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被拐卖的姐妹花40(1/1)

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七八年十二月,会议顺利召开,上面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八零年,鹏城成立经济特区。

苏宁夫妻俩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让容与下海经商,苏宁继续努力,争取爬的高点,好给孩子他爹当后盾。

出发前,两人告知了苏大海和苏欢夫妻俩。

三人都不理解。

“非要这么干吗?现在工作多体面,多有前途啊!”苏大海长吁短叹,“亲家母也没意见?”

容与面带微笑,“爸,您放心,我妈都听我们的。”

王素娟同志有孙万事足,只要他这个儿子不杀人放火,她啥事都不管。

苏大海没想到亲家母这么想得开,“我拦也拦不住你们,你们俩想清楚就行。”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这个当长辈的,不能给孩子拖后腿。

苏欢佩服姐夫,说下海就下海,只是她担忧一点,“姐,姐夫,那你们岂不是要分开?鹏城好远啊!”

不是她杞人忧天,夫妻俩分离时间久了,感情会慢慢变淡,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第三个人,那很容易被趁虚而入。

苏宁挑眉,“我正好接到去鹏城的调令。”

“真的?那太好了。”苏欢高兴道。

常庆年也想去南方看看,想着大姨子两口子过去了,以后肯定有机会去探亲。

大人在一块说话,两对龙凤胎也凑在一块嘀嘀咕咕。

听说大姨家的哥哥姐姐要去别的城市,俩孩子眼睛都红了。

从小到大,四个孩子就没分开过,突然听说要分开,心里难以接受。

两个女孩直接哭了。

男孩商量着要互相写信,争取以后一起上大学。

半个月后,苏宁一家五口前往鹏城。

上面给苏宁分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五口根本住不了。

花了几天找房子,最后买下一座带大院子的平房,有四个房间,刚好够住。

安顿下来后,苏宁去入了职,顺便把两个孩子的学校安排好。

经过考察,容与出手了一小箱小黄鱼,办了个食品厂。

有苏宁给的方子,想不成功都难。

夫妻俩齐头并进,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食品厂订单多,钱哗哗流进苏宁口袋,她第一时间选择换房,想要更好的居住环境。

正好这时,鹏城第一批商品房拔地而起,苏宁果断拿下三套。

其中两套打通一家子住。

另一套留着备用。

三年后,苏大海正式退休,带着苏欢一家四口直奔鹏城。

“哇!好漂亮的房子。”苏欢惊呼,“比筒子楼好多了。”

装修的真漂亮。

“姐,这房子贵不?”苏欢好奇问。

“还行,一套五万左右。”苏宁如实回答,“你们一家子晚上住楼下那套,都装修好了的,家具齐全,随时可以住人。”

“我这还有个空房,爸直接住进去就行。”

一套房子五万,苏欢惊呆了,真贵啊!买不起,根本买不起。

她第一次直观感觉到她跟她姐的差距。

苏欢内心有些丧气,感觉他们两口子有点差劲。

晚上睡觉前,苏欢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旁的常庆年也是一样。

“媳妇,咱们要不也下海吧!”常庆年也想给妻子儿女好的生活,他才三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怎么着也要拼一把。

现在不努力,以后他们家跟大姨子家差距越来越大,孩子们心里也会有落差。

苏欢有些犹豫,“咱们俩都下海?”

万一失败了咋办?

还有俩孩子要念书呢!

常庆年想了想,“咱们存款不多,想开厂也没那么多钱,要不咱先摆个摊积累点资金?”

他没想过借钱,有外债压力太大了。

苏欢拿不定主意,“等明天咱们先出去转转,再问问我姐,我姐比我聪明,能给我们指点指点。”

常庆年赞同,“对,那咱们早点睡吧!”

“好。”

——

得知妹妹妹夫也想下海,苏宁并不意外。

都说八九十年代,遍地是黄金,这话可不假。

能及时把握住机会,也是一种能力。

三天后,苏欢二人决定拿电子手表回去卖,苏宁表示赞同,手表不占地,不容易引起人注意,利润也不低。

正值暑假,不用上课,龙凤胎和苏大海留在鹏城,回去时只有苏欢夫妻俩。

一到家,两人就迫不及待出去摆摊,只花了三天时间,所以手表一售而空。

之后,两人商议了下,决定由常庆年停薪留职,再次前往鹏城。

现在外面治安太差了,火车上小偷多,苏大海担心小女婿出事,便打算跟他一起行动,两个人好歹有个照应。

这样来来往往半年,苏欢夫妻俩腰包鼓鼓,过年时,一家五口直奔鹏城。

自从苏老头离世,他们跟大房那边就没了来往,这两年也不知苏大江从哪听到的消息,说苏宁夫妻发了财,想让他们拉拔几个堂哥堂弟。

张口闭口就是安排工作,还得是管理层,坐办公室的。

苏欢听得直翻白眼,什么玩意儿,一边去。

出发前,苏欢听到了个大八卦,她眼睛亮晶晶的,迫不及待想跟姐姐分享。

一到地方,东西都没放下,苏欢就憋不住了,“姐,有大消息,想听不?”

苏宁正在包饺子,看她一眼,“啥?说。”

苏欢屁颠屁颠过去,一边帮忙包饺子,一边说,“咱们那个大堂嫂何金茹同志,真有本事啊!”

