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出院,诸多琐事(1/1)

经过了两天的留院观察,在八月十六日这天,王守川得到了出院许可。

一般情况下,遭遇车祸的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出院。

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受伤及身体恢复的状况不同。

只能说,王守川,比较特殊。

医生同意了王守川的建议,将他真实的身体状况隐瞒了下来。

表面上,王守川就是一个从车祸中痊愈的正常人。

这个结果,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包括他的亲人。

不过,既然出院,那就是好事,皆大欢喜。

但王雪燕的去世所留下的伤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摆脱阴影。

原本他还想着是不是能在家里歇会,结果繁忙的事务就主动找上门了。

公司内部的事务总经理万年处理得很好,只要是在他的职权范围内,都得到了解决。

剩下的一些重大问题,还得王守川亲自回去定夺。

在这之前,王守川回了家一趟,将王雪燕屏幕破损的手机珍藏在了一个锦盒中,放入了床头柜。

他如今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遵循本心的行动。

上一世的他,不可能知晓父亲的所有行为轨迹,只能如此。

王雪燕的离世,是他心里拔不出的一根尖刺,会一直让他刺痛。

可转念一想,若是和王雪燕一同生活,他得多别扭啊。

世事复杂,皆不可一概而论。

葬礼的所有相关事务都已经结束了,总有人被困在哀伤的情绪牢笼里难以挣脱。

这由许多因素决定,往往不可避免。

王荣女的女儿,郭晓晓,便是其中之一。

郭晓晓前几年嫁去了外地,和玉市在一个省内,但也要五个小时的车程。

从她记事起,身为舅妈的王雪燕就十分照顾她。

吃的、用的、玩的,都会想着她的一份。

王荣女当时第一胎是个女儿,大家别提有多稀罕了,那可是掌中宝级别的。

金秀莲也同样如此,女娃多好啊,她甚至叫王守川和王佑川家里各出一个女儿。

因为她也是女性,她更是长辈,所以她会给自家孙女撑起大片的绿荫。

不像现在,有许多本该如此的女性,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在郭晓晓出嫁后,王雪燕也会时不时的打个视频电话,关心她的生活,还会寄去满箱的零食,甚至是海鲜。

因此,郭晓晓对王雪燕的感情,绝对是最深厚的那一批。

如今,她得返回婆家了,她和丈夫经营了一家婚车店面的生意,这几天已经收到单子了,不适合再逗留。

“别再哭了,你那边不是还有生意吗,收拾好心情吧。”

王荣女心疼地抱住郭晓晓。

她可以任由郭晓晓在她的怀里哭泣。可郭晓晓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能在这里久待。

“听话,等不忙了,你想啥时候回来就回来。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王荣女的反复劝导,郭晓晓总算是看开了些。

她只恨意外来得太过突然,恨肇事者还有他的黑心老板,恨自己没赶上最后一面。

......

“晓晓,你来了。”

王守川开了门,见到了眼窝略微凹陷的郭晓晓,笑容立马收敛了。

“晓晓,你没事吧?”

“哎呀,放心啦大舅,没事儿的。我是来道别的,就来和你说一声。”

“不多留会儿吗?”

“不了,大舅,那边还有单子等着呢。我会时常回来看看的。”

“好,开车小心点儿,一路顺风。”

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郭晓晓便离开了。人想离开很容易,心里的伤痕绝不是轻易能愈合的。

临走时,王守川还给郭晓晓准备了许多吃穿用度的东西,车的后备箱满满当当。

“大舅,你和小舅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少拿点吧。车里都快塞不下了。”

“没事,这些都用得到。要是不够了,再打电话要,我和小舅还有你妈,都能给你寄去。”

两人一直细心嘱咐着,直到郭晓晓双目含泪才作罢。

对于王守川来说,此举不仅仅只是亲人之间的关怀,更是对上一世遗憾的一丝弥补。

日子回到了王守川车祸之前的平静,但无形间改变了太多。

灵堂撤去,王雪燕的遗像也收了起来,被叶素娇带回了自己家中。

王守川父子三人无比庆幸,幸好,王雪燕在生前拉着他们拍了许多的照片。

这父子三人本身对拍照无感,架不住王雪燕每一次都不由分说地叫他们拍照。

幸好,幸好。

王万河如今是初升高,没有暑假作业,还考上了重点高中的提前批,至少现在还算轻松。

不过,家庭的变故让他在最近心绪难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也就初中关系亲密的同学邀着打篮球他才会出门,其余时间窝在家中。

而王千江呢,他忽然发现前一个月小学暑假作业是半点没动,如今正在抓耳挠腮,奋笔疾书。

有时一边写边想起了和母亲的时光,作业本被打湿了好几页。

当然,赶作业的痛苦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最近公司的订单较多,事务繁杂,还好总经理都已分门别类,王守川处理起来也没起初想的那么困难。

不过仗着记忆深处的本能终究不是长久之举,他还学习了许多处理公司事务的内容,以及有关公司产品的各类数据和信息。

几天的事务堆积,加上产品内容的学习,在起初让他忙得脚不沾地。

但他学习掌握的速度够快,虽称不上独当一面,也是有几分心得了。

或许是穿越的缘故,学习速度和能力快上了许多;又或许,只是对深处记忆的挖掘取得了成效。

总之,王守川以最快的速度,将紧急的事务统统处理了。

拿不准主意的,他就让王佑川还有万年都提个建议出来。

这样不同于往常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两人的疑惑。

不过他有着充分的正当理由。

“我就是想看看,你们这段时间的业务能力有没有下降,有没有偷懒。”

反正他自己觉得是正当了,至于另外两人嘛,不知道。总之是接受了。

这期间,王建才也来辞行了。

光听名字,王建邦和王建才像是两兄弟,实则是父子。

当初起名,叶素娇曾经强烈反对,就是这个原因。

可王建邦哪有那么容易妥协。

“我建邦,建设邦国;他建才,建立才学,一听就知道我压他一头,是他老子。”

原话就是这样。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叶素娇妥协了。想必王建邦付出了不小的艰辛。

“行,回去好好做生意,过年早点回来!”

“没问题姐夫!”

王守川没有多挽留。

他深知在外地开拓业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肯定有很多需要操心的麻烦。

王建才当初接受父亲的建议,也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

如今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在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更是不能松懈。

不止是王建才,还有一帮王守川的亲戚和好友,情愿接受安排,去各个省市开拓业务。

或许是想改善生活,或许是对王守川的信任。

他们出发时怀着满腔热血,希望凭借能力,在外站稳脚跟。

只不过难度终究是太大,这几年有盈有亏,起码吃喝不愁,基本生活有所保障。

现在,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个稳。

本身公司的体量并不大,小微企业而已。

储备的资金还没到可以使公司升个级的地步。

而且王守川也没有非得将公司发展壮大的想法,让一家人生活过得去,让工人们有一定生活保障,足矣。

不管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想法皆是如此。