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这一夜,长安人头滚滚(1/1)
当刑部尚书,余顺彰赶到醉仙坊后,在见到此地情形,与那群女孩儿时,顿时心中凉了半截。
他本不属于任何派系,能担任尚书一职,全因当年自己的老师戴胄一力举荐。
在戴胄去世后,他便渐渐厌倦了朝堂争斗,开始变得四处迎合,只求无事即可。
他刑部众多官员,纷纷投靠他人,他自是知晓,但他已是无欲无求,并未站队,只求能平稳落地,安享晚年。
然而,看到此时的情形,以及自己刑部一众官员被押解在此时,他此刻貌似看到了自己即将被流放的场景。
“余大人当真是带出了一批好部下!”
余顺彰见状,连忙躬身向李恪行礼:“吴王殿下,本官失察之责!”
李治在一旁冷哼一声,缓步走到余顺彰身前:“余大人,怎么不见刑部侍郎?”
余顺彰一愣,没想到这侍郎竟比自己来的还晚。
“算了,就让余大人在这等这位侍郎大人吧。”李治冷冷斜了他一眼后,便走向那女孩身前,轻抚她干枯的秀发,“我带你去救你娘亲。”
随后,李恪在这里留下了一支武侯卫,剩下的人便与他随李治一起,前往了万年县衙府。
当县令周弘文听闻两位亲王带着武侯卫正在大牢门前时,顿时脸色大变,此时的大牢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去。
“干什么的!”牢门前衙役刚开口,武侯卫上前便是一脚将其踹倒在地,随即将刀刃横于其脖颈上。
“武侯卫办案!”
李治与李恪带着小女孩,便准备向内走去。
“不能进去啊!”
门外的衙役见状,连忙出声高呼。
然而,李治的手已经扣在了大门之上。
大牢外房门自内向外而开,院内众人循声抬头,翻地掩埋的动作,戛然而止。
武侯卫不做停留,自三人两侧经过,片刻之间,便控制住了院内的众多衙役。
“还是来晚了一步。”李治心中无奈叹气一声,看着院内那些即将被掩埋的尸体,冷冷开口:
“都砍了!”
李恪在一旁微微一愣,“雉奴,这些衙役都有官身,如此做...”
“兄长安心。”
李恪见状,深吸口气,点了点头。
随即,武侯卫手起刀落,一时间院内所有狱卒、衙役,人头滚滚。
“殿下,抓到一名要翻墙逃跑的人!”
李治双眼微眯,瞥着他脚下的官靴,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既是如此,砍了便罢!”
那武侯卫点头,刚欲抬刀,只见那男子哇的一声哭出声来,“饶命,饶命,卑职乃是万年县丞,黄越。”
李治见状,上前抓起县丞脖领,竟猛地将他拖着走向那群衙役挖出的坑前。
看着坑内老少妇孺那惨不忍睹的尸体,李治双眼阴沉,一把将黄越扔了下去。
感受到四周尸体以及鲜血的温度,黄越顿时惊叫而起,拼了命的想要爬出去。
然而,这坑内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抓着他一般,任他怎么挣扎都没办法向上爬去。
“娘!娘!你醒醒啊,娘!”
这时,那女孩儿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娘亲躺在那即将被掩埋的尸体旁。顿时扑了上去,挣扎着要将她的娘亲扶起。
李恪来到女孩儿的身后,不忍的撇过了头,轻轻抚拍其背。
看着眼前这一幕幕的场景,李治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在长安脚下所发生的一切。
“说!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李治手中的刀刃已然举起,黄越能感受到,但凡自己有一句假话,这个上面的晋王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自己。
“是...是魏王府司马。”
就在这时,万年县令周弘文神色惊慌的出现在门前。
当看到院内的一切后,他顿时双眼无神,一阵恍惚,摔倒在地。
李治偏过头,冷冷的看着这一幕,“将他押起来,带走。”
就在这县令被带走的同时,东宫中舍人,李帷出现在了门前。
只见他扫了牢内一圈,皱了皱眉,随即将目光定格在李治身上,微微一笑,快步向前。
“殿下,太子让我给您带句话,今夜请您放手去做,一切,有太子殿下为您撑腰。”
说完,他对着李治微微躬身拱手,便转身快步离去。
“兄长,你看,已经有人开始为我们铺路了。”
“不知是真的铺路,还是故作疑阵,待一箭双雕。”
李治微微一笑,“借用太子之前那句话,至少,我们目前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吗?”
说完,他缓缓起身,看着这院中场景,“兄长,今夜,我们便要将这动静闹大,越大越好。院内尸体不要动,留下一队人马,等明日大理寺前来接手。
这次的大理寺定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卖命。”
李治此刻眼神冰冷,眼底一抹厉色一闪而逝,随后,他带着一队武侯卫返回了醉仙坊。
这一夜,注定会是人头滚滚……
“还没有找到于典诚吗?”
李泰此刻在府上焦头烂额,然而,在听到府上司马将万年县大牢之中的事说完后,顿时将面前的茶盏摔了出去。
“那周弘文是废物吗?怎么能把尸体埋在大牢之内!”
李泰此刻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这个周弘文了,他现在就想立马冲到这个人家中将其乱刀分尸。
“殿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怎么将这件事给掩盖过去,想必明日一早,长安城内,此事便会人尽皆知,陛下肯定会召朝会的。”
李泰此刻怎会不知他此时的险境,但他思考许久也没有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看着府外渐渐放亮的天空,李泰摇了摇,看着面前的司马,眼底那抹狠辣一闪而过。
今夜的长安,注定让人不眠。
这一夜,李治与李恪,带着武侯卫,几乎将涉及此案的下级官员砍了个便,但凡参与杀害村民,迫害孩童的,没有一个逃出二人刀下。
李世民一早便接到了奏报,昨夜发生的一切已然放在了他的案前。
有趣的是,御史赞扬两位亲王的同时,弹劾的奏章也随之而来。
而此时的李泰,正满头大汗的跪在太极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