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改革讲武堂(1/1)

刘谌如何能不失态。

讲武堂第一期学子总共就只有百十人左右。

然而马奉的急报中,却足足折损了将近三十人。

一下子减去三成,刘谌已经不是简单的肉疼了。

这可都是朝廷花了大力气悉心培养的人才。

将来是要撑起北伐中下层官员架构的。

几个月前,在成都的药品和刘谌的一系列命令到达南疆之后。

军中所发生的疫病被顺利的控制住。

在控制住疫病之后,朝廷的政令继续推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土着开始归附大汉。

这对于那些讲武堂学子和刘谌来说,都是好事。

讲武堂学子们得到了锻炼的成果,刘谌收获了一个稳定的南疆。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因为这些讲武堂学子和学堂的那些学子一样,都自诩为天子门生。

天生就高半个鼻孔看人。

而负责统领他们的马奉,又不像姜维那样位高权重,且手握生杀大权。

所以马奉虽然名义上是统帅,但说白了不过是个保姆而已。

只能尽可能的约束这些学子,但却无法完全命令他们。

再加上这段时间这些学子们在南疆建立了不少功劳,更是傲上了天。

于是理所当然的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

由于当初刘谌的目标是把这些人当成了军官培养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刘谌便让他们在军中担任底层军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这次冲突的发生。

讲武堂一期中,纵然有军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但大多数还是将门子弟,比如廖文他们。

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行事方式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区别。

朝廷是要驯化那些土着不假,但却不是不讲方法的。

当年丞相收服孟获还七擒七纵呢。

但这些学子们却以强硬的态度去压迫那些土着,去把他们强行汉化。

这种脱离了实际的行事方法,理所当然的引来了这些归化土着的不满。

可这些学子们又觉得你们已经归化,名义上便是大汉子民。怎么能不遵守大汉律法?

于是便用更加强硬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土着。

这才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事发的时候,这些学子们没有丝毫的防备,只觉得这些人已经归化,即便是有什么冲突,用大汉律法就能约束他们。

可在那些土着看来,利益冲突就是最大的冲突。所以采取的是搏命的方式。

以有心算无心,这些学子们登时就吃了大亏。

若不是马奉发现的及时,恐怕折损的人数还不止这些!

而刘谌在得知整件事情的全部发展经过之后,立刻就知道根源出在谁的身上。

不是别人,正是那些自以为是,高着鼻孔看人的讲武堂学子!

所以刘谌才会失态,会在大殿内狂骂他们是一群蠢货!

“陛下息怒!”

看着暴跳如雷的刘谌,樊建立刻上前安慰道。

此时已经发泄完了的刘谌, 情绪也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而在生气的同时,刘谌更多的是心疼。

这些 原本应该 顺利成长起来,并成为汉军中流砥柱的人才,就这么窝囊的死在南疆。

想到这里,刘谌不由得一阵喟然长叹:

“事情后续是怎么处理的?”

听到刘谌的话,樊建赶紧说道:

“马奉已经把所有参与到这件事中的土着全都抓了起来。”

“此刻正关押在营中,只等陛下旨意一到,便可以发落他们。”

“同时也命大军戒严,严防有人偷袭。”

“受伤的学子们也安排了人救治。”

“至于那些已经死了的,灵柩正在送回成都的路上。”

刘谌听完之后,面无表情。

虽然事发突然,但是马奉的处理方法还算不错。

没有贸然的把事情扩大,如果马奉直接把所有参与到这件事中的土着全都杀死的话。

那南疆恐怕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陷入混乱当中,会拖延大汉发育的时间。

但是这些学子们也不能白死,说到底他们代表的都是大汉的意志!

“传旨,这些学子皆以战死之名义,入剑阁忠烈祠。”

“另外下旨给马奉,让他对那些土着严加甄别。”

“手上沾了血的,不问缘由皆斩!”

“其余参与其中的土着,则以大汉律法论罪。”

“剩余无辜之人,让他们各自还家!”

刘谌在一番思索后,下了一道旨意。

樊建闻言,立刻躬身领命。

但是下完旨意的刘谌,心中的结却并没有就此解开。

因为这件事的本质并不是讲武堂学子们和这些土着之间的冲突。

本质上是两种观念的冲突。

刘谌想到了姜维给自己送来的信里说的东西。

刘谌发现这两件事情,看似不一样,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因为一切冲突的根本,都是利益冲突。

南疆的讲武堂学子们, 不会去考虑那些土着们的生活。

只会觉得他们在阻挡自己建功立业。

魏兴的讲武堂学子们,不会考虑那些底层士兵的性命。

只觉得这些士兵是自己建功立业的筹码。

不把别人的利益当成一回事,不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才是导致这两起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自己给他们的起点太高了!

在南疆这封急报送过来之后,刘谌看到了这两件事情的根源。

这些学子们 ,未出学堂便身俱官职。

这么做,固然能让他们更快的熟悉统兵作战。

但缺陷同样很明显,那就是他们无法察觉到底层士兵的苦难。

觉得他们只是晋升的工具。

同样的,自己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呵护,也让他们少了很多的危机感。

在面对那些土着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防备,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幸好大汉的人才足够稀缺,自己早早的就把他们派出去历练。

这才足够早的发现这些隐患!

想到这里,刘谌便命人取来纸笔,给姜维回一封信。

信中,刘谌对讲武堂一干学子进行了严厉的申饬。

加赏他们一人十军棍的同时,也全部贬为基层官兵,从小兵做起。

同时也下旨,不止是第二期讲武堂学子,往后的每一期讲武堂学子,都要从小兵开始做起。

并且允许有伤亡存在,因为温室之中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