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富察贵人 309(1/1)

等考核的结果出来,弘昌当众宣布了考核结果。

表现最佳的自然是淑和、温宜她们这些公主。

她们在武艺考核中表现出色,文化考核虽然差一点

但凭借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后就是年世兰,只能说年额娘不愧是年大将军的妹妹

弘昌其实很希望皇额娘也能趁此机会大展身手,

可惜被皇额娘拒绝了

弘昌想到还要皇额娘帮忙看一下这些八旗子弟的问题

再帮他提点意见

便打消了心思

弘昌回过神来宣布起考核结果

“这次八旗子弟考核表现最佳的却不是八旗子弟

而是和硕淑和公主,和硕温宜公主

和硕淑嘉公主 和硕温妍公主

和硕淑静公主 和硕静雅公主

和硕温婷公主 还有 和硕温婉公主这些公主们,

朕为有公主们这么优秀的姐姐和妹妹感到骄傲。

除了公主们,还有西公太上皇后的表现最为出色

不愧为将门虎女,

朕决定赏公主们黄金百两

玉如意一柄……”

没等弘昌说完,年世兰便道“皇帝,本宫不用什么东西

你把给本宫的东西,分给淑和,温宜她们吧。”

淑和等人忙起身,恭敬地说道:

“年额娘,这怎么可以……”

淑和推辞的话还没说完,

就听年世兰不容置疑“女子就该都留些体己

本宫说给你们,就给你们了。”

淑和等人知道年世兰说一不二

忙向弘昌还有年世兰谢恩

在场之人再一次体会到这些公主们的受宠

宣布完公主和年世兰的奖赏后,弘昌继续道:

“朕希望八旗子弟都能以公主们为绑样

勤学苦练,不堕先辈的风彩

当然八旗子弟中,也有表现出色者有三十余人

正红旗的富察·玉衡、镶蓝旗的索伦·铁柱,正白旗的那尔苏

还有镶白旗的伊尔根·永寿、

镶黄旗的鄂齐尔·明达、

正红旗的索伦·巴颜、

镶蓝旗的富察·永庆、

正白旗的那尔苏·达赉、

正黄旗的乌雅·弘德、

正蓝旗的纳兰·景星、

镶红旗的博尔济·图尔汉、

镶白旗的伊尔根·永福、

镶黄旗的鄂齐尔·明远、

镶蓝旗的富察·永泰……”

弘昌一一念着这些名字,声音沉稳有力,

“这些八旗子弟在此次考核中表现优异,

朕有意重建八旗军,这些表现出色的八旗子弟,

将被任命为各旗的骨干,负责训练和管理新兵,提升八旗军的整体战斗力。

朕希望你们能够不负朕的期望,为大清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弘昌的话让在场的八旗子弟们心中一震,

那些表现出色的子弟们脸上露出了激动和自豪的神情,

而那些表现不佳的子弟则低下了头,心中充满了懊悔和失落。

弘昌继续道“有了表现出色的,自然也有表现不佳的。

正黄旗的阿穆尔、镶红旗的图伦……六十余人,

平日里骄奢淫逸,考核中更是一塌糊涂,

不仅武艺稀松平常,文化考核还妄想作弊。

朕决定,剥去他们八旗子弟的身份

罚他们去边关服役五年,戴罪立功。

若五年内能改过自新,有显着功绩,可酌情召回。”

弘昌之所以这样安排,并不是想对这些人网开一面

而是想榨干这些人最后一点价值

等这些人没用了,也不必再活着了

弘昌此言一出,那些表现不佳的八旗子弟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那些八旗子弟的长辈们,脸色也十分难看

这些八旗子弟骄奢淫逸惯了,哪里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

以后只怕连回京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百姓们则拍手称快,觉得皇帝此举公正严明。

弘昌接着看向淑和等公主,微笑道:

“公主们为八旗子弟树立了好榜样,

朕希望日后公主们能多多参与军政事务,为朕分忧。”

