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酒肉和尚(1/1)
酒肉和尚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说某大比之年,有两个上京赶考的穷秀才相遇在一个旅馆中,因突发瘟疫,其中有一个李姓秀才感染了,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就连店家也不愿意帮忙,而是直接将病人锁在房中,任其自生自灭。一张姓秀才见此情景,到处寻医问药,但疫情其间,医家也是愁苦,病患太多,药材不足。他只好应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并亲自采药试药,十余日后终于将垂死的A秀才救了回来,只是此时已经赶不上考试了。两人只得各自回乡,因这场病,两人成莫逆之交。并且相约次年重阳之日在张秀才家中相聚。
李秀才回到故乡后就开始忙着帮家里打理生意,生意红红火火的,格外忙碌。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重阳那天,张秀才一大早就令家人打扫院子,备下酒菜,在家里等着李秀才来赴宴,从太阳升起到日上三竿,直到太阳落山了,还是没有见到李秀才的影子。
家人们都说,时间太久了,大概忘了。
但是张秀才坚定的相信他一定会赴约。
夜色渐渐的漫过了村边的池塘,笼罩了整个村庄,张秀才命人在家门口点起了红色的大灯笼,以便李秀才在远处就可看到。
然而,直到弯弯的月亮也升起来,也没有看到李秀才。
夜凉如水,更深露重,张秀才独自无精打采的坐在院子里独酌,此时家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张秀才转头一看,只见夜色下,李秀才手里提着一坛酒大步跨进院子,朗声叫道:“贤兄,愚弟来晚了!”
张秀才闻言起身大步相迎。
李秀才说:“自上次回乡以来,家族生意日渐红火,一直忙到今日,把今日之约差点忙忘了,及至想起,已是傍晚时分,想是赶不过来了。幸好以前听老人说过,人死了以后,是可以日行千里的!因此便赶紧挥刀自刎,以赴贤兄之约。”说罢朗朗大笑。
张秀才也并不以为意,拉着李秀才的手坐下,两人就在院子里相谈人生,把酒言欢。
听完故事,说实话心里是震撼的!但也是迷惘的!
震撼的是这份承诺如此之重,却又没有半点沉重之意,而是如此欢乐!如此磊落豪壮!
迷惘的是他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我看了一眼大王,他也正看着我。
酒肉和尚继续笑嘻嘻的念了几句诗:“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这几句诗和这个故事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然而,酒肉和尚也没有给我们过多的解释。
就开始讲第二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叫维摩诘,家有万贯,奴婢成群。
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有一天维摩诘称病在家,佛主派文殊菩萨去探病。
文殊菩萨一见到维摩诘就问道:“听说你的身体生病了,但我想知道,你生病了吗?”
维摩诘回答说:“我的身体生病了,但我一点病也没有。”
文殊菩萨又问:“既然你一点病也没有,那你的身体又怎么会生病呢?”
维摩诘道:“事实上,我的身体也没有病,但众人说它病了,我也跟着说它病了。”
文殊菩萨:“这却是为何呀?”
维摩诘说道:“被人称作身体的这个东西,它本来就可以有千百种形态,可以是完好的,可以是残缺的,可以是健康的,可以是咳的、肿的、发热的、发冷的。。。总之,它本来就可以千万种形态出现,只是因为人们喜欢它是健康的,所以一切会导致身体迅速极灭的的都被称作疾病。在本来没有任何概念的清净的身体上,人们创造出了健康和疾病这样对立的观念,并且疾病又以那样显现的方式让人们看见并且感受,久而久之,疾病的概念就越发真实且无法逾越。就这样,人类就掉进了一个叫“病”的无法逃离的,四大天坑之一。”
酒肉和尚说到这里,并不往下说去,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似乎在体会维摩诘话里的精妙禅意。
大王双眼不聚焦的样子,看着远处,说道:“大师是想说,身体的健康、疾病,甚至是被锁困,都不过是世人的眼光吗?”
