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郭俊科的鬼点子(1/1)

连海市的富豪小团体给了金玉一丝启发。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加剧。

会衍生出两种强烈的商业需求。

第一种需求自然是对粮食的需求。

有钱的国家愿意花钱买粮。

没钱的国家愿意用资源换粮食。

没钱没资源的国家那就自求多福吧。

第二种需求是连海富豪这种。

他们希望借助金玉的经验和统筹能力。

自己出钱。

然后在自己的地盘上兴建AI植物工厂。

这第二种需求之前金玉没在意过。

毕竟帮别人建厂是一锤子买卖。

同时还会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所以金玉是天然排斥的。

但是经过陈天生等人的提示后。

金玉发现了一个莫大的商机。

那就是在管理超大型AI植物工厂方面。

貌似全蓝星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

金玉商学院那边给自己提供了数以千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青水农业大学那边每年给自己提供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

京都的农科院为自己提供全套的优良种子。

这些种子涵盖了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多个品类。

具体种什么也就是金玉一个念想的事情。

技术储备都是现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

自己可不可以将AI植物工厂开成连锁模式呢?

在一个新的地方兴建超大型AI植物工厂。

自己不出钱,不出地。

只出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

然后按年收取管理费。

这财源不就滚滚而来了嘛!

陈天成他们每年贡献给金玉的管理费是20个亿。

对现如今的金玉来说看似不多。

但是如果能开辟十个这样的分部。

金玉每年光是管理费就能收回来200亿。

坦白说,不算少了。

即使对金玉这样的顶级富豪而言。

想到就做。

金玉一声令下。

行一善立马将出租汽车公司甩给了职业经理人。

然后本人一身轻地来金玉这里报到。

金玉的最新人事安排:

行一善出任【金玉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一职。

她除了主抓全面管理之外。

还要分管总计100万亩的粮食AI植物工厂。

杨芷琪出任【金玉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她的任务是管理好25座以赚块钱为目的的AI植物工厂。

郭俊科出任【金玉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他的任务是给行一善跑腿。

凡是外省的业务。

或是国外的业务。

一律由郭俊科先行探路。

等他把路趟平了。

行一善再出手做那最后一击。

此刻,金玉的院长办公室内。

金玉,行一善,杨芷琪三人随意地坐在沙发上。

被提拔的郭俊科则是正襟危坐。

生怕自己的失态给金玉留下不好的印象。

关于公司的远景规划。

金玉开始给三人布道。

金玉首先沟通的对象是杨芷琪。

金玉:“快钱AI植物工厂这边,每年都会有新变化。”

“一开始是全国性的蔬菜供应不足。”

“那么你就要看准时机。”

“在几个利润最大的蔬菜品种上发力。”

“之后是水果供应不足。”

“这时你就可以将部分精力转到水果上来。”

“草莓,西瓜。”

“什么品种来钱快就种什么。”

“关键是灵活。”

“以及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

“我懂的!”营销专业出身的杨芷琪很容易接受金玉的理论。

说白了未来的武国会变成卖方市场。

廉价的蔬菜和水果供应会越来越少。

市场上虽然不会断货。

但是价格必然高到普通人吃不起的程度。

如果在这种大背景下。

金玉农业科技公司。

能提供一些物美价廉的蔬菜和水果。

那场面就不难想象了。

必然会遭遇疯抢。

5元钱一斤的西瓜很多人都吃不起。

那么打个对折呢?