她抽空竖了个大拇指。

“你不知道,她一个人跑去市里找她的大儿子了,不过她没第一时间去见她儿子,而是去见了苏晴的男人欧元斌。”

“这男人是个花心滥情的,没多久就跟何金茹有了暧昧关系。”

苏欢眨了眨眼,“他不是那方面有问题吗?两人只能亲亲抱抱,也是巧了,被大宝看到了。”

“在大宝心里,苏晴才是他亲妈,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陡然碰到亲爸跟别的女人搂一起,当即就闹开了。”

这下好了,于公,欧元斌被对家抓住了把柄。

于私,家庭有可能因此破裂。

也不知现在到底如何了。

也不知何金茹怎么想的,闹这一出,是要要个什么结果呢?

“你们说大宝会认亲爹亲妈不?”常庆年发出疑问。

苏大海第一个摇头,“我觉得不会。”

容与苏宁附议。

王素娟:“也不一定,有的孩子更在意生母。”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养不熟。

两对龙凤胎没有发表意见,默默听着。

苏欢也觉得不会,她感叹道,“要是大宝亲爹妈比他养父母更有能耐,估计就是另一个选择。”

有钱的是大爷,谁不想过好日子呢!

“好了,别提不相干的人了,饺子差不多了,赶紧下锅里。”苏大海看着一桌子的百年饺子,内心感叹,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热腾腾的饺子捞起来,一人分一碗。

这个年,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非常开心。

——

时光如流水,转眼又是十年,两对龙凤胎陆续成家,苏宁职位也越来越高,如今已是鹏城一把手,而容与名下的厂子更是开了好几个,资产翻了无数倍。

苏欢夫妻俩也在鹏城定居,他们一人开服装店,一人依靠技术进了私人电子厂。

在常庆年努力钻研下,没几年,他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部经理,后来,更是拿到了厂子的股份,每年的分红也不是小数目。

苏大海和王素娟的养老生活非常悠闲自在,什么都不缺,还有儿孙绕膝,偶尔出去旅旅游,再是舒心不过了。

苏宁退休后,没有帮儿女带孩子,而是跟丈夫到处跑,她身体倍棒,才不想被孙子孙女困住。

走之前,她霸气扔了两张卡给儿媳和女儿,里面有一百万,算是给女同志的生育补贴。

再分别过户给她们一套房。

最后还给一人安排了两个保姆,一个月嫂。

苏宁觉得,这个年代能给这么多,她够大方了。

没想到婆婆这么大方,这么周到,儿媳妇喜的合不拢嘴,知道小姑子也有,她也没说什么,结婚前,她就知道夫家是婆婆最大,她不会蠢到挑战婆婆的权威。

更别说婆婆退休前身居高位,那一身气势,她根本不敢反驳一句。

就算婆婆真要亲自给她坐月子,她都不敢心安理得接受,她哪里配?安排月嫂和保姆再好不过。

她不是傻的,跟好姐妹相比,她日子不知道多轻松,不缺钱不缺爱,丈夫长得帅,不用亲自带孩子,婆家还有钱有势。

只要她不作妖,她有享不尽的福。

苏蕴也没想过让亲妈给她带孩子,要知道,她和哥哥小时候都是奶奶带大的。

把亲妈给的卡和房本放进保险柜里,苏蕴清数了数,不知不觉,她都有十二套房了。

都是她爸妈给她的。

苏蕴找的丈夫没她家有钱,但有权,两人是大学同学,算是一见钟情,门当户对。

她跟她婆婆关系一般,私底下不怎么来往,每次见面都是有丈夫在,苏蕴也没想过讨好婆婆,就这样不远不近处着挺好。

旅游第三年,苏宁和容与有次途经湘省,突然想起邹家人。

苏宁有点好奇他们过的怎么样。

不用人查,容与都知道。

那十年风暴刚刚开始,邹建立二婚媳妇就突发疾病去世,接着他又迅速再娶了。

三婚妻子比他小二十二岁,老夫少妻,没少被人讲究。

这个三婚妻子带着一儿一女,娘仨都是宅斗的高手,把邹归来一家子弄得苦不堪言。

邹建立可真能活,一直不死,他那三婚妻子恨不得把她榨干,好为她儿子铺路。

可惜容与不会让她如愿。

邹建立人越老越糊涂,行事作风让人无法理解,后面更是跟邹归来断绝了父子关系。

没了亲爹这座靠山,邹归来不堪大用,一家子很快被人弄到农村住n棚了。

邹建立结局也不好,中风死的,幸运的是死之前没受什么罪。

他那三婚妻子没少利用他作威作福,不用容与出手,自然有人报复他们。

——

每年都出门,一直到七十岁,浪不动了,苏宁和容与老老实实待在家养花种菜,还养了两只大橘。

这一世,苏宁活到八十九岁,她一头白发,穿着一身宽松舒适的棉麻长裙,在睡梦中离开。

身旁的容与似有所感,紧紧抓住妻子的手,眼尾滑落一滴眼泪,慢慢闭上了双眼。

次日一大早,保姆敲门没人应声,这才发现两人去世了。

小辈们匆匆赶来,跪了一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