鲜嫩的覆盆子正安静地生长着,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像是一颗颗红宝石。

还没等王辰反应过来,大黄又朝着不远处奔去,在一棵高大的杜仲树前停下,用爪子不停地刨着地面。

王辰走近一看,原来是杜仲,他欣喜地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药材采摘下来,放进背篓里。

虽然这几株药材并非此次上山的主要目标,但也算是意外之喜,等下山后便可以拿到药堂交给章医师。

随后,一人一狗继续朝着山顶进发,山路愈发崎岖难行,王辰的脚步有些沉重,但他咬了咬牙,紧紧跟随着大黄的身影,一步一步向上攀爬。

不知不觉,时间已悄然来到中午,一阵“咕噜咕噜”的声音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原来是王辰的肚子开始抗议了。

王辰寻了一处平坦的大石头,缓缓坐下,将背篓轻轻放在石头上,从里面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干粮。

他掰下一半,递到大黄面前,大黄欢快地摇着尾巴,伸出舌头舔了舔王辰的手,然后大口吃了起来。

王辰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大黄,又看了看已经被药材装满一半的背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其中,大黄可谓是功不可没,找到的药材最多。

他伸手摸了摸大黄的脑袋,由衷地夸赞道:“大黄,你可真是我的好帮手,今天多亏有你!”

大黄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尾巴摇得更欢了,还亲昵地蹭了蹭王辰的腿。

一人一狗坐在石头上,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欣赏着远处的风景。

连绵起伏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山谷中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

这一刻,王辰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所有的疲惫都在这宁静的时光中渐渐消散。

休息片刻后,王辰拍了拍大黄的脑袋,示意它继续出发。

一人一狗再度踏上蜿蜒的山路,向着山顶的方向前行。

山间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撩动着王辰的发丝,也带来了山林间独有的清新气息。

大黄在前头欢快地奔跑着,时不时回头张望,确保王辰跟在身后。

没走多久,一抹鲜艳的红色骤然闯入王辰的眼帘,他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喜悦——那正是他此行苦苦寻觅的桃儿七。

这种药材极为独特,只要发现一株,其周围往往还生长着许多。王辰快步上前,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桃儿七。

它们的叶片宽大翠绿,衬托着那娇艳欲滴的红色果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

王辰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熟练地采摘着桃儿七,动作轻柔而精准,生怕弄伤了这些珍贵的药材。

一旁的大黄也安静下来,蹲在他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偶尔还会用鼻子嗅一嗅那些刚采下的药草。

没过一会儿,王辰便采到了足够的桃儿七,将它们整齐地放进背篓里。

此时,背篓已经被装得满满当当,再也塞不下任何东西。

王辰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望了望已经偏西的太阳,决定和大黄动身下山。

山路崎岖,住在山里的人都深知“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个道理,下山的路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王辰一手紧紧抓着背篓的背带,一手扶着路边的树干,一步一步缓慢地向下挪动。每迈出一步,他都要先试探一下脚下的地面是否坚实,生怕一脚踩空。

大黄也一改上山时的活泼,紧紧跟在王辰身后,它的脚步变得小心翼翼,时不时用脑袋蹭蹭王辰的腿,仿佛在给他加油打气。

遇到陡峭的路段,王辰会先将背篓放下,然后自己慢慢滑下去,再转身接过背篓。

有时,山间的小路被落叶覆盖,根本看不清脚下的状况,王辰只能凭借着以往的经验,摸索着前进。

没一会儿,王辰和大黄便来到了山下的小溪旁。

一座古朴的小桥横跨在溪流之上,桥身由粗糙的木板拼接而成,岁月的痕迹在其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斑驳印记。

桥的两侧,几株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像是少女的发丝在水中梳洗。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在溪面上跳跃闪烁。

溪边的水草郁郁葱葱,在清澈的溪水中肆意舒展。

溪面之上,不时有几只翠鸟轻盈地掠过,它们身姿矫健,尖嘴如钩,犀利的目光紧盯着水下的动静,一旦发现目标,便会如离弦之箭般迅速俯冲而下。

溪水中,五彩斑斓的鱼群自由自在地穿梭嬉戏,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又四散游开,仿佛在进行一场欢快的游戏。

王辰走到溪边,停下脚步,将背篓小心地放在一旁,随后弯腰脱下草鞋,缓缓向小溪走去。

这里是小溪最浅的流域,溪水清澈见底,就连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鱼群都清晰可见。