淑和等人忙跪地谢恩。

考核结束后,八旗子弟们各怀心思,有的立志痛改前非,有的则满心怨恨。

弘昌安排好一切这才摆驾回宫

富察佩筠在考核的这几天,确定了有些八旗子弟确实用了福寿膏

富察佩筠在确认了部分八旗子弟使用福寿膏的事实后,心中充满了愤怒。

一想到被福寿膏毁了身体的人,富察佩筠的脸色变得铁青,

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她可是知道福寿膏的危害的,这种东西一旦沾染,

不仅会毁掉一个人的身体,更会腐蚀一个人的意志。

回想起大清军队在与列强军队交锋时的连连败退,

以及无数缉毒英雄所遭受的惨无人道的折磨,

她心中的怒火翻腾。

这些英雄们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还让牺牲了自己的家庭

富察佩筠一回想起这些英雄的惨烈

对那些贩卖福寿膏的人充满了无尽的愤恨,

她恨不得将这些人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回到宫中后,她便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弘昌。

富察佩筠详细地向弘昌说了福寿膏的危害,

强调这种毒品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的极大损害。

这福寿膏若是一直在大清扩散,那大清必然会走向灭亡

这这福寿膏能让懂礼义廉耻的人,变成一个六亲不认的畜生

能让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变成枯瘦如柴的骨头架子

这福寿膏比五食散还厉害

弘昌听后,脸色变得阴沉至极,

他没有怀疑富察佩筠的话,当即下令要彻查此事,

绝不姑息任何一个与福寿膏有关的人。

富察佩筠提醒弘昌,一定要将那些已经染上毒瘾的八旗子弟严格看管起来。

她建议对这些人进行深入调查,弄清楚他们究竟是如何染上福寿膏的。

对于那些情有可原的人,可以安排他们接受强制禁毒治疗,

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发现有人是为了寻求刺激而主动吸食福寿膏,

那么就无需对他们过多关照。

富察佩筠认为,这些人既然如此不知自爱,

那就让他们继续沉迷于福寿膏之中,用福寿膏来供养他们。

正好让其他人能亲眼目睹吸食福寿膏后的悲惨下场,

从而对福寿膏提高防备

要查清楚有多少福寿膏流入了大清,把这些福寿膏都找出来销毁

富察佩筠继续说道:“弘昌,这福寿膏之事绝不能等闲视之。

如今八旗子弟中已有部分人染上毒瘾,若不及时遏制,

只怕会蔓延至整个八旗,甚至影响到大清的根基。”

弘昌紧握拳头,神色严峻,

“皇额娘放心,朕定会彻查到底。

这福寿膏一日不除,大清便一日不得安宁。”

弘昌心怀大志,决不能让这福寿膏给毁了

富察佩筠“这福寿膏要硝毁也是有方法的,

决不能用火烧

要用海水浸化法,先挖一大池子,灌入海水,

再将福寿膏切碎扔进去浸泡半日,之后加入石灰,

石灰遇水沸腾,福寿膏就会被分解。”

弘昌认真听着,点头表示记下。

等富察佩筠离开后,弘昌立马召敦亲王庄亲王,年羹尧,傅恒等人进宫

众人进宫后,弘昌面色凝重地将八旗子弟吸食福寿膏一事告知他们。

敦亲王和庄亲王听后,脸色大变,

这些八旗子弟没有最废物,只有更废物

年羹尧则气得拍案而起,怒声道:

“这样的东西若是流入军队,那还有谁还能上战场!”

傅恒也紧皱眉头,思索着应对之策。

弘昌扫视众人,说道:“朕已下定决心彻查此事,诸位可有良策?”

年羹尧率先开口:“先将染毒之人控制起来,再顺藤摸瓜,找出背后的贩卖者。”

敦亲王没说话,只觉得这福寿膏三个字很耳熟

敦亲王想了好一会,突然道

“本王想起来,本王听过这福寿膏”

弘昌连忙看向敦亲王““十叔,您快说说,您在哪里听说过这福寿膏?”

