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当年态度(1/1)
王建军一行人刚进院子,就看见王建国那辆二八自行车靠在墙边。
三个小丫头眼尖,立刻欢叫着冲进院子里:“大伯!大伯娘来啦!”
“爸爸妈妈~”
屋里传来一阵说笑声。
跑出去玩的王皓文正在廊下跟王胜利和王皓东坐在地上不知道在干什么。
王父陪着老爷子喝茶。
王建国和秦玉莲正坐在院子里说话,李淑兰在一旁削着苹果。
秦玉莲眼睛还有些红肿,但气色比之前好多了。
“哟,都回来啦?”王建国放下茶缸:“买这么多东西?”
王建军把布兜放在桌上:“给佳佳和文君准备的。”
他笑着指了指王爱佳隆起的肚子:“这小家伙再有俩三月就该出来了。”
秦玉莲打起精神:
“可不是嘛,这下家里又多一个了。”
王爱佳扶着腰坐下:“嫂子你可别说了,我现在走路都费劲。”
她看向秦玉莲,“大嫂,你可算想开了。那家子人早该这么治治。”
秦玉莲苦笑着摇摇头,没说话。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她的父母亲人。
李淑兰赶紧岔开话题:“爱国昨晚值夜班,这会儿也不知道醒了没有。”
她把削好的苹果分给三个眼巴巴的小丫头:“你们今天去哪逛了?”
“百货商店!”
三个小丫头异口同声。
小靖雯迫不及待地补充:
“我们还看见南越同志啦!穿着绿军装,可神气了!”
王建国微微一笑纠正道:
“别乱说,那是南越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同志。”
他放下茶杯,语气突然严肃:
“现在美帝正在南越横行霸道,这些同志是来求援的。
这些南越同志不容易啊,跟美帝打了这么多年,咱们得多支援他们。”
“可不是嘛,”
王母端着茶壶过来添水:
“听说美帝在那边扔了不少炸弹,老百姓遭罪啊。”
王爱佳也是叹了口气:
“我们单位有个同事村里有个远亲,去年去援越修铁路,回来说那边被炸得……”
她突然住了口,看了眼三个在翻东西吃的小家伙。
王父磕了磕烟袋锅:
“咱们老百姓最知道被侵略的苦。
现在能帮一把是一把,这叫什么来着……哦,这叫国际主义精神。”
王建军低头喝茶,掩饰着眼中的复杂神色。
1966年中国民众普遍支持援越,其主要源于几个方面:
一,官方的反美宣传深入人心。
二,对越南抗法战争的历史记忆。
三,“国际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四,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敌意。
或许当时确实存在不同声音,但基本不会公开表达。
所以他也理解老王家对南越的态度。
虽然他清楚地知道,十几年后正是这些“同志”会在边境挑起事端。
但现在这些话,他一个字都不能说。
“建军,你怎么看?”
王建国突然问道。
王建军放下茶杯,斟酌着词句:
“支援是要支援,但咱们自己也得留个心眼,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故意欲言又止。
“你呀,就是太谨慎。”
王父笑着摇头:
“南越同志跟咱们可是一家人。”
“就是,”
王母接过话茬:
“人家在前线流血牺牲,咱们在后方多帮衬点怎么了?
你这话在外面可说不得。”
说到最后,王母一脸严肃。
连她都知道这种涉及两国之间的事情容不得半点沙子。
“我听说机械厂的老刘家儿子都报名去越南当技术员了。”
李淑兰小声说:“虽然家里人舍不得,但这是光荣的事。”
王建国点点头:“厂里昨天刚开了动员会,要增产援越物资。”
他看向王建军:“我们车间最近新到了一批美式装备的图纸。”
王建军闻言眉头一皱,随即想起来了什么:“美式装备?
南越那儿来的。”
“嗯,南越同志带来的。”
王建国压低声音:
“听说是从战场上缴获的M16步枪图纸,厂里准备研究改进我们的56式冲锋枪。”
王建军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作为后来者,他太清楚M16在越南战场上的表现——
轻便精准,但极易卡壳。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
“图纸检查过了吗?”
“技术科正在连夜研究。”
王建国搓了搓手:
“厂里已经接到通知,下个月要增产五千支56式冲锋枪支援南越。
这批图纸来得正是时候。”
聂文君敏锐地察觉到丈夫的异样,轻声问:“建军,怎么了?”
王建军摇摇头:“没什么。”
他看了眼三个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小丫头,压低声音:
“美帝的东西,还是多留个心眼好。”
王爱佳不以为然地笑道:
“哥你也太谨慎了。
南越同志冒着生命危险送来的图纸,还能有问题不成?”
“就是。”
“人家在前线流血牺牲,咱们在后方多生产些好武器支援他们才是正经。”
王建军没有反驳,只是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
他想起白天在百货商店遇见的那些南越军人,又想起车间里即将增产的那些枪械……
“建军?”聂文君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发什么呆呢?”
“哦,没什么。”
随后他看向王建国:“那现在你们吃透那些图纸了吗?”
王建国压低声音:
“快了,快了。
不过我听马师傅说……他感觉有些参数不太对劲……”
秦玉莲轻轻碰了碰丈夫的胳膊:“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些干什么。”
随后众人聊着聊着又聊到了昨天晚上秦瘸子一家,得知秦富贵最后的结果后——
院里顿时安静下来。
王母叹了口气,把三个不明所以的小丫头揽到身边:
“饿了吧?别吃这些了。
奶奶给你们去蒸糖三角怎么样?”
一听到有好吃的,三个小家伙哪有不应之理:“好哦!”
等孩子们跑开,王爱佳才开口:
“要我说,早该这么办。上次他偷生产队的化肥,要不是……”
“行了。”
王父敲了敲烟袋锅:
“过去的事不提了。”
老爷子看向窗外:
“这世道,能保住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就不容易。”
李淑兰起身去厨房帮忙。
不一会儿,屋里飘起饭菜的香味。
三个小丫头在院子里跳皮筋,清脆的笑声也减轻了王建军心中的担忧。
王爱佳摸着肚子,突然说:
“等这小家伙出生,可得离这些糟心事远点儿。”
聂文君也下意识地护住自己的肚子:“是啊,就盼着孩子们能过上好日子。”
王建军和王建国对视一眼。
作为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样的平静日子来之不易。
院墙上“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在夕阳下泛着红光,屋里渐渐飘起饭菜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