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董卓来袭(1/1)

张新是什么人?

黄巾降将,泥腿子出身。

即便他有着击胡定边的功绩,以及蔡邕弟子的身份,那些世家大族依旧从心里看不起他。

这一点自知之明,张新还是有的。

他麾下的那些名士,荀攸是从何进那边挖过来的,华歆是来喊冤的时候被他给截下来的。

国渊、郗虑等人若是没有郑玄的书信,怕是也不会来投他。

其余之人,大多都是征辟而来。

士族对待张新的态度,就像是一个渣男。

不主动,但也不拒绝。

你给我官,我就做。

你不给,那也无所谓。

基本没有人来主动投他。

陈琳算半个,但那也是田楷拐过来的。

没想到今日他兵临华阴,竟能引得杨彪这样的人主动相助。

他的大军刚到,城中大族就联合献城。

自出道以来,他还没有打过这么轻松的仗呢。

“看来我如今已经真正能称得上是名满天下了!”张新心中喜悦。

应付完大族,张新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开始在华阴布防。

他知道,董卓不可能坐视他在华阴站稳脚跟。

无论是为了董越和张济的生路,还是为了长安的防御,董卓都一定会派遣重兵,前来夺取华阴。

他必须坚守到于禁到来。

于禁和他是同时出发的。

张新的人少,又有马匹代步,轻装疾行,速度会快一些。

于禁人多,且都是步卒,又有辎重,速度会慢一些。

但这一路上,张新为了避开牛辅斥候,走的多是崎岖难行的山间小道,只有在进入河东之后,速度才快起来。

算算时间,于禁大军和他的距离,大概也就六七日左右。

再除去董卓进军所需的时间,张新估摸着,自己只需守个三天左右就可以了。

只要守住这三天,董卓就拿他没办法了。

虽说对于现在的张新来说,这个任务并不困难,但依旧不可大意。

张新找来杨彪,询问华阴地理。

华阴的地势南高北低,南边是秦岭余脉延伸出的丘陵地带,北边不远处就是渭水。

县城便建在这山水之间。

南边的山上没有可供大军行进的大路,但仍有几条小路可供少量军队绕过县城,直取风陵渡。

在杨彪的建议下,张新命徐晃领了两千士卒上山,把守小道,又让朱灵领一千兵马,驻守风陵渡,保障大军退路。

赵云驻守城中,负责指挥家兵守城。

张新自己则是领着其他人,在城外下寨。

段煨本人及其麾下的部将,都被张新带在身边,降卒则是被收了武器铠甲,关押在城中。

兵将分开,收缴武器,便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降卒不会作乱。

段煨麾下的士卒约有三千之数,一共交出了两千多副铠甲,其中有铁甲五百余副,剩下的都是皮甲。

张新自留了铁甲和一千副皮甲,余下的全部分配给了赵云和徐晃。

董卓率军来袭,主攻方向一定是他在城外的大营。

只要攻下大营,将张新赶进城中,董卓就可以趁势围城,再取下风陵渡,断了他的后路。

因此张新必须将大部分铠甲都留在大营中。

此次偷袭风陵渡,除去驻守蒲板津的牛丰和王猛,他一共带了八千兵马。

除去给徐晃、朱灵的三千兵马,此时营内还有五千大军。

一千五百甲士,三千五百普通士卒,再有营垒之利,以及城中大族支持物资。

坚守三日不成问题!

就在张新忙着建造大营,准备物资的时候,董卓也在率领大军一路疾行。

正月十五,董卓兵临华阴城下。

董卓望着营中大纛上那刺眼的‘汉宣威侯张’,没有任何废话,只是让大军稍微休整了一番,即刻开始攻营。

张新立于营中望楼之上,亲自指挥。

白波黄巾虽然不是精锐,但也上过战场,又有为他效命之心,不会怯战。

段煨投降,又解决了他们甲胄不足的问题。

有一千五百甲士,再有营垒之利,固守不成问题。

董卓军射箭。

张新军用临时赶制的木盾抵挡。

董卓军攀登营墙。

张新军在典韦、乐进两员大将的带领下,数次将其赶下墙头。

第一日,董卓无功而返,后撤十里安营。

城内的杨彪见董卓退兵,连忙安排家兵出城,给张新大营补充物资,修缮营墙。

夜晚,张新担心董卓袭营,不敢睡觉,令乐进领了两千兵马蹲在营外埋伏,他自己则是亲自守夜。

或许是董兵远来疲惫,今夜无事发生。

直到天亮,乐进回营,张新赶紧抓住这难得的空隙眯了一会。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被亲卫叫醒。

董卓又来了。

“赵将军。”

杨彪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摇摇欲坠的张新大营,焦急道:“我们真的不用出城支援么?”

“司空放心。”

赵云安抚道:“君侯亲自守营,董卓没有那么容易攻破的。”

杨彪指着城外大营,“可是董兵有不少已经登上营墙了!”

“君侯并未遣人求援,那便是还坚持的住。”赵云微微一笑。

杨彪闻言,心中虽然还是不放心,但也只能按下性子,耐心观战。

“宣威侯,你可别输了,老夫的家小可都在这城中呢......”

正在此时,杨彪看见张新突然走下望楼,于营中点了数百兵马,打开营门杀了出去。

杨彪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全神贯注的盯着张新。

张新出了营,一马当先,杀向正在攀登营墙的董兵。

两名董兵小校见状,连忙带着人上前阻拦。

杨彪只见张新在五步开外抬了抬手,一名小校就栽落马下,另一名小校似乎有些惊慌,被张新冲到近前,一枪刺落马下。

“君侯威武!”

跟随张新出营的士卒纷纷大声呼喝。

营内士卒有看见的,也有没看见的,闻言皆跟着大呼。

张新趁董兵军心震动之际,将士卒们护至身前,指挥他们去捅爬墙董兵的屁股。

一时间董兵大乱,乐进、典韦等人抓紧时机,带领士卒将营墙上的董兵赶下墙头。

董卓见大军受挫,只能无奈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