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来客(1/1)
前阵子雨水频繁,造就了郊外野菜蘑菇等作物疯长,附近的人家都赶着早上去采野菜挖蘑菇回来吃。
付繁期跟着孙婶子去过一回,想着这会家里也没什么菜,又得省着用钱,便拿上个竹篮和把小锄头,带上东延出门去了。
郊外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成片成片的绿野,令人心旷神怡。
他们来到时,已经有许多老少的妇人女子在采摘。
东延说要抓鸟,一晃影就不知跑哪去了。
付繁期也没经验,埋头就挖,还是有个妇人提醒她:“得留着根,不然明年不长了的。还有,你手里那株是草,不是菜。”
她抬头去,见是孙婶子提起过的梁三嫂。
之前见过几面,不过没机会说上话。
起先听孙婶子说梁三嫂,她以为是上了年纪的,如今一看,也就三十多岁,应该是比自己小的。
梁三嫂教她挖野菜的细节,还辩解哪些是野菜哪些是杂草。
她就认真学着,“多谢你啊。”
梁三嫂问:“你是新搬来的付家吧?”
“对。”
“我记得你们家人挺多的,要吃野菜的话,得挖不少。”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听梁三嫂说自己三十不到,付繁期愣住了,心想果然操劳使人憔悴。
又见梁三嫂露出的手臂上,脖颈处,都有明显的淤青,她想到孙婶子所说,梁三哥经常动手打人,无奈摇摇头,也是可怜人一个。
梁三嫂勤快,话不算多,人善良,教她挖了不少的野菜。
后来俩人还一道回去,经过梁家时,能看到那梁三哥在院子里摇头晃脑地在读书。
她脑海里就一个念头:真是读书读迂腐了。
再看看梁三嫂,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她也没什么好说的。
回到家时,见门外停了辆马车,她还以为是田慈来了。
等进了门,云锁朝客堂喊了声:“姑姑回来了!”
就见从客堂中走出一个眼熟的老嬷嬷,她定睛一看,竟是张嬷嬷!张嬷嬷是她小姑子冯素素的贴身嬷嬷。
张嬷嬷看到她,激动地上前握住她的手,见她比以前要憔悴,心疼地说:“让大夫人受苦了!”
她是又惊又喜的,“嬷嬷怎么来了?”
话音刚落,她想到张嬷嬷前来,应该是有冯素素的授意,多半是为了东泓的事。
曹妈妈说:“夫人,到里屋说话吧。”
因着关系到许多私事,她们就单独到付繁期房里说话,也不让人听着。
肖氏还吐槽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我们是听不得的,大姐这也太见外了吧,还避着我们。”
付老太太说:“估摸是冯家的事,我们也没必要听。”
肖氏时不时留意着外面停着的马车,心想张嬷嬷专程来一趟,总不能空手来的吧?要是真带了什么好东西来,付繁期不会又自己独占吧?
房中,付繁期迫不及待地问:“嬷嬷,是泓哥儿……”
张嬷嬷说:“我就是为了泓哥儿来的。泓哥儿收到大夫人你的来信后,说什么都要赶回京城,我们夫人怎么拦都拦不住……我们夫人还纳闷,上回大夫人来信,还是想让我们暂时瞒住泓哥儿的,怎么这会就突然写信告知?怕以为其中有什么误会。”
“没有误会,是我告诉泓哥儿的。”
“大夫人你……”
“其中缘故,一时半会的我也不好说。所以泓哥儿是回去京城了?”
“是,我们拦不住。冯家那边给我们夫人来信,说泓哥儿要带着园姐儿来找大夫人你们,谁都劝不住。”
“那泓哥儿他们人现在在何处?是……”
“冯家本想留住泓哥儿,闹了很久,谁知泓哥儿悄悄带着园姐儿就走了,冯家已经在派人去追了。”
付繁期松了口气,逃出冯家就好。
张嬷嬷见她不担心东泓离开京城,反而是盼着东泓来南溪的,试探地问:“大夫人,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告诉泓哥儿?这下子,可怎么办?”
她说:“泓哥儿也不小了,这样大的事瞒着他,瞒不住多久的。他想留在京城还是来找我,自有他的定夺。”
“话虽如此,可泓哥儿来了,岂不是要白白断送大好前途?我们夫人知道泓哥儿肯定是要来找大夫人你的,就想让我来一趟,让大夫人见到泓哥儿的话,务必劝泓哥儿回去。”
“唉,嬷嬷,我和余姐儿几个都在这里,嬷嬷认为泓哥儿能放下得我们吗?”
张嬷嬷梗住,“泓哥儿年轻不经事,大夫人你不能放任他意气用事啊。谁不知道哥儿是家里的希望,就等着哥儿出息了,经这一出,可就毁了大好前途啊。”
付繁期苦涩一笑,也没有直接回绝,而是说:“他也十七了,有自己的主意,就算我劝我赶,他也未必能听的。嬷嬷,你说他出人头地,有出息,是为了谁呢?”
这话,让张嬷嬷愣住许久,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无奈叹息,“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泓哥儿好,可这事是进退两难的。等我见了泓哥儿,我会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但我不能保证,他会撇下我们而留在冯家。嬷嬷,泓哥儿也是我的希望啊。”
言尽于此,张嬷嬷也不好再说什么,从包袱里拿出几个荷包,“这一袋装的是银子,是给大夫人你的,这三个荷包分别是给余姐儿他们三个的。”
她连连拒绝,“我不能要……”
“大夫人呐,这是我们夫人的一点心意。我们夫人说了,这事是冯家对不住大夫人。这事木已成舟,我们夫人也没法子,可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们夫人出嫁,还是大夫人你一手操劳的。这么多年的感情,哪能不惦记着?”
“唉,难为你们夫人费心了。”
“我们夫人说帮不上大夫人什么忙,可又心疼你们,知道你们这会难,就让我来送些银子。我们夫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我也不能常来,大夫人就收下吧。这不止是我们夫人对大夫人的心意,还有做姑姑的对侄子侄女的心意。”
“那我便收下,替我多谢你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