酒肉和尚此时睁开眼睛,笑嘻嘻的模样:“如果一条河,有宽有窄,有激流有险滩,有曲折迂回,有万丈深渊。哪一段是健康的哪一段又是疾病的呢?身体也一样呀。”
“如果一个本来就没有身体的人被困在某处呢?“我着急的追问道。
“既没有身体,又如何能困得住呢?”酒肉和尚咧着嘴,即使在一问一答的情况下,也慢条斯理一副隔壁大叔人畜无害的亲切模样:“即使是你我这样的凡人,即使拥有身体,也还可以身体在此,而心在他处,甚至千里之外!”
我嘻皮笑脸的道:“确实如此,若千里之外有心爱之人,便身在天涯,心也是在爱人身上的,反过来看,可见心也是可以困住的呀,哪里就困不住了呢?只不过是困在爱人的身上罢了!”
和尚嗬嗬大笑不止,起身拉着我们一起站了起来,用手掌拍着我的胸脯:“人擅自缚,与他人何干!”
闻言我一阵尴尬,却也释怀:我终究不是一个有慧根的人!
我和大王对望了一眼:看来这酒肉和尚的意思是说我们眼中看到的他们被困画中,全是自困,而未必是外因造成的困。那也就是说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了?!
酒肉和尚围着我看了一圈,又围着大王转了一圈,笑嘻嘻的用一种类似寺庙里唱经的方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一面唱着一面拂袖转身而去,进入东镇庙内。
“哎。。。。”我大叫起来。
大王一把拉住了我:“走吧。”
“那两秀才的故事是什么意思,我还没问呢?还有后面那首诗!说的都什么呀?”
“现在不明白,或许当遇到事情以后就会明白了。”大王看着酒肉和尚消逝的方向,淡淡的道。
我想起上次东华帝君赠我琥珀时,曾说我需要它。没想到是我体内的大神需要它!看来这高人的心思话语,是我等凡人揣测不了的。既然如此,不如就此作罢!如大王所说,后知后觉的用境遇去体会,而不必未卜先知,带着憧憬和希望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看不出来,你居然还挺有慧根的。”我笑道。
大王抽动了一下嘴角,算是回应。
刚到山脚下,见一辆小面包车停在大门口,小寒在前面朝我们招手。
“快上车吧,行李我都拿下来了。”小寒一面说一面摇着走在前面的大王的胳膊:“怎么样?找到了吗?”
大王点了点头。
上车后小寒一面跟我们炫耀她是如何通过一己之力斗智斗勇的将旅行公司的人员说服,专程派了一小面包车等了我们一个多小时。我们也简单的将事情经过跟小寒复述了一遍。
“入定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小寒喃喃念着这诗。
“怎么?佛家这诗你也知道?”我问。
“说起他的大名,你也知道!比如他那首鼎鼎大名的诗作'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小寒带着某种我无法理解的轻柔幽静的声音背诵了起来。大王和我都不知不觉被感染,加入了背诵: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背完好一会,车内的气氛是温柔又安静的,谁也没有说话。默默的沉浸在这个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创作的诗歌中,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温和浓烈,又爱得最自由的情歌!
这世上真正的自由是存在的,对任何事情,爱它,全身心投入它,又不被它所困!只是这样的境界,非神仙不能为吧?!
我隐隐觉得,酒肉和尚大概是想告诉我们,周穆王、西王母之间,大概也有过象仓央嘉措诗里一样美好自由的爱情。只是后来遇见了盛姬,不知道是见异思迁,还是蓦然发现人间真爱,又或者是见一个爱一个的风流本性使然,总之这其中一定有一个关于约定承诺之类的东西,被某一方破坏了。这个约定被破坏以后就触发了所谓的诅咒,而这个诅咒和他们被关在画里有没有关系呢?
一定有关系,酒肉和尚后面这个故事,明显是想说因果轮回,他人不便也无力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