每次采完药,王辰都习惯来这里抓几条鱼,带回家煲汤,那鲜美的鱼汤,是他辛苦一天后最温暖的慰藉。

他轻轻地将裤脚别起来,缓缓踏入溪水中。

溪水清凉刺骨,瞬间驱散了他身上的燥热与疲惫。

王辰猫着腰,脚步轻盈地在水中移动,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一条肥美的大鲤鱼。

那鲤鱼似乎并未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依旧悠然自得地摆动着尾巴。

王辰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他的手慢慢伸向水面,指尖距离鱼儿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触碰到了,胜利近在咫尺。

就在这时,岸边的大黄突然来了兴致,它后腿一蹬,来了个助跑,然后“扑通”一声跳进了溪水中。

巨大的水花四溅,溪面瞬间泛起层层涟漪。

原本近在咫尺的大鲤鱼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惊慌失措,尾巴用力一摆,如离弦之箭般迅速游走,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辰直起身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无奈与懊恼,阴沉着脸看向大黄。

而此刻的大黄却浑然不知自己闯了祸,还在溪水中欢快地扑腾着,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玩得不亦乐乎。

王辰看着大黄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心中的怒火瞬间消散,只剩下满满的无奈。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抬手轻轻拍了拍大黄的脑袋,佯装生气地说道:“你呀你,真是个调皮鬼,到嘴的鱼都被你吓跑了。”

大黄似乎感受到了王辰的情绪,停止了戏水,摇着湿漉漉的尾巴,可怜巴巴地望着他,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认错。

王辰看着大黄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伸手摸了摸大黄的脑袋,安慰道:“算了算了,不怪你,大不了咱们再抓。”

于是,王辰又开始在溪水中寻找新的目标。

这一次,王辰吸取了教训,他轻声对大黄说:“大黄,你可别再捣乱了,乖乖在旁边看着。”

大黄听懂了王辰的话,一路小跑的上了岸,安静地趴在溪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王辰。

经过一番寻找,王辰终于又发现了一条大鱼。

他再次小心翼翼地靠近,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加谨慎,每一步都走得悄无声息。

当他的手距离鱼儿只有几厘米时,他迅速出手,一把抓住了鱼。

“抓到了!”王辰兴奋地大喊起来。

大黄也跟着兴奋地叫了起来,在岸边蹦蹦跳跳。

王辰熟练地施展起弓鱼术,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鱼身与绳索之间,动作行云流水。

不一会儿,鱼就被稳稳地绑了起来,这样的绑法能让鱼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鲜活。

他将绑好的鱼轻轻放在大黄身旁,大黄好奇地凑上前,用鼻子嗅了嗅,随后乖乖地趴在一旁守护着这些“战利品”。

王辰则再次挽起裤脚,踏入清凉的溪水中,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只见他目光如炬,在水中仔细搜寻着鱼群的踪迹,不一会儿,又有七八只鱼被他收入囊中。

这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从溪边的小桥传来。

王辰抬眼望去,只见一位梳着两个俏皮小丸子头的小女孩正站在桥上。

她就是陈先生书堂的学生小樱桃。

小樱桃的脸蛋圆圆的,白里透红,就像熟透的苹果,让人看了忍不住想伸手捏一捏。

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宛如清澈的湖水,里面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仿佛藏着无数的好奇与天真。

她的睫毛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随着她的眨眼轻轻扇动。

那小小的鼻子下,是一张总是带着灿烂笑容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她身着一件粉色的小褂子,搭配着一条蓝色的布裙,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个精致的瓷娃娃,可爱极了。

小樱桃看到溪水中抓鱼的王辰,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大声喊道:“王辰你又在抓鱼,你真的好厉害呀,抓了那么多鱼!”

她的眼中满是崇拜,一眨不眨地看着溪中的王辰。

王辰听到小樱桃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着说道:“我哪里有那么厉害,小樱桃,你下学了吗?”