2.5元一斤的西瓜是不是好多人都能吃得起。

金玉希望杨芷琪走的。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路子。

杨芷琪拍着胸脯说道:

“院长您就放心吧。”

“我本人可是水果和蔬菜小达人。”

“对市场的变化非常敏感。”

“同时,我还会组建专业的调研和分析团队。”

“以便精准预判未来四到六个月的市场需求变化。”

“这样我们的AI植物工厂就能始终走在市场的前面。”

“以满足公司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很好!”金玉对杨芷琪的理解能力很是满意。

开在城市里的25座AI植物工厂。

经营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在城市居民身上薅羊毛。

薅得越多越好。

当然了,金玉也给了这些城市居民应有的回报。

让他们在全世界都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情况下。

还能吃得起廉价的蔬菜和水果。

这也算是一种功德吧。

金玉的目光转向郭俊科。

郭俊科再次挺直了腰板。

等待大boSS的派遣。

金玉:“郭总,你接下来的任务是拓展分店。”

“类似于美式快餐那种连锁加盟店。”

“对方自己出钱出土地。”

“我们提供技术和管理。”

“以及优良的种子。”

“然后收取管理费。”

“这个做好了每年也有一两百亿的收入进账。”

待金玉说完后。

郭俊科机警地补充道:

“院长,照您这样说的话。”

“我觉得我们还有一大笔钱可以赚!”

“噢,还有什么钱可赚?”金玉疑惑。

行一善和杨芷琪兴趣大增。

三人都想听听面前的郭俊科还有什么捞钱的鬼点子。

上次派郭俊科去尼亚国谈判。

他帮金玉多争取到100多亿的利益。

回来金玉就奖励他一亿巨款。

外加一辆价值千万的宾利豪车。

看来这哥们是尝到甜头了。

只要一有机会。

就变着法的帮金玉搞钱。

“老板,我觉得您的思路还可以再打开一些。”

“之前您的思路都是怎么节省怎么建厂。”

“如果是连锁加盟模式的话。”

“我觉得您应该反过来想。”

“尽量把造价往高了定才是王道!”

“有意思!”金玉扬手示意郭俊科继续往下说。

受到鼓励的郭俊科将自己的整体思路娓娓道来。

郭俊科认为。

行一善负责管理的100万亩AI植物工厂。

那是金玉自己的产业。

所以必须尽量控制建设成本。

这样才能早日回本。

并在盘活现金流后进行下一轮融资。

可是呢,金玉帮别人建的AI植物工厂。

就不适合沿用这种思路了。

说白了这工厂建成了也不是你金玉的。

你这是给谁省钱呢?

郭俊科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比如跟他们有合作的尼亚国。

如果对方不满足于单纯地进口粮食。

而是希望金玉在他们的首都。

兴建一座超大型AI植物工厂的话。

那么金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工程上大赚一笔呢?

那是必须的呀!

这种一锤子买卖还不赚他丫的等什么?

关键是AI植物工厂这玩意。

除了武国的全产业链能支撑以外。

其它国家都没有能力建设。

或者有能力建设。

成本也能吓死一头大象。

郭俊科给金玉算了一笔账,道:

“院长您想,假如我们为尼亚国首都兴建一座十万亩的AI植物工厂。”

“这座工厂能够同时满足对方在蔬菜和水果上的需求。”

“那么我们报价多少为好呢?”

金玉挠着脑袋说道:

“不考虑土地的因素,国内的建设成本是40万\/亩。”

“如果所有的人员和物资都从国内运送的话。”

“成本可能会飙升到43万\/亩。”

“那么郭总,你觉得给对方报价多少适合?”

“100万\/亩!”郭俊科毫不犹豫地说道。

“卧槽!”金玉,行一善,杨芷琪三人集体失声。

三人心说这也太黑了吧?

“呵呵!”郭俊科笑着说道:“院长,二位夫人。”

“100万\/亩的报价真不高。”

“就尼亚国那个落后的地方。”

“没有我们的帮助。”

“他们再过100年也建不了AI植物工厂。”

“而面对我们的报价。”

“他们也只是多付出一些石油而已。”

“那玩意他们国家的地下有的是。”

“人家未必会心疼!”

“人才啊!”金玉,行一善和杨芷琪均听得双眼冒光。

按照郭俊科的说法。

光是为他国兴建一座十万亩的AI植物工厂。

金玉就可以净赚570亿。

这是什么?

这就是赤裸裸地经济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