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减排片(1/1)
“甜甜,你真的火了。”
陆争很高兴的跟景甜分享着这个好消息。
去年,为了运营景甜的演艺事业,陆争特意创办了星光灿烂。虽然只是为了她一个人服务,但从司机到管理,一个也不缺。
将近2年时间里,陆争砸进去7位数,但一点水花都没有翻起来 。
那张找了王菲的御用音乐人打造,请来宁昊亲自指导EP《你是谁》,这就跟这名字一样。
推出市场后,压根没人知道<你是谁>!
要知道,这EP的制作成本,都抵得上一部小成本电影投资了。就连MV的摄影机,都是陆争从好莱坞租借的专业摄影机。
除了EP,陆争也找了其他不同的尝试,就比如今年他给景甜找到的国际资源。
景甜被美国西北樱桃协会指定为年度西北樱桃代言人,还拉来了华盛顿州的州长撑场面,但最后还是没有一点风声。
纯纯的倒贴人情。
现在《夺宝》一上映,景甜的知名度瞬间就被打开了。
以前找资源,只能靠陆争花费金钱或人脉,这次不少合作片约,自己找了过来。
一旁,景甜就在翻看着剧本。这些都是最近递到公司的。她想看看,有没有好的作品。
对于陆争说的,景甜也深有感触,就比如走在北电学校里,周围人羡慕的眼神,那是骗不了人的。
“陆叔,你看这个本子怎么样。”
景甜将一份剧本递给陆争。
陆争接过就扫了一眼,直接放到一边:“甜甜,这种东西就别看了。事实证明,大导演,大制作更捧人。
这些剧本,回头我就给你推了。以后,咱们要演就要演大制作。听说林超贤导演,正在筹备一部新电影。
港岛那边的大导演,还是很有号召力的,我去给你问问。”
说着,陆争自顾自的去打电话了。
景甜看着陆争着急忙慌的样子,神色间有点茫然。
她想起了当初试镜《夺宝》的时候,林凡有建议过,让她从小角色开始锻炼演技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票房成绩好,主演团队自然也更上心。
在原定的宣传活动外,刘德桦,范彬彬,黄小明他们对其他的采访也是来者不拒。甚至在一些商演活动的现场,也在为《夺宝》宣传。
而表现在票房上,那就是接下来的两天《夺宝》的票房都稳定在2400万以上。
也就在这如火如荼的当下,华夏电影家协会下属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的副秘书长的一篇长文在一片赞歌里就显的那么的突兀。
《当票房成为唯一的信仰——林凡式成功的隐忧》
“这部电影的确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但我们是否就要为此欢呼?它真的能代表中国电影的未来吗?
在我看来,《夺宝联盟》不过是对好莱坞电影的拙劣模仿。
导演调动了一众大明星,借助商业资本和大场面特效,打造出一场看似热闹的狂欢,但作品缺乏对社会现实的真正关照。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与我们青年创作者所期待的民族电影精神,相去甚远。”
文章登报后,就被众多的纸媒和网站转载。
他们可不管说的对不对,能吸引眼球就行。
紧接着,一些协会成员也开始发表言论:<缺乏电影本身的艺术性><青年导演的自我迷失><拜金意味浓重>
就连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美女,也被这些人解读成<林凡在艺考美色与身体符号,迎合观众,物化女性>。
影评人向来喜欢跟影迷唱反调。
所以林凡从邮件知道情况后,也没在意。
那个什么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他还认识。
因为年龄上,他今年也就25,也是标准的青年。当初这个协会还给他发过邀请。
但被林凡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加入协会,要定期开会,还要交会费,会费的高低跟收入成正比,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至于林凡能得到的。例如协会会动用关系,募集电影拍摄资金,以及奖项评选时的照顾等等。
奖项当然不是欧洲三大,无非是金鸡,百花,大学生电影节等等内地的奖项。
前者用不着,后者看不上,他要是还入会,那才是傻子。
对林凡甚至韩三坪等出品方来说,这些恶评,就跟路上的狗屎一样,不理不睬就行,你要是非要搭理它,那恶心的反而是自己。
所以跟韩三坪开视频会议的时候,他提都没提。
“韩董,海外发行的怎么样了?”
当初《夺宝》版权售卖的时候,日本和棒子国可都选的是票房分成。
“日本那边要到明年1月。”
韩三坪蹙眉,事实上,当初商量的是同步上映的,但最后出了点岔子。生怕林凡不清楚情况,他还特意解释了下。
“晚一点也好,11月份那边有部叫《恋空》的电影大爆,12月份也会倾斜一部分排片资源过去。”
《恋空》。
林凡一听这名字还真有印象,重生前他老婆之一的新垣结衣主演。
上学那会儿,还跟女友一起看过。属于日本最喜欢的纯爱剧情。看到女主被不良青年欺负那段的时候,就连他这大老爷们的拳头都会忍不住捏紧。
“不过,韩国那边的成绩不错。”
欲扬先抑,提起这个,韩三坪脸上都笑出了褶子:“那边跟咱们同时上映,目前观影人次已经有70万人次了。
林凡,我有时候都怀疑你是不是能未卜先知了,说那边的市场喜欢这题材,还真就一点没错。”
林凡对着镜头还真掐起了手势,然后似笑非笑的看着镜头,笑道。
“韩董,我还真的挺能算的,您今天找我,应该也不止这么点事儿吧。”
韩三坪面色一顿,叹了口气。
“林凡,陈可辛那边也是集团今年的重点项目。而且,那时候还是我亲自拍的板,所以这一碗水,我得端平。
而且,这么大一家公司,也不是我的一言堂,还是希望你理解。”
《夺宝》的成绩能够势如破竹,也有一份院线排片的功劳。
作为投资方,中影和上影都给了65%的排片,而万达作为民营院线,更是不客气,直接订到了70%。
而现在《投名状》上映,同是中影投资,肯定要分出部分院线资源。
其实不止是中影,至少在上映的前期,上影和万达都要分出部分资源给《投名状》,不然一顶垄断帽子,谁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