“那是自然!我可是第一个完成陈先生布置课业的,下学当然早啦!”小樱桃胸脯一挺,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那神情仿佛在说,这是一件无比了不起的事。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满是自豪与得意。

“还是小樱桃厉害啊!我这就收拾收拾准备回去,你稍等会儿,我和你一起走。”

王辰一边说着,一边从溪水中走出来,水花在他的脚边溅起,晶莹的水珠顺着他的小腿滑落。

他利落地收拾好抓鱼的工具,把装满鱼的篓子背在肩上,然后唤上大黄。

大黄欢快地跑过来,跟在他身后,一人一狗朝着小桥走去,与小樱桃会合。

三人一同踏上回村的路,小樱桃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她一会儿讲讲学堂里的趣事,一会儿又问问王辰山上采药的经历。

可她的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王辰手中的鱼,那鱼在里时不时扑腾一下,引得她的目光频频被吸引。

她微微侧着头,眼睛斜斜地看向鱼篓,看似不经意,实则每次都要多停留一会儿,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渴望,嘴角还微微抿着,像是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可又忍不住被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所吸引。

很快,就到了小樱桃家门口。

小樱桃停下脚步,有些不舍地和王辰道别:“王辰,我到家啦,今天和你一起回家真开心!”

王辰看着小樱桃那副模样,笑着叫住她:“小樱桃,等一下。”

说着,他弯下腰,从鱼篓里挑出两条最大最肥的鱼,递到小樱桃面前,“这两条鱼你拿回去,让家里人给你做顿好吃的。”

小樱桃先是一愣,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惊讶。

紧接着,惊喜瞬间涌上她的脸庞,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她的双手在身前紧张地搓了搓,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过了一会儿,她才小心翼翼地接过鱼,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住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

“真的吗?王辰,这是给我的吗?太好啦!谢谢你,王辰!”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满脸的喜悦,那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小樱桃双手紧紧抱着那两条鱼,像是捧着稀世珍宝,一蹦一跳地往家跑,脚步轻快得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一路上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

回到家中,她小心翼翼地把鱼放在厨房的案板上,又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冲出家门。

“王辰,谢谢你请我吃鱼!”她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着,声音清脆响亮,在宁静的村子上空回荡。

王辰听到呼喊,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只见小樱桃站在门口,脸上的笑容比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还要灿烂,那笑容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温暖整个寒冬。

小樱桃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挥舞着小手,向王辰告别,那模样既可爱又真诚。

王辰看着她,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抬手挥了挥,随后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中,王辰还没来得及放下背篓,就迫不及待地对正在厨房忙碌的赵大娘说道:“赵大娘,今天抓了不少鱼,咱们晚上吃鱼!”

赵大娘闻声,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好嘞,看我给你做一顿鲜美的鱼汤。”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给整个院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王辰和赵大娘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其中那碗香气四溢的鱼汤格外引人注目。

赵大娘一边往王辰的碗里夹菜,一边念叨着:“多吃点,看你最近瘦的,在山上采药可得注意身体。”

王辰笑着点头,大口吃着饭菜,感受着这平凡而又温暖的时刻。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欢声笑语在小院里回荡。

吃过晚饭,王辰背着装满药材的背篓,前往药堂。

药堂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章医师正坐在柜台前,专注地整理着药材。

王辰走上前,恭敬地说道:“章医师,我把药材送来了。”

章医师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小辰,辛苦你了。”

说着,他接过背篓,仔细地检查着药材的品质,边看边点头,对王辰采来的药材十分满意。

结算报酬时,章医师一如既往地多给了一些铜板,他拍了拍王辰的肩膀,说道:“你这孩子不容易,这些你拿着,买点自己需要的东西。”

王辰感激地看着章医师,接过铜板,连声道谢。

王辰拖着满载而归的疲惫身躯回到家中,晚霞已将院子染成暖橙色,像是为平凡的日子镀上了一层金。

他缓缓坐在院子里那张熟悉的石凳上,摊开手掌,几枚铜钱在余晖下闪烁着微光,清脆的碰撞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这些铜钱,心中盘算着明日的望南镇之行。

要买些新的草药种子,给小菜园添些生机;

赵大娘的针线盒快空了,得买些针线;

还有,也该给自己添置一双新草鞋了,这双已经磨得不成样子。

想到这儿,王辰嘴角微微上扬,将铜钱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住了生活的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起身,走进屋内,把铜钱藏在床头那个老旧的木盒里,轻轻合上盖子,像是封存起一份珍贵的宝藏。

转身,他望向窗外那片渐暗的天空,深吸一口气,带着对明天的期待。

他轻轻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渐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