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马尔莎岛的改造工作(1/1)

金玉跟马尔莎达成一致之后。

金玉第一时间联系了武国政府。

表示自己希望买下武国的战利品。

位于棒岛南端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并且明确表示自己买下那里后。

不会从事任何的工业生产。

而是会将它建设成蓝星上最棒的旅游岛。

专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富豪。

整个岛都会以旅游业,娱乐业和服务业为主。

武国政府在棒岛的规划上始终摇摆不定。

不发展吧。

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浪费了。

发展吧。

必然要投入海量的资金。

这不符合武国以发展本土为主的定位。

金玉此时提出购岛要求。

正遂了武国政府的心愿。

不但不用往里搭钱。

还能大赚一笔。

可谓是一举两得。

最主要还是开口求购的人是金玉。

他永远不可能做对武国不利的事情。

所以武国政府才能放心出售。

这块孤悬在海外的土地。

经过一番友好协商后。

武国政府同意以一万亿的价格。

将棒岛南部属于武国的土地卖给金玉。

金玉的附加条件是。

武国军方必须帮助自己的雇佣军。

在岛上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

武国那边爽快地答应了。

保护金玉的产业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这个可以有。

懂事儿的马尔莎知道金玉现金流不充足。

于是直接贡献出自己的嫁妆。

价值5600亿的大户国油田。

金玉也没客气。

等这个岛建好了。

每年至少能为马尔莎赚回来两三百亿。

这钱倒来倒去还不全是她自己的。

于是,金玉用大户国储量十亿桶的油田作为首付。

从武国手里买到了棒岛南端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剩余的4400亿。

金玉承诺在五年内还清。

他不急着还。

武国政府也不急着要。

双方有太多的合作。

信任肯定是足够的。

一切办妥之后。

金玉向全世界宣布。

他买下了棒岛南端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并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未婚妻马尔莎。

