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鹌鹑·作死的人(1/1)

星期六,戴荃来消息了,让他自己去“家禽育种场”找一个叫杨跃的。

蒋大杰哪还有心思干别的啊?立马骑车奔了育种场。

二十郎当岁的杨跃,是个热心肠,先夸了一通蒋大杰运气好,现在粮食紧张,育种场正在削减规模。

这几只小鹌鹑虽然是处理品,但也是他请老师傅精挑细选出来的,绝对是好苗子。

而且价钱便宜,才1毛2一只,如果是成年的就得1块了。

蒋大杰眼睛一亮,问他还有吗?

杨跃纳闷问他要这玩意儿干嘛?

蒋大杰嘿嘿笑,说起自己小时候烤家雀儿的香来。

杨跃也是哈哈笑,答应给他留意,场里要是再处理幼雏,一准给他留着。

蒋大杰好不容易才摆脱这话痨的哥们儿,当然也不忘给人家塞一包大前门。

捧着装鹌鹑的鞋盒回到家,蒋大杰这才有机会仔细观察小家伙们。

虽然已经不属于刚破壳的时候,但也就比家雀儿大一点(不算尾巴)。

身上是灰白相间的羽毛,仔细看,肚子上的绒毛还有点发黄。

叽叽的叫声和小鸡仔差不多,跑起来也很灵巧。

以蒋大杰不多的经验也能看出来,是健康的好苗子。

本着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的原则,蒋大杰直接把“变异药丸”给它们怼了下去。

又观察半天,发现小鹌鹑没什么异样,没有好莱坞大电影里怪物变身的烂桥段。

他这才准备回去上班。

不过走之前,对王兰芳、老太太、大凤、二凤挨个千叮咛万嘱咐一遍。

现在小鹌鹑最大的天敌不是鹞子或者野猫,而是家里这几个小的。

小孩子好奇心重,雏鸟可禁不住他们磋磨。

尤其蒋冬儿,这小子最近长能耐了,能摇摇晃晃走两步。

这要是没看住,一屁股坐在鞋盒子里面……蒋大杰只能哭晕在厕所了。

蒋大杰出了东直门,在香河园汇合了杜二杆子,两人一起回车队。

杜二杆子身上毛病不少,技术也只能算一般般,但为人和善,与人方便。

尤其作为师傅,有一点他做得特别让人佩服——从不刁难徒弟,以达到吃拿卡要的目的。

他是真心教技术,想让徒弟尽快出师。

当然,这在蒋大杰看来就是喜欢偷懒耍滑,巴不得徒弟把所有活儿都替他干了。

这种想法只有蒋大杰这个一门心思摸鱼的奇葩才会有。

在那些想尽快出头的人看来,遇见杜二杆子这样的师傅,简直是三生有幸!

这能从还留在轧钢厂的两个师兄身上看出来,他们对杜二杆子是发自真心的尊重。

可以说,杜二杆子和易宗海完全是两个极端。

杜是恨不得徒弟一天就把技术学会,自己落得清闲。

易是希望徒弟一辈子也别学会,好永远受他的摆布。

所以在易宗海手下做事,很难出头。

他的徒子徒孙一大帮,可是论起真本事,连出个四级工都难。

这老登是只要自己活得舒坦,不管别人洪水滔天!

蒋大杰两辈子最看不上这种人。

没错,精致利己主义者说的就是你——易宗海!

“吉斯150”例行检查后入库,出了厂门,蒋大杰递给杜二杆子一支烟:

“杜师傅,晚上哪儿吃呀?”

杜二杆子笑呵呵说:“去个朋友家。”

蒋大杰揶揄说:“您可真成,赶上吃百家饭了。”

杜二杆子是个老鳏夫,基本不开火,又不喜欢食堂的清汤寡水,所以四处“打野食”。

其实说他是扶贫也差不多,他自己有定量,又是二级司机,每个月68块8的工资,加上补助、外捞,月收入100多。

谁不欢迎这样人到家里做客啊?

被小辈取笑,杜二杆子也不恼,反唇相讥道:“你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蒋大杰手伸向自行车后面,拎出一条一斤多的草鱼来:“给您加个菜。”

他的自行车经过改装,后轮两边焊了两个托架,上面坐着两个带盖儿的水筲。

为了掩人耳目嘛,不然他的鱼为毛总是欢蹦乱跳的?没法解释啊。

杜二杆子笑说:“这感情好,省得我再淘换下酒菜了。”

“那杜师傅,回见了您嘞。”

“回见了,小子。”

蒋大杰可没回家,而是又奔了温榆河。

这可是他磨破嘴皮子才跟王兰芳请下来的假。

因为明儿又该给楼家送鱼了,他得奋战一夜。

到了河边,他却是一下犯愁了。

因为水面又退下去一块,这么下去就要断流了。

估计是上游没有降水,而灌溉用水量太大,这才造成这种局面。

蒋大杰叹了口气,别的他管不了,怎么想方设法,把这条河里的鱼都捞进自己的空间,才是真格的。

然而今天却出了岔头,他经常钓鱼的那个窝子,却被人捷足先登了。

“朋友,你换个地方,这儿归我们了。”

说这话的可不是蒋大杰,而是另外两个后来的人。

这俩人开了一条冲锋舟,一看就是有权有势的。

“朋友,这话应该我说才合适吧。”蒋大杰用同样的口气说。

蒋大杰说着冲筏子下面的河水扬扬下巴:“我在这儿钓几个月鱼了,可从没见过你们。”

那俩人彼此看看,眼神中满满的戏谑。

是那种上位者,看屁民无能狂怒时的表情。

“那没办法,谁让我们先来的呢?你走远点,别耽误我们上鱼。”

蒋大杰心里骂了句MMP,但瞅这俩人都穿着军装,估计大概率带着枪,可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

蒋大杰把筏子划到十几米外,掏出一枚空间饵料,慢条斯理地打起窝子来。

仅仅几分钟,那俩人就发现原来不错的鱼情,一下子就停口了。

而蒋大杰则开始往上薅鱼。

俩人彼此看一眼,把船划到距离蒋大杰只有两米远的地方,开始抛竿钓鱼。

这就是抢窝子了,是钓鱼佬的大忌,不管那个时代,碰见这种人,大概率要拳脚相向。

可问题是自己明显搞不过人家啊?

论人数一比二,论装备,特么的,自己是小皮阀,人家是冲锋舟。

这种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蒋大杰见多了,跟他们没有道理可讲的。

得,惹不起总躲得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