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捻香请观音(1/1)

虽然吧,大家当时群情激愤,一起参与了群殴。

但当时确实是因为火烧禅院,大家都失去了理智,下起手来也没了轻重。

但这样都没把广智广谋俩人当场活活打死,可见大家平日里参禅打坐也不是没有成效,也不是不顾念师兄弟情谊。

想来这一难过后,广智广谋日后在禅院里将会饱受排挤不待见——也意味着大家没想要他们的命。

最多也就是赶出寺去,自生自灭。

可按照陈启这位圣僧的话里话外意思,这是想要他们俩的命啊……

还是不脏了自己的手,借他们杀人!

众僧看着躺尸的广智广谋,脸上神色阴晴不定。

这可是一同生活了许多年的师兄弟!

大家可都是拜佛念经的出家人!

可哪家正经的出家人会谋财害命呢?

师兄弟的俩条人命,又如何与在场的两百多人相比呢?

要不,就这样做了他们?

既然昨夜想烧死陈启俩人,即使没成,那也是犯了杀戒,一不做二不休……

烧得了陈启师徒,还杀不了广智广谋师兄弟吗?

“诛除首恶!证我们清白!”

人群中突然有人喊话,打破了寂静,也打破了众僧心里的枷锁。

“诛除首恶……”

僧人们呢喃着,好像在念平日里祈佛用的经文。

“诛除首恶!”

“诛除首恶!!”

“诛除首恶!!!”

不知不觉,这呢喃声越发响亮,给予了众僧心里底气,脸上的神情越发正义。

就好像那庙院里怒目降魔的金刚。

于是众僧动手了,用着现成的,废墟里的砖块。

一砖砖,一瓦瓦的砸向地上躺着的俩人。

“啊!你们在干什么?”

“师兄,师弟,饶命,饶命啊!”

“别砸了!别砸了!”…………

昏死的广智广谋被砖瓦砸醒,痛的在地上抱头蜷缩,嘴里还不住的求饶。

众僧那怒目金刚的面容,在他们眼里形如恶鬼。

…………

“阿弥陀佛。”

一旁的陈启在冷眼旁观。

一开始,他的确只是想借众僧之手除去广智广谋两个首恶。

从僧人口中供出的昨夜详细情报,显然金池与这二人乃是这寺庙里最坏的。

金池最先动了贪念恶心,这俩人甘为走狗,出谋划策。其他僧人盲从,是一群帮凶。

帮凶或许罪不至死,但首恶必除。

金池已经暴毙,广智广谋也当一起上路。

这都是陈启计划好的。

陈启没想到的是,这些僧人为了活命,对广智广谋下手时,场面竟变得有些诡异,就好像集体入了魔一般。

不过帮凶也是凶,这一院僧人可没几个好人——行动时没人阻拦,也没人想着通风报信啥的。

那出现眼前的情况倒也好理解,打破了身上伪装的皮,显出本性罢了。

…………

广智广谋就这样死了。

死在了师兄弟们为他们搭建的“砖瓦墓”里。

空地上一角,砖瓦层层叠叠,高高垒起,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空地上正中,跪着剩下的僧人,他们在等着孙悟空回来,“从轻发落”。

在打死广智广谋后,不是没人想打陈启的主意,但看陈启那气定神闲的样子,以及猴子展现出来的神通广大。

蠢蠢欲动的几人熄灭了眼里的暴戾,老老实实和其他人跪下,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好在,没让他们等多久,猴子一个翻身落地,来到了陈启身边。

“师父,师父,”猴子讪讪的凑近道,“今日运气不佳,徒弟的小计因为那多嘴的小怪,被那黑风大王识破了!”

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封请帖道,“倒也不是没有收获……”

猴子讲他下午路遇送请帖的小妖,拿到了请金池——也就是撞墙自杀的老院主,前去赴宴的请帖。

正想着怎么骗开洞门的猴子,立马就因地制宜,变作了金池的模样,前去赴会,骗取袈裟一观。

结果关键时刻,巡山的小妖怪跳了出来,揭破了猴子的真面目——猴子只能和黑风大王真刀真枪的干了起来。

奈何这黑风大王着实有两把刷子,这一次和猴子又斗了个不相上下。

直拖到日落西山,才又找了个吃饭的借口,溜回了黑风洞中。

“师父,这厮是个黑熊成精,本领也有几分。”孙悟空一一说完,又指着请帖上留名的“侍生熊罴”道。

“这黑熊精竟然能与你战平,倒也厉害。”陈启夸耀赞赏道。

“气力不持久,若不是他溜的快,再打下去,可不是俺老孙的对手。”猴子抱胸点评道。

“能与你相持不少时间,就很了不起了,世间哪有第二个齐天大圣呢?”陈启笑眯眯的安抚道。

直乐的猴子嘶牙咧嘴,摇头晃脑。

“咦,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旁边又堆埋了什么?”

也在这时,猴子才发现了场上的异常,见众僧齐齐下跪,空地一角高垒,惊讶道。

“呵,他们这是在表达良好的认错态度,希望你能高抬贵手,从轻处罚他们。”陈启呵呵一笑,为猴子讲解起下午禅院的事。

“哦,原来是这样啊……”

猴子边听边点头,看着众僧跪下磕头,眼角余光扫着陈启,对于师父的印象再度更新。

乖乖,师父这下手可不轻啊,莫非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杀人诛心?

哈人,真哈人!

俺老孙这次丢失了袈裟,不会被师父记在账上,哪天也来这么一手吧?

猴子暗自打了一个冷噤,感觉后背有些发凉,暗自发誓,一定要尽快取回袈裟复命!

“护法,饶命啊!”

“护法,首恶已除,请宽宏大量啊!”…………

众僧哪知道猴子眼睛还在看着他们,心里早就不知道飞哪去了。

见“正主”望来,立马为自己求情道。

“不知师父的意思是……”

猴子看也不看那帮僧人,态度老实的向陈启低声问道。

“不急,天色已晚,明日再说。”陈启看了看将黑的天色,神秘一笑道。

于是,陈启与猴子用过晚膳,回转禅房安歇。

剩余的僧人则倚着残墙,搭起瓦棚,歇过了一晚。

次日天明,猴子心急的扯着陈启起床,询问袈裟和僧人处置的问题。

陈启还是不急不慢的样子,先是与猴子用过早饭,又好好洗漱斋净了一番后。

“呵呵,解铃还需系铃人,”看着等的有些不耐烦的猴子,陈启摇头晃脑道:

“我们现在住的在哪?这些僧人平日里拜的是哪位?我那袈裟又是何人所赠?”

“与其费尽心思去拿回袈裟,考虑惩戒僧人,不如让正主来处理如何?”

陈启对着猴子露齿一笑,掏出早有准备的檀香,在供桌上点燃敬起后,弯腰行礼下拜:

“弟子唐三藏,今遇疑难,恭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