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有娘在,这天还塌不下来!(1/1)

周亚夫说的很有道理,刘启也明白他的顾虑,此时此刻他只能选择相信周亚夫。

刘启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走到桌案前,掏开了下面的暗格,从里面拿出来了一个虎符。

“朕已经等这天很久了,这个虎符乃是高皇帝当年调兵所用,传至今日,朕一直带在身边。

凭此符,你可节制天下兵马,接了此符后,你的军令便如朕亲临,如不从者可军令处置。

另外,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临机专断之权,战场上的一切,全部由你节制!”

周亚夫激动坏了,从刘启的话中就能听出,这虎符究竟有多重要。

周亚夫接过这虎符,便是真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刘启给了他这份信任,因此他在心里发誓,誓死效忠刘启!

决心已定,刘启没有丝毫犹豫,将虎符递给了周亚夫。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三个月内,臣定会为陛下肃清叛逆,绝无虚言!”

———————————————

次日,周亚夫便开始整顿军马。

三天后,周亚夫便带领着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的赶往前线。

三营的人马加上南北二军,凑出了十万之众,也算和吴楚联军有一战之力。

刘启看着几乎搬空了的京城,内心无比的复杂。

这是刘启登基后第一次面对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刘启始终没有信心。

在刘启自己看来,这完全是孤注一掷,将宝全押在了周亚夫身上。

实际上,真正该担心这场叛乱结局的,应该是吴王刘濞。

刘濞本来希望自己起兵后,能得到其他诸王的响应,多路人马共同进攻中央朝廷。

如果这样的话,刘濞的胜算会大很多。

但齐王刘将闾突然变心,将消息泄露给了朝廷,从而使朝廷有所防备。

刘启下的赦免令,安定了其他观望的诸侯王的心,使他们从摇摆不定变成支持中央朝廷。

刘濞是亡命之徒,其他人可不是,没真正逼到份上,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

刘濞起兵时制定的计划虽好,但现实却给了刘濞重重一击。

齐王刘将闾突然反叛,不仅将消息泄露给了朝廷,更是坚定地站在朝廷这边。

再加上济北王刘志被郎中令挟持,无法参与造反,导致齐地这边的压力暴增。

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胶西王只能先联合起来,待攻破齐国后,再去和吴楚大军会师。

实际上,齐地的这四个国家完全就是凑数的,起兵后便围攻齐国的临淄城,打了半个月,愣是连城墙都没攻破。

赵国这边虽然联合匈奴起兵,但是被驻守在雁门和云中的李广、郅都二位将军牵制,死活没能找到南下的机会。

现在看来,虽是七国叛乱,但实际上能够左右全局的,只有吴楚联军这一路。

……

但此刻的刘启并不清楚前线的战况,只知道七国叛军声势浩大,而且是连连取胜。

刘濞想要获胜,就必须速胜,先拿下梁国后,打通各国之间的联系,才有资格进攻函谷关。

毕竟七国的叛军蓄谋已久突然出击,地方上的守将没有防备,战败也属正常。

越往后拖,朝廷获胜的概率越大。

刘启的心里很不安定,现在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批改奏章,只能借着出去走走的机会散散心。

刘启在皇宫里漫无目的走着,小太监不知道皇帝要去哪儿,只能在后面默默跟着。

半个时辰后,刘启抬起头,却愣在了原地。

自己竟然来到了母后的宫殿!

自从父皇和云伯走后,刘启可以依靠的长辈也只剩下了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

刘启虽然不喜欢母后,但毕竟母子心连着心,有着无法断绝的血缘关系。

刘启走了进去,对于此事,他也想听听母后的看法。

而此刻的窦太后,似乎也有某种心理感应,察觉到儿子已经来到了殿外。

窦太后微微一笑,“来了。”

此时的刘嫖正在给老太太梳头,而老太太突然冒出这一句,刘嫖还很疑惑。

“母后,谁来了?”

“还能有谁啊?你那觉得老婆子偏心的弟弟呗!”

果不其然,一会的功夫,刘启便一只脚迈进了大殿。

“孩儿给母后请安。”

看到弟弟进来了,刘嫖吓了一跳。

这老太太真神了,隔这么远,居然能听到是刘启来了。

窦太后挥了挥手,刘嫖便很识趣的退了下去。

刘启也很识趣,见姐姐走了,赶紧上前扶住窦太后。

窦太后牵过刘启的手,“你今天来见老身,怕不只是请安那么简单吧!”

“孩儿什么事都瞒不过母后,今天来确实是有一些事情。”

“刘启啊,你的呼吸很沉重,从你的呼吸声中,母后都能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

窦太后伸出手,摸上了刘启心的位置。

“刘启啊,沉住气,你是大汉的皇帝,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要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你解决不了的。”

从母后的话中,刘启已经明白,母后什么都知道了。

“这次的事情确实闹得太大了,他们联起手来造反,连孩儿心里都没底……”

刘启的话还没说完,窦太后便接了过来,“反就反了!你自己都说了,这诸侯王就是脓包,早晚得挤了他。

你放心,有娘在,这天还塌不下来。”

之前做的所有安排,都不如窦太后这一句话来得安心,此刻窦太后的话,像是给刘启打了一剂安心针。

“有母后在,孩儿不怕。”

刘启有些犹豫,但思虑再三后,最终还是说出了心里话,“只是这仗打起来,弟弟那边可是势单力薄,怕是会……”

窦太后笑了笑,然后抬手搭在刘启的肩膀上,“老身是偏心了你弟弟,但老身不糊涂,在大义面前,老身知道该怎么办。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刘武那边形势确实严峻,但老身相信他,更相信你!

你弟弟在前线正面抵抗叛军,你在京城更应该沉住气,你们兄弟联手,老身就不信这些叛军能反了天!”

刘启:???????^??? ???? !!

窦太后这一番话,彻底将刘启感动到了。

刘武在前线正面抵挡匈奴大军,刘启还怕老太太不理解自己,再指挥自己去支援。

现在看来,在大义面前,窦太后还是站得住脚跟的。

“周亚夫已经带兵出征了吧,他是个用兵之才,你既然给了他权力,就要相信他。

今天为娘的,再给你举荐一个人才,此人你一定用得上。”

刘启不知道母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试探性的问道:“母后要举荐的人是……”

“窦婴。”

“老身虽然气他,但他确实很有用,可以解你眼下的燃眉之急。

如今天下动乱,老身希望你身边能有更多的可用之才,这次老身亲自去请,定要将他请出山辅佐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