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兴汉九年(1/1)

听完杜白的讲述后,杜预心中满满的都是疲惫。

杜白并没有告诉他在陇西是如何跟刘谌作战的。

因为杜白知道,自己的兵法谋略在这位叔父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叔父询问自己的也根本不是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杜白只是把他在陇西的时候对刘谌军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杜预。

免除赋税、分发土地,这些在杜预看来都不算什么。

可什么叫士兵替百姓收粮耕地,挑水劈柴?

什么叫百姓箪食壶浆,争相迎送?

杜预自认为治军颇严,但也仅仅只是做到和百姓秋毫无犯。

想让百姓迎送自己,绝无可能!

甚至在冯翊郡呆的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担心受到士兵劫掠而悄悄迁走。

更可怕的是杜白告诉杜预,刘谌此举绝非是做戏给别人看。

因为刘谌不光在天水这么做,在占据陇西和南安后也是这么做的。

只不过那时候杜白已经返回长安,具体做到哪一步,杜白也无从知晓。

“刘谌此人之谋,虽比不上诸葛武侯。”

“但收买人心这一点,诸葛未必能及!”

杜白以这样的话为此次谈话做了一个总结。

杜预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作为魏国曾经最大的对手,杜预虽然没有见过诸葛亮,但是对其人并不陌生。

这个刘谌在笼络人心上,可不只是要胜过诸葛亮,恐怕就连他的祖父刘备都未必能及。

想到这里,杜预的心中又是升起一丝无力感。

怪不得刘谌在登基后短短几年就能积蓄到足够北伐的力量。

而且这么快就能在陇西站稳脚跟。

当初自己就是在得知刘谌开垦荒地分给百姓,才起了在关中垦荒的念头。

虽然开垦出来的土地在这些年里已经逐渐被关中士族所蚕食,可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

杜氏,尤其是自己的名声,可是一直很好的。

自己只做了这么一点小小的事情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名声。

而把所有事情都落到实处的刘谌,能在陇西站稳脚跟也就不奇怪了。

这样的人,秦王该怎么和他争?

看着杜预久久沉默不语,杜白说道:

“叔父,侄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杜预被杜白的话拉回过神,点了点头道:

“但讲无妨!”

杜白道:

“侄儿以为,刘谌所依仗者,不过是些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

“但这土地到底是咱们大魏的,只要叔父此次出征亦效仿刘谌之举。”

“这民心未必就不能重新归魏!”

杜预闻言点头道:

“你所言甚是,这次回来前我已经给秦王写信。”

“让他额外筹措一笔粮草,能不能成,也就在此一举了!”

杜白心中顿时大定,原来叔父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但同时他也知道杜预话里在此一举的意思。

秦王的地盘就这么大,现在还丢了陇西三郡,更西边的凉州也没了消息。

这笔粮草指不定是秦王怎么筹措出来的,恐怕也没有再筹到这么多粮食的可能。

确实是成败在此一举了。

看着杜预脸上的倦容,杜白起身告辞:

“叔父长途跋涉,还是早些歇息的好,侄儿先行告退。”

杜预再次点了点头,杜白躬身而退。

等到杜白退走后,杜预缓缓的闭上眼睛,看似是在休息,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虽然从情报上来看,蜀汉的势力远不如洛阳那边来的强大。

甚至陇西三郡除了一个街亭外,也没有什么太险要的关隘可以驻守。

但杜预的心中的压力却是前所未有的大。

因为杜预知道,他一个操作不好,陇西三郡所有的百姓都将是他的敌人。

对于刘谌这个人,杜预知道的并不多。

一次是剑阁之战,刘谌用计赚了钟会一波。

一次是汉中之战,刘谌打的钟会大败而归。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要不是因为自己出手及时,恐怕钟会早就已经饮恨疆场。