敦亲王微微皱眉,回忆道“当年皇阿玛还在世时

有洋人向皇阿玛进贡的东西就有这福寿膏

说是好东西,还有洋人给本王和九哥送过

皇阿玛把那些福寿膏赏了人,本王和九哥收的福寿膏随手就扔库房了。”

弘昌听后,眼神一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洋人果然不安好心!”

敦亲王点头“当年那些洋人进了大清,

本王就觉得这些洋人不安好心

偏偏很多人觉得大清是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对这些洋人过于宽容。

还允许那些传教士留在了大清

没想到他们竟然用这种阴险的手段来祸害大清!”

庄亲王也愤愤道:

“这些洋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们进贡的福寿膏,分明就是想从内部瓦解大清的根基!”

傅恒沉思片刻,说道:

“洋人此举,显然是有预谋的。

他们知道八旗子弟养尊处优,最容易成为突破口。

一旦八旗子弟沉迷于福寿膏,大清的精锐力量就会被削弱。

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切断福寿膏的流入,同时加强对洋人的警惕。”

弘昌点了点头,说道:

“十叔,你回府后派人去库房查看当年那些洋人送来的福寿膏,看是否还有留存。

如果有,必须立刻销毁,绝不能让这些东西再流入民间。

这福寿膏要硝毁也是有法子的,千万不能用火烧

要用海水浸化法,先挖一大池子,灌入海水,

再将福寿膏切碎扔进去浸泡半日,之后加入石灰,

石灰遇水沸腾,福寿膏就会被分解。”

敦亲王立刻应道“等本王回府就去办。”

弘昌趁机道“十叔,朕听说皇玛法在位时有位戴大人

戴梓戴大人,精通火器制造,研制出了连珠铳、威远将军炮等先进武器。

但后来却被人诬陷,发配到了盛京?”

敦亲王皱眉想了一会道“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罪名好像是私通东洋”

傅恒道“这样的人才,不像是会私通东洋的。

他若真有此心,又怎会为大清研制出如此多的先进武器?

这背后定有冤情。”

弘昌点头“十叔,你记得是什么人告发戴大人的?”

敦亲王又开始回忆“好像是个传教士,叫什么,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个传教士,叫汤若望。”

敦亲王努力回忆着,终于想起了这个名字。

年羹尧冷哼一声“又是洋人,哪里会这么巧

这肯定是洋人的阴谋”

敦亲王吹胡子瞪眼“这些洋人果然诡计多端,

故意陷害戴大人,阻止大清发展先进武器。

亏皇阿玛还那么信任那个汤若望”

弘昌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传教士在大清境内活动,居心叵测,如今看来,祸害无穷。”

年羹尧沉声说道:“皇上,咱们不能再容忍这些传教士在大清境内肆意妄为。

他们不仅传播有害的福寿膏,还试图从内部瓦解大清的根基。

臣建议立即驱逐所有传教士,禁止他们在大清境内活动,以绝后患。”

弘昌点了点头,面色冷峻:

“年羹尧所言极是。

传教士在大清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畴,

他们分明是在进行间谍活动,企图破坏大清的稳定。

传教士在大清多年,

也不知道暗中传递了咱们大清

多少机密给洋人,若不趁早清理,只怕后患无穷!”

傅恒沉思片刻,说道:

“皇上,臣建议可以先以福寿膏一事为由,将传教士全部拘禁起来,再逐一审问。

这样既可以避免他们提前得知消息而作乱,

又可以查清他们是否有其他不法行为。”

弘昌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好,就按傅恒说的办。

传教士之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年羹尧,你负责此事,务必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年羹尧连忙领命,心中暗想,这次行动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差池。

一旦传教士得知风声,很可能引发洋人的干涉,给大清带来不必要的外交压力。

弘昌又道:“十叔,你派人去查查那些八旗子弟吸食福寿膏的源头。

朕怀疑,这背后可能有更大的阴谋。

这些福寿膏不可能凭空出现,必定有人在背后操纵。”

敦亲王点头应道:“皇上放心,本王这就去办。

臣会派人暗中调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弘昌又看向傅恒:

“傅恒,你负责协助十叔,务必查清福寿膏的来源。

朕要让那些祸害大清的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