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堪称无价之宝。(1/1)

众人现在才反应过来,之前种种言行无非是在做无谓表演。

想到这里,他们难免觉得窘迫与恼怒。

“我也清楚自己入行不久,只是玩票性质。”

“其实买些有趣的旧货,猜疑真假,图的是那份情趣,也从不寄希望于发财致富。

即使明知碰到真物机会微乎其微,但也正是为了这份似真非真的韵味。

既然你们已证实这些都是仿造,再花大价钱购入毫无乐趣可言。”

王建设摇摇头说,“我也不缺这点钱。”

听着这番话,贾东旭满心嫉妒。

你哪方面不缺钱呢?无非就是运气好,娶了个有钱的媳妇儿罢了。

他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运气呢?如果他老婆也这么有钱就好了。

贾东旭不由得看了秦淮茹一眼,却马上又摇摇头。

虽然他对自己的妻子满意,但秦淮茹毕竟是个乡下来的姑娘,家境一般。

秦淮茹的父母和哥哥,也就是贾东旭的岳父、岳母和大舅子,都还指望着他帮衬。

秦淮茹也曾含蓄地提到过这一点,贾东旭则假装没听懂。

他们家在城里条件也不好,否则也不会找乡下的姑娘相亲。

哪儿有闲钱去帮衬她的家人呢?后来,是贾张氏训斥了秦淮茹一通,她才不再在家里提这个事情。

岳父岳母的家庭条件本来就差,不求于他也算了,若还能有个富裕的妻子该多好。

“建设,家里有的东西,只要你看得上眼且价钱合适,随便开口。”

贾东旭明白,这次想让王建设吃亏的打算落空了。

不过没关系,既然王建设来了他们家,也许会对别的什么东西感兴趣。

不然他根本没有理由来这儿不是吗?

想到王建设家里的情况,他们能有古董的可能性太小了。

要是真有的话,祖辈早就卖了抵债去了。

趁着王建设目前还处于新手状态,能赚一笔是一笔。

等他的眼光练出来了,跟那些鉴宝大师一样,看一眼就能辨认真假。

到时候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就毫无价值了。

“我还真发现有几个有意思的东西,上次在这儿看到的。”

王建设起身,在房间里转悠,贾东旭、贾张氏和秦淮茹紧随其后。

“建设,这件贴画我老公说是他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看看要不要?”

贾张氏拿出来一张贴纸样的画递给王建设。

听起来像是一件古物名画似的。

王建设看了一眼:画中是一名穿旗袍的女士站在某个大剧院背景下。

显然,这不过是以前上海某品牌的广告宣传图。

“建设,这个木梳是我娘家传了好几代给我的,你要的话,十万也可以卖给你。”

见王建设不理睬,贾张氏又拿出了一把木梳推销起来。

“建设,这面镜子……”

贾张氏不停地向王建推荐着屋里的一切物品。

好像这些破旧物件在她口中都能变成百年古董,贾东旭不禁感叹,自己从小到大也没发现家中物品竟然这么多“来头”

最后,王建设说:“我就要这些,这些,还有那个。”

王建设没有理会贾张氏,径直走进房间四处打量。

房间并不宽敞,物品也不多,很快他就把屋子看完了。

他随意拿了三件东西,其中包括架子上那个色彩黯淡的瓷瓶,然后对贾东旭说:“你们报价吧。”

“三十万!”

贾东旭脱口而出。

这三样东西他都记得清楚,除了那个年代久远的瓷瓶外,另外两件都是新近的。

有一个甚至是他前不久从商店买回来的。

显然王建设不懂行,还认为这些物件有价值。

贾东旭怕王建设改变主意,立即开了价。

本想出一百万,但转念一想,这些东西算不上古董,即便王建设有钱也未必会买账,索性开个三十万。

要知道贾东旭连学徒工都不是,每月工资还不到十几万。

三十万已经相当于他两个月的收入了,这几件旧物换来的这笔钱让他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你们留着吧,我先走了。”

王建设面无表情地放下物品,转身就要走。

“唉,别这样,买卖哪有这么做的,实在不成您自己报个价吧。”

见状,贾东旭忙把他拉住。

他知道刚才的价格要得太高了,不过想着对方有钱或许直接答应,现在只能降价试试了。

“十万!”

“二十五万!”

“十万!”

“二十万!”

“十二万,成交吧,不然就不做了。

你们能请我吃顿饭我也就帮帮忙,不然这三样东西我都懒得看一眼。”

王建设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好像再讲价一句就会立刻离开。

“行,那就十二万。”

见此情况,贾东旭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这三样东西几乎没什么价值,能够卖出十二万,绝对划得来。

特别是其中一个商店里花一万不到买来的东西。

那个脏兮兮的瓷瓶平时也没啥用处,若让小孩子不小心摔碎了更可惜。

于是贾东旭心想:卖了正好。

王建设也不拖延,随即取出了十二万给了贾东旭。

“好了,这几个东西都是你的了。”

接过现金的贾东旭喜形于色,“好咧,几个东西都是你的啦!”

心里暗暗窃喜:区区几个无用之物竟能换回一个月的薪资,简直是意外之财。

不过,他旋即又意识到王建设的妻子陈雪茹在丝绸店是老板娘身份,对这十二万一文不值的人家根本不在乎。

这样一想,他的笑意渐渐消退,认为王建设命真好,或许应该再多坑他一笔。

只是从王建设那副模样看来,要报高些说不定反而不要了。

贾东旭心中一动,暗想这贪婪可不太妙,知足常乐才是正道。

“建设,你慢走!”

他满面笑容地对王建设说道。

王建设挥了挥手,提着那几件东西向后院走去。

这一次,他的收获可真不小。

刚刚鉴定过那件瓷器,竟是货真价实的宋代青花瓷,堪称无价之宝。

虽说最早的青花瓷起源于唐代,然而当时的工艺尚不成熟,形制也欠美观,所以存世量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