可即便如此,杜预依然不觉得刘谌能够翻盘。

在他看来,刘谌不过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人罢了。

两次都精准的拿捏住了钟会的性格弱点,才有机会反败为胜,使蜀汉得以苟延残喘。

可是在经过杜白的这一番描述之后,杜预觉得自己把刘谌想的有点过于简单了。

是啊,虽然蜀汉只有益州一地,可到底是立了国祚的。

能掌控一个国家,并且能让国力蒸蒸日上的人,怎么可能只靠运气。

而刘谌在陇西三郡的所作所为,也证实了杜预的猜想。

但那又如何,相较于刘谌而言,自己这边还占据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那就是自己是本土作战。

杜预断定,以刘谌的行事风格,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在陇西三郡大规模征粮。

这样一来,所有粮草供应皆需从益州调拨,路途遥远不说,还崎岖难行。

即便是有汉水船只相助,依然负担巨大。

这种后勤压力恐怕也是刘谌占据三郡之后,不敢再继续冒进的原因。

既然了解到这一点,那此局未必无法可解!

想到这里,杜预重新睁开眼睛,目光也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而在另一边的太尉府。

钟会却端着酒杯,一个人自斟自饮。

和杜预心中的担忧不同,此时的钟会只有满心的兴奋。

时隔多年,他终于有机会和刘谌再次交手。

剑阁和汉中的两次大败,让钟会这个自负且自傲的人受到不小的打击。

得知蜀军北上的消息的时候,钟会第一时间就想亲自提兵前往。

可彼时的长安还需要自己帮着司马攸维持。

只能派别人前往。

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让刘谌一日坐大过一日。

直到现在占据陇西三郡。

但是没关系,一切都要结束了。

自己和杜预一起出手,刘谌拿什么抵挡!

“刘谌,姜维!”

钟会捏着酒杯,狠狠的一饮而尽。

良久之后,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进入腊月之后,不仅百姓不再活动,就连朝廷的一应运转,都慢慢的放缓了速度。

不过这对于刘谌来说并不存在。

身上披着汪氏给他绣的大氅。

刘谌轻轻的拨弄着面前的炭火。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刘谌对炭盆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

命人打造一个长长的铁皮筒,将所有的烟气全都借着铁皮筒引到屋外去。

进一步的降低了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

看到炉子里的火旺了一些,刘谌这才丢下火钎子。

又拍了拍那双不曾沾染灰尘的手:

“司马炎让羊祜撤兵,多半是要专心对付刘渊。”

“如此一来,之前羊祜在冯翊取得的优势不敢说荡然无存,但也所剩无几。”

“再加上司马炎准备打造水师,短时间内恐怕不能再在长安投入太大的精力。”

“这就给了司马攸喘息的机会。”

姜维听完刘谌的话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司马炎退兵,对于司马攸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臣估摸着司马攸也会趁着这个机会集中兵力对付咱们。”

“他绝不可能坐视咱们日益 壮大。”

“否则等司马炎灭了刘渊,再次兵临冯翊的时候。”

“他可就抽不出来手了。”

“到那时候,他司马攸才是真正的困兽。”

廖化道:

“不过咱们眼下最大的问题还是骑兵不足。”

“司马攸若是出兵来攻打咱们,多半还是要以骑兵为主。”

“咱们手里的骑兵这会儿大部分都在关彝手上。”

“其余的兵马尚未训练出来,老臣担心到时候咱们会被司马攸牵着鼻子走。”

“是不是先把关彝调回来?以应对将来。”

关彝派人押送王浑前来天水的同时,也将武威郡的战马搜罗一空并一起送回来。

但是这点战马对于大汉来说算不得什么,更不要说士兵同样也要一点点的训练。

听到廖化的话,刘谌摇了摇头:

“关彝是有心想要收复整个凉州的。”

“这个时候把他调回来,难保已经到手的几个郡会反复。”

“而且朕也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否则等下次再去的话,一切都又要重头开始。”

“徒费钱粮。”

