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山下茅舍(1/1)

且说王惟剑听罢张乞丐的话,径直自个下山去了。

几天时间,走出大概数十里路,王惟剑这才反应过来。

虽他能凭借太阳光辨别模糊方向,但却不知道具体位置,倒是不太好走。

因为张乞丐这老小子,只告诉了王惟剑,最近的县城就在背剑峰山脉以北,但山里地形复杂,具体的路线一旦夹杂个平原、大山什么的,方向就乱掉了。

这天晌午,也是一个王惟剑历经几日,但依旧没有找到县城的一天晌午。

想到他自己身上带的干粮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就寻思看看能不能找个人家多少补充一点。

山里地形复杂,附近显得荒无人烟,王惟剑自己心里也没底。

不过万一有所人家,这种做法,也倒不是说是一种乞讨,而是一种让人家做做慈善的方法,是王惟剑这样想道。

又走出去半里多地,正是无巧不成书,王惟剑果然看到些许炊烟,再前面的林子遮掩之处,正在朝天空上飘去。

“看来这里果真有人家。”王惟剑窃喜道。

“正好身上的干粮和水都不多了,看看这家人能不能发发善心,给自己补充一些。”

王惟剑穿过前面的树林,且定睛一看,正前方矗立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茅屋。

说这屋子是歪歪扭扭,倒不是这建筑不尽人意,而是可能因为王惟剑以往在背剑村里面看到的房屋过于笔直。

此刻他觉得这房子歪歪扭扭,倒也没错。

实际上这房子修的相对也还牢固,耸立在地上,整个屋子的架构以竹子勾勒,顶部以茅草覆盖。

奇怪的是,屋子前面两边种了两棵桑树,看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要知道,风水学丧讲,住屋四周忌种桑树,因为〔桑〕与〔丧〕同音,主有意外之灾,特别是种在四边角落。

而且,这桑树还显得干枯,枯树风水上会影响到家里人的健康和情绪。

王惟剑却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东西,此刻他正是喜的心急,走上前去轻扣了几下柴门。

开门的是一个身着麻布衣的小姑娘,说是小姑娘倒也不甚贴切。

因小女孩发育成熟的都较早,这女孩身材显得已经很是饱满。

但她脸上看起来依旧稚嫩,有个十五六岁的样子,与王惟剑倒是年纪相仿。

“我是附近村子里的,因为受到山贼洗劫,村子里只有我一个人逃了出来。

避难来到此地,身上的干粮已经吃完了,姑娘可否给些多余的食物和水,也让我不至于饿死。”王惟剑如是小心翼翼地道。

若是个男孩,王惟剑定不会显得如此紧张,这小姑娘虽身材圆润,但却一身麻衣,姿色一般。

因自小王惟剑在村子里的玩伴少,村里之前也只有几个男孩,也是没有和小女孩说过话,此刻显得就紧张了许多。

王惟剑之所以如此交代,大概是张乞丐的缘故。

老张头说,绝世剑胚牵扯干系甚大,这听起来离奇的故事,也可能让别人因此对王惟剑生出歹意。

“可以啊,我爷爷正在做饭,大哥哥你可以进屋饱餐一顿,再带些干粮。”小女孩倒是落落大方,笑着开口,带着一种小孩子心性的善良脾气。

王惟剑跟随小女孩进了这茅屋。茅屋里面不大,陈设也很是简单,几张小板凳,一张大方桌,一大一小两张床铺,还附带个灶台。

一个老者,身形佝偻,正在灶台前忙里忙活地。

“爷爷,这里有个大哥哥,他村落遭了山贼洗劫,逃到这没有吃的了,好可怜啊,于是我就把他带到家里来了,让他吃我们家的饭叭。”

这小女孩的语气一改落落大方,对她爷爷开始撒起娇来,显得很是活泼。

闻言,老者转过身来,眉头先是一皱,似乎显得有所不满,但很快就舒展开来,动作很快,王惟剑也没发现他眉宇之间的异色。

“正好,婷婷,爷爷今天做的饭多了,这就给这位少侠多盛一碗。

少侠若是不嫌弃,今天晌午就在这里吃些饭食吧。”老者道对着王惟剑道。

老者之所以称王惟剑为少侠,可能是因为王惟剑此时的衣着打扮。

他穿着的是村里的麻布衣服,脖子里挂着家传的沃顿绿玉佩,短劲装打扮,腰里斜跨着一副宝剑,加上面容清秀,可谓敢夸玉带宝剑,卖相十分不错。

“如此,便多谢老丈了。”王惟剑这个尊称还是跟张乞丐学的,这张老头老是觉得王惟剑叫他老头是不尊重人。

少倾,老者将中午的饭食做好端上。

午饭是些山间青菜,配上自己家种的稻子做成的白米饭。

饥肠辘辘的王惟剑大快朵颐,连吃了两大碗。

饭后,过了食不语的忌讳,老者和王惟剑攀谈起来。

“少侠准备往哪去啊?可是要到县城?”老者问道。

“老丈为何如此笃定?”王惟剑疑惑道。

“此处向西北再走数十里便是县城,除外方圆百里再无大村镇,少侠若不往县城去,路途怕是漫漫啊。”老丈笑着解释。

“老丈,我正是要前往县城,多谢老丈指路。”王惟剑听罢短暂思量一阵,这般说道。

原因无他,自己本来就是去往村里最近之城池,虽不确定,但附近若无他城,应该就没错了。

其实,原本距离此处,往西边几十里处到还有一个城池,这也是王惟剑应该的目的地,只是偏离的方向。

但老者留王惟剑在这里吃宿,也自有算计。王惟剑作为剑修,符合他的要求,正好可以集聚更大的力量。

闲聊之中,老者又感叹道:“此处在益州道绵竹府西南边隘,分属蜀地,乃西南深山出山口。

此处西南,多有深山,若我所料无错,你们村落就坐落于山中。

恰逢多国战乱大世,我们这种小地方也是遭罪,小伙子哀乐中节吧。”

老者说的,让王惟剑了解了一些基础的常识,对此时的王惟剑帮助很大。

不过,老者所谓说的哀乐中节,怕是这个少年,难以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