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京城(1/1)

叶海眼睛一眯,看来这幻境也不是完全虚假。

“好了,我送你回去吧,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再次见面了。”

叶海再次揉了揉薛宝钗的脑袋瓜说道,等薛宝钗回去了,叶海自然就能知道这幻境能不能传递物品了。

薛宝钗眨了眨眼,四周的景象突然一变,眼前恢弘的天庭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家中小院。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她怔怔地站在原地,双手微微攥紧那块丝帕,仿佛方才的经历仍在脑海中萦绕不去。

“刚才……那是梦吗?”她低声自语,眉间微蹙,带着几分困惑与疑虑。

然而,右手腕上传来的一丝凉意让她的思绪猛地一顿。

她缓缓低头,发现手腕上那只亮银色手镯依旧在闪耀着微光。

手镯精致,银光盈盈,镶嵌的细小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她用小手轻轻触摸着这手镯,感受到它的冰凉和真实,心中掠过一丝震惊。

薛宝钗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惊喜与疑惑同时涌上心头。

“这……不是梦!”她不敢相信地轻轻说出声,嘴角微微翘起。

手镯的存在无疑证实了她刚才经历的一切,她的小脑袋开始回忆起叶海那温柔的话语和充满神秘色彩的笑容。

“大哥哥……”她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回想起叶海抱起她的那一瞬。

她怔怔站在原地,心思飞扬,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轻笑,带着几分熟悉和温暖。

“宝钗,发什么呆呢?”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母亲的呼唤。

薛宝钗猛然回神,小心地将手腕上的手镯取下来藏在袖口中,脸上迅速恢复了一贯的乖巧模样。

“来了,母亲。”

她应了一声。

……

数日后。

驿卒和马都已经更换了好几拨,一路上风尘仆仆,终于将那封来自金陵的急报送达京城。

作为金陵知府亲自书写的“马上飞递”公文,虽然不如八百里加急那般紧急,但也是需要日行六百里传递。

这可将驿卒们累的够呛,好在每隔二十里地就有个驿站,可以换人换马。

若是直接单人单马直奔京城,就算人没事,马也早就累死在路上了。

大内侍卫接过密封的奏折,迅速呈递至内阁,最终递至御前。

隆庆帝正端坐于御书房,手握朱笔,面前堆积着日常奏疏。

忽见宫人呈上标注“马上飞递”的折子,他微微抬眉,没有同往常一样让太监朗读,而是亲自取过奏折展开。

隆庆帝看着这份金陵知府邢道荣递上来的奏折,越看眉头越紧皱,最后将奏折递给立在一旁的几位内阁大臣。

“你们看看吧。”

隆庆帝并没有直接开口说些什么,而是让他们几个也先看一遍。

“荒谬!”

礼部尚书刚看了没几眼,便脸色一变勃然大怒道:“这等怪力乱神之说竟敢呈上御前,还用的是六百里加急,这邢道荣真是昏了头。”

礼部尚书甚至没有看完奏折全部内容,就已经转过头开始劝诫道:“陛下,仙人一事虽自古有传,但多属荒诞,恐怕是地方官员夸大其辞,故弄玄虚之举。”

“你们呢?怎么看?”

隆庆帝微微点头,然后问向其他几人。

兵部尚书却对礼部尚书的说法有些不太认同,他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既然地方知府敢冒此奏报之险,必然有其缘故。”

“臣下曾经在边关驻防的时候也见过不少能人异士,倘若真有此事,或许乃天意降临,应以敬畏之心待之。”

兵部尚书不同于礼部尚书常年待在京城内,他毕竟是行伍出身,在边关荒野之地带过十几年兵,见过不少奇奇怪怪的人与事。

所以对于这些个仙佛之说倒还有一丝敬畏。

皇帝沉默片刻,低头若有所思地抚摸着扶手,随即沉声道:“仙人是否属实尚未可知,但此事金陵知府既然上报了,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全城人都亲眼所见,朕不能视之不见。”

他稍作停顿,眉宇间透出几分决断,“传旨,命钦差前往金陵查明此事。若有实证,即刻入京,不得隐瞒。”

内阁诸臣面面相觑,尤其是礼部尚书,多次张口欲言,可想到皇上的独断专行的处事方式之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既然皇上已经做出了决断,那他铁定是劝不动了。

不过还好,只是派个钦差调查而已,查清楚了也好。

查清楚了好问罪。

按照他的想法来说,这其实都没必要查,就应当直接派人给这金陵知府邢道荣押解到京城来问罪。

这前朝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皇帝求仙问道,几十年不上朝,政事糜烂,国家倾亡。

而今新朝立国不过数十载,居然又有地方官员开始上报这等荒谬之事。

此乃乱象!必须得将其遏制在萌芽之时!

“陛下,不知派何人前去调查此事?”

缓了一会儿后,礼部尚书上前问道。

“怎么,你要推举谁?”

隆庆帝缓缓抬眸,盯了他片刻,嘴角微微一扬,似笑非笑道。

他对这位老臣的脾气了如指掌。

“臣举荐兰台寺中丞林如海担任此次调查金陵事件的钦差。”

礼部尚书躬身道。

兰台寺,其实就是御史台。

“林如海?”

隆庆帝在脑海中稍微回忆了一下这个名字,这人他有点印象,是他当初钦点的探花郎,最初是去了翰林院,后来又调到了兰台寺。

“我记得此人娶了贾府之女为妻对吧?”

隆庆帝突然问了一句。

礼部尚书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皇上会把话题转到此处,不过还是赶忙应道:“正是,林如海前年娶了荣国公嫡女贾敏为妻。”

“这贾家动作倒是快。”

隆庆帝若有所思的说道。

林如海此人倒也算得上忠厚谦和,让他去办这事,倒也不是不行。

正好也能看看林如海这人能否担的起大任。

自从他接过皇位以来,这个国家就没有太平过,东不平,南不安!

东部沿海有倭寇作乱,南边的番邦小国也没一个安生的。

连年的战乱,大军征伐本就费钱,可最近这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盐税也出了问题,实在是让隆庆帝十分头疼。

“就让这林如海去吧。”

隆庆帝最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