刘谌淡淡的否决了廖化想要把关彝调回来的想法。

此时的凉州就剩下三个郡不在自己手中,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夺取凉州全境。

等其余魏军反应过来,虽说造不成太大的麻烦,总归是会拖慢进度的。

“臣倒是觉得这没什么可担心的。”

“当年丞相北伐之时,亦是以步兵为主。”

“还不是差点收复整个陇西。”

“若不是马谡失了街亭,恐怕这会儿陛下已经君临长安了。”

李骧开口说道。

刘谌闻言道:

“马秉夺回街亭,便是洗刷了祖上之罪。”

“马谡失街亭一事,休要再提。”

李骧立刻向刘谌请罪。

刘谌摆了摆手道:

“不过李卿所言也确实不错。”

“当年丞相北伐时,同样以步战为主,还不是打的伪朝落荒而逃。”

“若不是丞相天不假年,李卿之言未必不能实现。”

姜维面带担忧的说道:

“想要不被骑兵牵着鼻子走,就需要大量的步兵来弥补机动性不足。”

“这样一来,咱们的兵力恐怕就会略有不足。”

刘谌闻言,微微一笑说道:

“过了年,就可以在三郡各地慢慢征兵了。”

“而且这一次的兵源,要比咱们想象的要好!”

听到刘谌的话,在场众人的脸上顿时露出恍然之色,神色中也多了一丝兴奋。

是啊,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陛下之前派讲武堂学子前往三郡各个村落里操练民兵,对付流窜过来的魏兵时。

可是有不少人产生了投奔汉军的想法。

只不过当时被陛下给压了下来。

现在看来,陛下恐怕是在等着这一天呢!

过了年,少说也能招募到数万兵力。

而且这数万兵力的战斗力,可要比当初在益州招募的兵员要强上不少。

甚至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强军。

这样一来,对付长安来敌,就更有把握了。

“凯武。”

张凯武闻言立刻起身:

“臣在!”

“朕此前已经派人回去,让樊建他们开始准备军服。”

“你明日启程返回成都,在成都过了年就把那些物资押送回来。”

张凯武立刻道:

“遵旨!”

刘谌又说道:

“今年朕依然不能回成都祭祀。”

“太子已经年满三岁。”

“今年就让你父亲陪着太子一起前往宗庙祭祀吧!”

听到刘谌的话,张凯武的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去年陛下没有回成都,成都的祭祀仪式是由太尉宗预代为主持。

没想到今年这件事居然落到了父亲的头上,而且还是陪着太子一起前往宗庙祭祀!

这意味着什么,张凯武当然明白。

“臣多谢陛下!”

“臣一定将陛下旨意转告家父!”

示意张凯武起身,刘谌又把目光看向吴梁:

“吴卿,今年三郡的税收如何?”

吴梁立刻起身道:

“回陛下的话,今年相较于去年,各项税收增加了三成多。”

“主要是今年的煤炭收入增加了不少。”

刘谌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多收入的三成大约在百万钱上下。

和当初的通商城市相比自然是有点不够看,但这三郡本就不是什么富饶之地。

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这三成拨给崔明煊,大力发展教育。”

这三郡虽然不需要和当初在益州那样,朝廷掏钱来办教育。

但一切也都是白手起家,钱这方面同样也要花销不少。

崔明煊立刻应声:

“臣遵旨!”

把这几件大事解决了之后,刘谌又笑着说道:

“李卿。”

“今年的宴会照例举办。”

“只是要办的简单一些。”

“另外,从益州搬来天水的那些豪族。”

“从里面挑几个比较识趣的,让他们也参加今年的宴会。”

“好教他们知道,跟着朝廷走是没错的。”

李骧起身道:

“臣记下了!”

刘谌看向众人道:

“过了年,恐怕这样清闲的日子就少了。”

“司马攸既然要动,肯定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前来。”

“诸位还需齐心协力才是。”

众人纷纷起身道:

“臣等遵旨!”

窗外,雪花漫天飞舞。

兴汉九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