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黑金帝国(1/1)
除了钢铁冶炼设备,还有像酒精生产设备、食品加工设备等等,好多也需研究、定制,缺人才啊!不然抽调人专门负责研究便好。
当然了,能碰见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也说明他们在踏实干事儿,所以成果也不少,其中最亮眼的,便是造船方面的成果。
有林家重金投资的原因,也不缺用心干事的功劳,像通用驳船,已经设计定型,经试验,挺成功的,一个拖船拖着十几条驳船,在长江上跑一趟,那运力简直了。
其他船型也有成果,数款不同规格的内河船,都设计乃至建造出了试验船,而像各小艇、顶拖船、客船等等也皆如此。
而像后面追加的特种船只,如各类军用警用艇,加工驳船趸船,趸船码头,油驳等等之类,也在研究资源倾斜下,拿出不少成果。
余下企业工厂,又以造车方面成绩比较亮眼,类似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已经量产,各类型三轮自行车也开始铺货。
初代摩托车也量产,虽然有点简陋,像两轮摩托,看着就像大号自行车,但总归造出来了不是,虽然其产量还比较有限。
而且摩托车种类可不少,像边三轮、正三轮,载货载客三蹦子,甚至还有重载三蹦子,市场对这些产品还挺看好,预定不少。
至于汽车,以T型车为原型的初代产品也已研制定型,只不过国内供应链还没搭起来,不少零部件依赖进口。
虽因银价等原因,进口零部件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并没有选择大规模进口生产,只是采买一些,小规模生产并投入市场。
不过,汽车车型却是不少,主要体现在使用不同燃料上,分出了很多车型,相互之间,还可更换增减不同组件,实现不同燃料的转换。
除去轿车,在大车方面也有一些成果,主要布局卡车与巴士,造肯定还造不出来,目前具备的,主要是改装优化的能力。
像是将卡车,改装成载客巴士,给卡车换发动机、改车厢,主要是去除车厢、改短底盘、换装更大马力发动机等等,将卡车改拖车,用于拖拽运输重型部件,服务于工厂建设。
造车进度能这么快,一个是资金投的不少,另一个,便是林默买下的那批废工厂,其中有不少,与车辆有关的小工厂。
虽然技术一般,在竞争中也倒闭了,但总是有技术的,且设备这些相对齐全,研究研究,林家便整合了资源,算是实现了重新投产。
当然了,跟技术老旧也有很大关系,像T型车,已是二十多年前,汽车产业的早期产品,而那些小厂,不少仿造的也是它。
T型车大获成功,仿造者肯定不缺,尤其其销量庞大,导致零部件这些供应充足,小厂很容易获取,那仿造些类似车型,也能吃点市场,不过伴随经济危机,这些小厂也最早倒下并被淘汰。
除了船和车,轻工发展也非常迅速,也就是成衣、成鞋,橡胶制成品等等,生意也都非常不错,但因银价影响,利润受了影响,所以并未能达到预期。
至于食品加工行业,目前发展较好的,主要是精米及米制品,另外便是同他弟林恒合作的零食业。
先说精米,准确说也不应该叫精米,而是机制米,用碾米机所碾出来的米,卖相比传统脱壳出的米,成色更好。
林家收稻、碾米后分装成袋,再以运营的品牌发售,因质量稳定且价格公道,再加上营销宣传,卖得非常不错。
至于米制品,就是用碎米、陈米及产量大但味道欠佳的稻米,加工成米粉米线这些商品,当然,这是市场上本就有的,不过林家实现了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除纯米制品,还有混合了其他杂粮的此类制成品,因其价格更低廉,但精心加工后,味道大为改善,市场反响非常不错。
而零食业,产品可谓五花八门,从爆米花、米花、脆饼等膨化类的食品,再到薯片薯条等油炸食品,还有豆干等豆制品,种类不胜枚举。
因为覆盖的区域,主要是江浙一带的富庶地区,民众相对富裕,所以生意很不错,当然,也有宣传营销的功劳在其中。
像林恒,最近一直没出现,随他们吃喝玩乐,就是因为去找其他的制片公司,将他旗下及林家旗下的各类产品,利用影片进行宣传。
林家投资的其他产业,目前多是在建设、规划中,投资的,多是为这些产业提供配套的厂矿,因杂且多,便不一一赘述。
汇报结束,林默又同其余人,好好整理汇总了林家的这些投资,一者是记录成册,毕竟产业多了,还真不见得都能记住。
企业的股份情况、资产、产品、经营状况、人事等等,都一一编纂成册,形成像情报处一般的档案库,同时也带着一些人实操,顺便给他们讲讲课,让其能运作起来。
另一目的,则是整合资源,看看开办或投资入股的企业,将其他公司能用上的技术、产品等,进行整合牵线,形成合力。
费了两天功夫,林默才让工作进入正轨,他也恢复老状态,吃喝钓鱼好不快活儿,也就每日留出一点点时间,去视察下别人的工作。
这天,林默接到消息,沈文斌回国了,也就是那位股神,被日本人抓住想用他做文章,结果被他跳江逃脱了,来上海靠股市发财,结果被林默撞见,因与一名日本人长相极像,双方拉扯后展开合作的那位。
他拿着股市挣的钱、林默的钱、林家的钱,还有林默与同学及二组小金库的钱,依据林默提供的讯息,远赴国外运作,同时也是对他的一次考验。
现在这场豪赌与考验结束,他归国了,也是时候验验他的成色,虽电报中未提,但主动来电,情况估计差不到哪去。
两日后,在上海,在一处高档公寓内,林默与其碰了面,双方是偷偷碰面,时间不多,所以沈文斌也未曾客套,迅速说明情况。
先讲述了,他去往国外后,在股市、债市、期货等一系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中的运作,结果不用多说,大赚特赚。
