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吾道不孤(2/1)
王建军推开革委会办公室时,刘志忠也正捧着搪瓷缸看报纸。
见人进来连忙起身:
“建军来了?坐坐坐!”
李怀德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枚主席像章:
“建军来了,随便坐!”
“刘厂长,李主任。”
王建军把生产报表放在桌上:“三车间的技术骨干名单,需要两位过目。”
李怀德突然咦了一声,像章“啪”地按在桌上:“刘普也算骨干?
档案里可写着‘资产阶级技术权威’。”
“李主任啊。”
刘志忠笑呵呵地打圆场,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咱们厂超额完成援越任务,老周调试的那台轧机立功不小嘛。”
王建军心知肚明,李怀德可不像他表现得这么坚决。
他只是想撇开责任而已,不然也不会这样表现。
同时,刘志忠这是在帮他打掩护。
这位厂长虽然表面看上去已经不问世事,实则心如明镜——
轧钢厂能年年评先进,靠的就是这些“有问题”的技术骨干。
他这是用生产成绩在保人。
王建军翻开报表第三页:“您看,这批特种钢轨需要他带队攻关。”
手指在“军工特需”四个字上重重一点。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暖气管“咕咚”响了一声,李怀德终于抬起眼皮:“哦,是吗?”
他慢悠悠把像章别回胸前:“既然是为国防建设……下不为例。”
王建军看了李怀德一眼。
这位革委会主任不是不明白技术骨干的重要性,只是需要个台阶下。
“军工特需”就是最好的挡箭牌——既全了政治立场,又卖了人情。
毕竟真要耽误了军工生产,他这个主任也担待不起。
这是既不表态也不反对。
刘志忠突然咳嗽起来,从抽屉里摸出个牛皮纸信封:
“建军啊,这是技术科特别经费。”
他眨眨布满血丝的眼睛:“有什么困难……咳咳,直接来找我。”
刘志忠这话说得含蓄,但王建军听懂了。
这钱分明是他自掏腰包,就为保住厂里这些“问题人员”。
这段时间要不是这“不干事儿”的刘厂长在暗处周旋,轧钢厂那些人也不可能……
王建军刚走出办公楼,就听见身后“吱呀”一声。
刘志忠裹着旧棉袄追上来,往他手里塞了张纸条:
“好好干,有什么需要可以来找我!”
拍了拍王建军的肩膀就走了。
王建军看着刘志忠略显佝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缓缓打开手中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三线厂缺个技术顾问,可安置三人。”
王建军心头一热。
吾道不孤!
在这条路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车间。
王建军站在轧钢厂的高炉前,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
他望着车间里稀稀拉拉的工人,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王处长,您看这……”
技术科的小李欲言又止,手指着角落里几个正在打瞌睡的工人。
王建军摆了摆手:“让他们再睡会儿,昨晚加班到几点?”
“凌晨三点……”
小李压低声音:“李主任说,完不成任务就是政治问题。”
王建军的视线在角落里那个佝偻的身影上停留了片刻——老孙。
也不知道刚刚他被那些人抓去干啥了,王建军有些担心。
“老孙!”
“王、王处长……”
老孙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王建军蹲下身帮他捡起散落的螺丝钉:“家里还好吗?”
“还、还行……”话没说完,老孙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王建军趁机将两片药片塞进他手心:“技术科特批的,一次一片。”
这时车间门口传来喧哗声。
革委会的一个副主任带着红卫兵大步走来:
“王处长!
孙普的问题很严重啊!
你可得离他远些。”
王建军不动声色地掏出一包“中华”烟:“你看,南越订单还指着老孙呢。
李主任那边我也跟他说过了,要不——我等你,你去问问?”
这位轧钢厂副主任,也就是李怀德的狗腿子神色变换莫名。
最后他捏了捏烟盒:
“咳咳咳,既然王处长都这么说了,那就先这么着吧。
不过他得写份保证书交上来。”
“没问题。”
王建军转头对老孙说,“孙师傅,现在就先去仓库清点备件吧。”
等人都走远,王建军低声道:“配电室第三根管线后面,有个铁盒子。”
老孙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
“王处长,您……”
“什么都别说!”
王建军声音很轻却坚定:“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说完不等老孙说话就走了。
留下老孙看着手中的药默默无言。
离开车间,王建军拐进了厂区最偏僻的配电室。
确认四下无人后,他反锁上门,轻轻移开电表箱。
后面的暗格里,整齐地码着五袋富强粉、三瓶盘尼西林,还有几本用红色杂志封面包裹的技术手册。
他从空间里又取出两袋面粉和一包白糖,小心地放进暗格。
这处地方,还是他晚上巡逻时发现的,正好可以给他们留东西。
王建军将最后两袋面粉放入暗格,轻轻合上电表箱。
他早就想好了对策——若被发现,始终贯彻三个字,那就是:
“不知道。”
面粉是厂里最常见的25公斤标准包装,没有任何标记;
药瓶标签早已撕去,瓶身用砂纸磨去了所有纹路;
白糖用旧报纸包裹,与厂里小卖部出售的毫无二致。
王建军拍了拍手上的面粉,神色如常地推开门。
就算此刻有人打开暗格——
他也只会皱眉露出困惑的表情表示:
“这个配电室已经荒了多长时间了,每天进出多少人?
保卫处上周还抓到两个偷铜线的。”
若有人指认——
“污蔑!”
他会当场拍桌子:
“我王建军三代贫农,战场上挨过枪子的人,会搞这种小动作?”
至于物资来源,那就更简单了:
“查啊!”
他会主动打开办公室抽屉:
“要不要把保卫处各个科室,还有技术科、后勤处的人都叫来对质?”
阳光照在他眉间那一抹伤痕上,那些用鲜血换来的荣誉,就是最好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