今后这个半岛将被命名为马尔莎岛。

金玉集团会将它建设成世界第一旅游岛。

吃喝玩乐,美酒美女。

各种最顶级的娱乐项目。

马尔莎岛上应有尽有。

不怕我这里好玩的东西不够多。

就怕你口袋里的钞票不够用。

马尔莎岛的核心定位就是。

为顶级富豪提供极致的快乐。

金玉要在原棒国的土地上。

建设世界第一旅游岛。

即富人的天堂。

这不禁得到了全家人的集体拥护。

虽然岛是马尔莎的个人财产。

但是不耽误家里的女人们倾注了足够的热情。

马尔莎将全部嫁妆投到了岛上。

这不禁赢得了家里所有女人的好感。

全家人经过商量之后。

决定派杨芷琪出马。

亲自负责马尔莎岛的改造计划。

改造一个占地五万平方公里。

常驻人口2500万的大岛。

不是马尔莎这个缺乏经验的小姑娘能完成的。

她顶多是出出点子而已。

要想将事情落到实处。

还得靠杨芷琪这样的管理大拿才行。

杨芷琪一出手。

便知有没有。

她上来就是三板斧。

每一斧都砍在了关键处。

第一板斧,移民。

第二板斧,天然气发电。

第三板斧,清理垃圾。

一个一个说。

首先是移民。

根据金玉一家人的规划。

今后的马尔莎岛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来此享受生活的顶级富豪。

一种是为富豪服务的各类工作人员。

这里所谓的工作人员。

有严格的要求。

1、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

凡是不在这个年龄段之内的。

只要是没有特殊技能的。

一律清除出岛。

清除到哪里去。

答案是隔壁的樱花岛。

金玉已经跟樱花岛的行政长官谈妥。

所有被清理到樱花岛上的人。

金玉集团都负责供应粮食。

终身供应。

樱花岛的行政长官听金玉这么说。

便欣然同意了。

不用给这些人供饭。

还能获得大量劳动力。

虽然不是优质劳动力。

但还是樱花岛占便宜了。

最后,经过一番细致的筛选。

马尔莎岛上的原住民有500万人被留用。

其余的2000万人全部移民至樱花岛。

至于说樱花岛会不会变得更加拥挤。

根本就没人关心这个问题。

而樱花岛上的原住民。

有2000多万人向金玉集团递交了求职申请。

希望能获得一个去马尔莎岛工作的机会。

对于这些求职者来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能登上用钱堆起来的马尔莎岛。

就相当于逆天改命了。

现在是个人就知道。

留在樱花岛上是没有未来的。

而去富贵逼人的马尔莎岛当一名最底层的侍者。

也比留在樱花岛上强一百倍。

杨芷琪的团队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后。

又从樱花岛上遴选了100万人。

一番大迁徙之后。

马尔莎岛上的人口变成了600万。

而樱花岛上的人数变成了1.09亿。

杨芷琪可信不过这些原棒国和原樱花国的人。

他们只能担任底层的服务人员。

管理他们的人必须从武国内部调派。

杨芷琪从刘莹的人才库里要走了一万人。

这一万名职业经理人将担任马尔莎岛的高管。

岛上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金玉集团手里。

同时,杨芷琪又从宁安省招募了9万人的职场精英或是大学生。

这些人将担任马尔莎岛的基层管理层。

负责管理和监督岛上600万工作人员。

最终,马尔莎岛上的服务大军定格为610万人。

再有人上岛的话。

要么是金玉一家的主人身份。

要么是金玉集团的高管们上岛度假。

要么是各国的顶级富豪。

总之一句话。

后上岛的人。

那身份必然是非富即贵。

人的问题解决完了。

杨芷琪接下来要解决环境的问题。

跟环境有关的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发电的问题。

原先的棒岛发电系统由几块组成。

包括核能发电,火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和太阳能发电。

其中火力发电是杨芷琪最先要砍掉的。

所有的火力发电厂都将改造成天然气发电厂。

金玉集团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

对马尔莎岛的环境保护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而原棒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广的太阳能发电。

也被杨芷琪给无限弱化掉了。

太阳能发电不是不好。

而是会占用大量的土地。

即使不占用空置的土地。

也会把各种厂房和居民楼的楼顶给占满。

这与马尔莎岛的建设理念背道而驰。

马尔莎岛这里不讲究节约。

只讲究高端大气上档次。

要是到处铺得都是太阳能板。

然后只为了发电。

那未免太掉价了!

因此,杨芷琪大手一挥。

今后的马尔莎岛上。

核电站全部保留。

剩余的一律改由天然气发电。

真正做到低碳环保无污染。

就很奈斯。

最后是垃圾处理厂的问题。

作为一个旅游岛。

那垃圾产量肯定是少不了的。

虽然没有工业垃圾。

但是生活垃圾也是不能容忍的。

杨芷琪决定。

在马尔莎岛上建设四座新型垃圾处理厂。

每年能处理40万吨生活垃圾。

这对于一个600多万常驻人口的大岛来说。

应该是足够了。

而马尔莎岛。

也将是蓝星上第一个实现。

垃圾回收再利用率达到85%的地区。

岛上使用的塑料袋。

全部都是由环保原料制成的绿色塑料袋。

它们进入垃圾处理厂后。

可被100%回收再利用。

这种绿色塑料袋由锦东市的化工厂负责生产。

然后出口到马尔莎岛上。

光是这个进口垃圾袋的操作。

就彰显了马尔莎岛超高的逼格。

我们这里只用世界上最好的垃圾袋。

但凡有人使用非绿色垃圾袋。

抓到了就是违法行为,要判刑的!

杨芷琪的三板斧过后。

马尔莎岛的基础算是打牢了。

后面无论如何改造。

都会容易得多。

对于杨芷琪的操纵。

站在后面跟着瞎指挥的金玉一家人。

都表示十分满意。

于是,马尔莎岛的重建进入了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