盈利数额,肯定没办法跟林家这边相比,但盈利率,却是林家这边拍马都赶不上的,不知是林默给的消息分析及支持的缘故,还是他胆大或自信或也看明白了,反正投资布局,是一点不曾犹豫。
刚开始,沈文斌并未选择像林家这边,将资金投入白银期货,而是在股市,买入白银股,也就是与白银生产、销售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
由于之前银价低,加之遭受大萧条冲击,各支白银股的股价,基本都在谷底,而他则趁此机会,迅速在低位吸筹。
因为他的资金体量不算太大,所以这阶段并不是很困难,选了几家看好的公司,没花多少时间,便成功入场。
随后便是等待,直至银价因林家提前入场而上涨,让白银股也进入上涨区间时,迅速找人质押股份,获取新资金继续入场,也就是加杠杆。
之所以等到现在,是因之前股价不行,质押不出多少钱,加不了太大杠杆,需等上涨才可。
不过,这一次入场的速度就慢了很多,毕竟上涨周期,还是从底部上涨,很多人都惜售持股观望,卖盘不大,他可是加了好多倍杠杆,一时无法完全入场。
好在,银价走势也是有波动起伏的,他还是抢在爆涨前,成功吸筹,随后便是猛涨,且股票行情,比期货涨得更快更猛。
沈文斌在接近高点前,成功抛出套现离扬,当然,离开的只是股市,因为股票行情走得太快,早于期货好几步。
随后他进入期货市场,开始布局做空,因为期货涨太快,他认为政府会降温压制,一些没能入场的大资途也是,而且涨太猛,后期还会有大量获利盘抛售压低银价。
情况也如他所猜测的,借着银价暴跌当空头又挣了一笔,转头,部分资金再次进入同样暴跌的白银股,吸筹等待,而在期市,等银价至低位又再次迅速吸筹。
之所以分开操作,是因为资金规模已经不小,单在某一方面布局,吸筹将耗费更多时间,他知道,银价爆跌长不了,毕竟法案是为某些人推动银价上涨而出。
又再次猜中,银价开始爬升,虽然增长较之前放缓了,但交易量极为庞大,这说明获利盘很多及时离场,这会让其上涨走势很稳,银价大概率将冲新高。
所以在期市,他并不急着动,而是聚焦股市,这里行情走得快,且影响股价因素更多,所以其一番快速增涨后,沈文斌迅速由多转空。
果然,因之前银价暴跌,与从国内输送过去的白银有关,中国存银数据开始传播开后,白银股的股价再次暴跌。
林默看了下,时间在各国配合限制国内白银外流,以及美国同意支持国府币改前,林默猜测,这些事除了国内他们的各种运作,国外,尤其美国,可能也有不少利益方在推动。
至于之后的,打击华北的白银贩运,期间的一些事端,也小幅影响银价跟公司股价,不过影响最大的,还是墨西哥的白银存货与产能。
而每一次起伏,沈文斌大多都把握住机会,从中谋得了利益,而期货方面,银价也在年末,冲破一美元大关后,他借着银价还在一路高歌时,清空持仓离场。
这一把,赚了盆满钵满,比盈利率,表哥团队拍马也赶不上,从此之中也可看出,他们确实不是很适合这一行。
同时,这也考验了,沈文斌在中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体量资金的运作上,并无大问题,甚至天赋异禀,成功过关,甚至超额。
清点了获利后,他想办法甩开了意图图谋不轨的人,并将资金妥善安排后,这才折返归国,不过临行前他还做了其他准备,像是筹备了一个投资团队框架,为以后做准备。
至于他具体挣了多少,只能说,几乎不再需要情报处投钱,这些便足够让他运作,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他的其中一个任务,便是替情报处运作手头大笔资金,实现获利的正循环,所以他也将承担更多责任。
这可非易事,资金规模越大,体量也越臃肿,能容纳其扑腾的市场也越小,最主要的,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肥肉,再往上的阻碍也更高,好在他心中,已有谋划对策。
二人好一番商讨,最终定下了行动方案,他先接受一段时间培训,很短,这段时间,他已自己将日语问题解决,所以只需接受少量谍报相关培训即可。
训练结束,他便前行上海,用其顶替的日本身份,在上海金融市场中搅动风云,来个鱼塘炸鱼,并挣他个盆满钵满。
这大概率能吸引来,现在正穷哈哈、苦哈哈的特高科,不行,还可以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像是有人不满他的举动,威胁到他安全,林默不信对方会无动于衷。
搭上线后,对方大概率会请他帮忙管理部分经费,获利贴补自身,以缓解自身窘境,找些什么报恩之类由头答应。
待双方彻底信任后,再自曝他顶替了与他长相相似的沈文斌的身份,这身份的一切,林默早早便运作安排安妥,要查也只能查到,沈文斌原想乘坐的那条被洗劫的船。
然后,向对方阐述他的投资规划问题,准备利用沈文斌这个身份,在欧美各国进行投资,再是利用其原身份,在日本、德国等地投资。
至于理由说辞,便是说他认为中日不远将来必有一战,世界也将再有一战,适时世界必将再分两个阵营。
一方面,他将用两个身份,在可能是对立阵营的不同国家中,两边布局并通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资金安全考量。
像现在,他可用本身份在欧美各国进行投资,日本身份,可带来更多便利保障,而一旦划分阵营,与日本对立阵营中的投资,可迅速转至沈文斌这个身份头上,避免被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