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以攻代守(1/1)

这场战争,没有了战线,也没有了前方后方。每一个村公所,每一个工作队员,都成了最前沿的阵地。而他,必须想办法,为这些“阵地”,建立起有效的防护。

一团指挥部,气氛压抑。

陈岩的死,给所有干部都敲响了警钟。周卫国连续两天没有合眼,他和教导员反复研究着近期收集到的所有情报。

“敌人改变了打法,我们也要跟着变。”周卫国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声音沙哑,“从今天起,所有外出的干部,必须遵守新的安全条例。”

他宣布了三条规定:

第一,所有干部,尤其是负责一个片区的负责人,必须有至少两名警卫员随行,并且要定期更换住所,绝不能在同一个村子连续过夜超过三天。

第二,各村的自卫队,除了日常训练,增加一项新任务:警戒和排查。注意所有进入村子的生面孔,特别是那些口音不对、行为可疑的货郎、匠人、或者走亲戚的。发现情况,立即上报。

第三,团部成立一个‘锄奸科’。由侦察连经验最丰富的老兵组成,专门负责反特和保卫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主动出击,把这些藏在暗处的钉子拔掉。

“我们的政权,是扎根在人民里的。敌人想通过暗杀来摧毁我们,那我们就发动人民,让他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教导员补充道。

会议结束后,周卫国找到了侦察连连长王根生。王根生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兵,枪法准,心思细。

“老王,”周卫国递给他一支烟,“锄奸科,你来负责。人,你从侦察连里随便挑。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等敌人找上门,你要主动去找他们。”

王根生点点头,接过烟,只说了一个字:“是。”

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根据地的每一个村庄里,悄然展开。

半个月后,束鹿县南部的王马村。

村农会主席王老三,最近正带着村民们清算一个恶霸地主的田产,工作进行得很有成效。按照新的安全条例,他身边始终跟着两名自卫队员,晚上也从不在自己家住。

这天,村里来了一个游方的郎中,自称能治各种杂症。他很热情,给几个村民看了病,只收一点药材成本钱,很快就和村民们混熟了。

村里的儿童团长,一个叫虎子的十二岁男孩,却觉得这个郎中有点奇怪。他发现,郎中给别人看病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王老三主席的起居和活动规律。

虎子想起了工作队干部开会时讲过的安全条例,他立刻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村自卫队。

自卫队队长不敢怠慢,马上派人把消息送到了团部。

王根生的锄奸科,很快就接手了这件事。

他没有立即抓人,而是将计就计。他让王老三故意放出消息,说第二天一早,要带人去邻村开会,商议两村土地合种的事。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

那个“郎中”和另一个化装成村民的同伙,果然悄悄摸到了王老三去邻村的必经之路上,一处小树林里,准备设伏。

他们不知道,王根生带领的锄奸科队员,早已像猎人一样,提前埋伏在了这里。

当两名特务刚刚架好枪时,王根生和他的队员从他们身后无声地出现。没有开枪,几把刺刀就干净利落地解决了问题。

一名特务当场死亡,另一名被活捉。

从他们身上,搜出了日制的消音手枪,一把带瞄准镜的步枪,以及少量金条。

这个被活捉的特务,正是野村派出的“猎杀小组”的一名核心成员。

第五十二章

对被俘特务的审讯,由周卫国亲自负责。

起初,这名特务很顽固,一言不发。

周卫国没有用刑,只是把陈岩的照片,和那本从鹰愁涧缴获的日军记事本,放在了他面前。

“你的同伙,在鹰愁涧被我们全歼。你的另一个小组,刺杀了我们这位优秀的干部。”周卫国平静地说,“我们知道你们是谁,也知道你们想干什么。你现在说出来,是立功表现。不说,我们迟早也会从别处查到。但到那时,你的下场,就和赵家庄那个通敌的赵老爷子一样。”

心理防线和求生欲望,最终让这名特务选择了开口。

根据他的交代,野村在保定设立了一个秘密据点,作为所有“猎杀小组”的指挥、补给和中转站。这个据点,就设在之前被怀疑过的大和商社的地下室里。由一名叫“井上”的特高课高级特工负责。

所有小组的行动,都由井上直接策划和指挥。他们下一个目标,是独立旅一团的教导员。

周卫国立刻将这份重要的情报,电告太原指挥部。

太原,指挥部。

张合、楚云飞和赵刚,看着电报,陷入了沉思。

“野村的指挥节点找到了。”楚云飞首先说,“这是一个机会。只要端掉这个据点,抓住或者除掉井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瘫痪敌人在河北的特务活动。”

赵刚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保定是敌人的核心控制区,城防严密。周卫国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分散在根据地,很难抽调足够的力量去攻打一个戒备森严的城市据点。一旦行动失败,我们就会暴露自己的意图,打草惊蛇。”

张合同意赵刚的看法。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保定和束鹿县之间来回移动。

“我们不能去保定。但我们可以把井上,从保定引出来。”张合说。

他看向楚云飞:“云飞,你对军统在保定的关系熟不熟?我需要你动用关系,帮我办一件事。”

“什么事?”

“我要你找一个可靠的人,去向保定的日军宪兵队匿名举报。”张合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就说,大和商社的井上,有通共的嫌疑。他利用职务之便,向八路军走私药品和物资。”

楚云飞和赵刚都愣住了。

张合解释道:“野村的‘猎杀小组’,是高度机密的行动。为了保密,井上和保定本地的宪兵队之间,必然联系不多,甚至互相猜忌。我们就是要利用这种猜忌。鬼子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自己不动手,让鬼子人,去查鬼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